义县应急水源建设项目取水水源合理性分析

2016-08-04 09:57赵连学辽宁省盘锦水文局辽宁盘锦124013
东北水利水电 2016年6期

赵连学(辽宁省盘锦水文局,辽宁盘锦124013)



义县应急水源建设项目取水水源合理性分析

赵连学
(辽宁省盘锦水文局,辽宁盘锦124013)

[摘 要]为充分保证义县城区供水,需规划建设应急备用水源。根据项目实施方案,该工程主体为直径8 m大口井1眼,补水渗渠765 m,泵房一座。通过对建设项目地区水文地质条件、论证范围水均衡、取水建筑物设计及水质等计算分析,得出了建设项目取水可行结论。

[关键词]应急水源;水均衡;出水能力;取水水质

1 概 况

义县自来水公司原有水源井取水能力下降,导致义县城区供水保证程度降低,新建水源井1眼及配套工程,作为义县城区的应急供水水源。建设项目的供水对象为义县城区的生活和工业用水,符合取水河段的水功能区划。

根据项目建设方案,在义县城关乡九佛堂石窟处的大凌河南岸,新建直径8 m大口井1眼,补水渗渠765 m,泵房1座,提水水泵4台(2用2备),配套建设供电等基础设施。

取水方案为垂直河道修建765 m长的地下渗渠,渗渠影响范围内的地下水和地表水经含水层入渗至渗渠中后,汇流至岸边的直径8 m大口井中,在井中利用水泵取水,通过输水管线泵送至5.75 km处的义县自来水公司水厂,处理后为义县城区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

2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2.1 地 层

建设项目所处的义县地区,区域属于华北地层区,除了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上白垩统外,其余各时代地层皆有不同程度发育,晚元古代和古生代地层尤为发育。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第四系较为发育,沿大凌河河谷及两岸大面积分布,由全新统冲洪积的亚粘土、细砂、中粗砂和砂砾石组成,分布连续,但厚度一般较薄,在2~8 m之间。

2.2 构 造

义县地区褶皱构造发育。建设项目水源地所在的阜新—义县盆地,是燕山二期形成的北西向褶皱构造盆地。在该盆地的西北,为大柳河沟构造带的大柳河沟背斜,东南为医巫闾山构造带。

区域主要为中生界晚期地层,形成较晚,地表可见的断裂构造不发育,仅在距项目区较远的北侧发育有三组断层。

2.3 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地下水按赋存条件不同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基岩类裂隙水。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主要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和控制,各地段、不同类型的地下水运动方式有明显的差异。

大气降水降落到地面后,入渗至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形成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分布区,表层松散岩类孔隙水和降水入渗到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和孔隙中,形成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基岩分布区的降水和表层地下水的入渗,形成基岩类裂隙水。

受地形和地貌控制,地下水向沟谷等低洼处径流,汇流至河谷两侧的含水层中,通过潜水蒸发、人工开采和汇入河流等方式进行排泄。

径流过程中,在裂隙、溶隙和节理发育的层位和部位,在第四系含水层中,形成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地下水富集区。

2.4 水源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水源井所在的大凌河一级阶地,表层为0~4 m的亚粘土;下部为全新统细砂、中砂和中砂含砾、砾砂卵石组成和含水层,结构松散,具有一定的分选性,上细下粗,底部为砾卵石层,厚度4~8 m;含水层下部为太古界基岩。

该区地下水位埋深在2~4 m,天然状态下,地下水位变幅在1 m左右。

根据抽水试验资料,此区的单井涌水量一般在2 000~3000 m3/d,渗透系数75~300 m/d,影响半径100~500 m,属地下水开采条件良好区。但因含水层较薄,只有4~8 m,导致地下水调蓄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规模性的持续开采要求。

为满足规模性的持续开采要求,区域地下水开采井一般采用井渠联合的方式,即在岸边修建大口集水井,垂直或平行河道修建地下渗渠,通过渗渠汇集影响范围内的地下水和入渗的地表水,汇流至岸边的大口井中。

3 取水水源论证范围水均衡分析

3.1 区域地下水资源状况

根据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资料,以义县大凌河河谷平原区为此次取水水源论证范围。范围包括北起高台子的细河河谷区,南至张家堡的大凌河河谷区,西至头道河子河夹心村,总面积393 km2。

经计算,在不考虑大凌河表水补给的条件下,义县大凌河河谷平原区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为4 203万m3,山前侧向补给量为2 053万m3,地表水灌溉入渗补给量为29万m3,井灌回归补给量为465万m3。多年平均地下水总补给量为6 750 万m3,地下水资源量为6 286万m3。

