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溪: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猫

2016-08-04 12:02杨梅
新青年 2016年8期
关键词:外交部小溪摄影

杨梅

近日,朋友圈被一位“任性”的85后美女刷爆,她“裸辞”外交官,断送了别人眼中的“美好前程”。之后,她遵从内心所爱,拿起相机,从零做起,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我没有说走就走的冲动,只是一直都默默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她的率性勇敢和任性不羁让“久居樊笼”的网友们欣羡汗颜,被赞为“史上最具情怀的美女外交官”。她就是成都女孩刘小溪。

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如果你没见过刘小溪,你应该想象这样一个女孩:乌黑的长发,齐眉的刘海,清秀的眉宇,白皙的面庞始终挂着恬淡的笑容,你仿佛能从她的眼眸中看到波兰诗人米赐凯维奇笔下的“澄澈之湖”。小溪,人如其名般清洌可鉴。

刘小溪成长在成都的一个普通家庭。和很多优秀的女孩相比较,似乎也没有过多离经叛道的地方。父母耐心而开明,对她的成长并不过分干涉,许多事情都由她自己做主。刘小溪从小懂事乖巧、天资聪颖、爱好广泛。自幼学习舞蹈,经常到四川电视台录制各种节目,与老艺术家们同台演出。此外,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由于爱听英文故事和歌曲,英语口语尤其出类拔萃。

学习之余,刘小溪最大的爱好就是画画。高远的蓝天、浩瀚的大海、巍峨的高山、芬芳的野花、呢喃的鸟儿在她的笔下旖旎展开。只要有一张白纸,一支画笔,她就能安静地待在家里天马行空地画上一整天,这也为她日后恋上摄影打下很好的基础。

初中毕业后,刘小溪升入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三那年她因品学兼优被保送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习西班牙语