3.2 地下水补排均衡分析

根据调查资料,现状水平年(选取2012—2014年的平均用水情况做为现状水平年的用水量),义县大凌河河谷平原区地下水开发利用量为4 401 万m3,开采情况见表1。

表1 义县大凌河河谷平原区现状年地下水开采情况表 万m3

在区域的地下水开采量中,义县自来水公司的575万m3和阜新凌河水源的1 316万m3开采量,合计1 891万m3开采量,均为采用大口井结合渗渠的方式进行,河道入渗补给量可以占到其开采量的40%~60%。按河道入渗补给量占40%进行计算,河水补给量为756万m3,实际开采的地下水量为1135万m3。

综上,现状水平年,义县大凌河河谷平原区地下水资源的实际开发利用量为3 645万m3,为区域多年平均地下水总补给量54.0%,地下水资源量的58.0%。

根据建设项目规划,新建的取水设施为义县自来水公司的应急备用水源,即使按新增2 950 m3/d开采量计算,实际地下水新增开采量64.6万m3/年(按新增取水量107.7万m3/年的60%),为区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的10%左右,区域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提高至68.0%。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多年平均条件下,区域地下水资源可以满足现状及新增开采量的需要。

3.3 地表水补给能力分析

区域现状傍河开采量1 891万m3/年(包括义县自来水公司575万m3/年和阜新市凌河水源1 316万m3/年),按袭夺河水最大比例60%计算,两处水源地所需的地表水量为0.360 m3/s,阜新市凌河水源所需的地表水量为0.250 m3/s。

根据义县站2011—2013年月平均实测径流量情况,义县水文站断面的大凌河实测流量只有2013年2月份的0.300 m3/s,接近阜新市凌河水源所需的地表水量(0.250 m3/s),其他月份均大于所需的0.250 m3/s水量要求。

建设项目傍河开采量107.7万m3/年,全部按新增、按袭夺河水最大比例60%计算,所需的地表水量为0.020 m3/s。按2013年最枯月份计算,义县水文站断面径流量将减少至0.280 m3/s,在不考虑细河补给水量的条件下,也可以满足阜新市凌河水源的补给需要。

4 取水构筑物设计可行性分析

根据建设方案,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在义县城关乡九佛堂石窟处的大凌河南岸,新建直径8 m大口井1眼,补水渗渠765 m,泵房1座,提水水泵4台(2用2备),配套建设供电等基础设施。取水方式为地下渗渠影响范围内的地下水和地表水,经含水层入渗至渗渠中后,汇流至岸边的直径8 m大口井中,在井中利用水泵取水。

4.1 大口井出水能力计算

根据《义县应急水源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大口井采用圆形,井径8 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静水位5 m,最大降深10 m,设计井壁管长度20.5 m,井口高于地面0.5 m,井壁进水孔采用水平孔,孔直径200mm,孔隙率15%。

根据水源区水文地质条件,按照上述设计该大口井应为潜水完整井,采用公式式中:Q井——大口井出水量,m3/d;K——渗透系数,取用值为75 m/d;H——潜水含水层厚度,取用值为6 m;S——水位降深,取用值为设计降深5 m;R——影响半径,取用值为500 m;r——井半径,取用值为设计值4 m。

计算得:Q井=1 715 m3/d。

4.2 渗渠集水能力分析

义县应急水源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中,渗渠集水管采用水平布置方式,设计选用直径为D=1.0 m的水平集水管,选择765 m作为水平集水管的设计长度。埋设中的开挖设计为,开挖断面分两级开挖,第一级在粗圆砾石中开挖高3 m,下底2.2 m,上底4 m;第二级在河床内开挖高5 m,下底6 m,上底12 m。

根据水源区水文地质条件,按照上述设计,大部分集水管应铺设在基岩之上,为完整式渗渠。据了解,渗渠集水管的实际布置方式为斜交河床,采用公式:

式中:Q渠——渗渠出水量,m3/d;L——渗渠长度,取用值为设计765 m;K——渗透系数,取用值为75 m/d;H——潜水含水层厚度,取用值为6 m;R——影响半径,取用值为500 m。

计算得:Q渠=3 759 m3/d。

4.3 总出水量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水源工程的总出水能力Q= Q井+Q渠=1 715+3 759=5 474 m3/d,大于建设项目的设计取水量2 950 m3/d。

5 地下水水质分析

2014年9月,义县自来水公司委托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现有的八里堡水源井、2号水源井、3号水源井的原水和净水厂的出厂水进行了检测。所检测的30项水质常规指标均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建设项目所规划建设的水源井,位于上述3眼水源井附近的上游。通过对欲建水源区的实地调查,未见能对水源区造成污染的污染源存在。建设项目取水水源的常规水质指标可以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中图分类号]TV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624(2016)06-0040-03

[收稿日期]201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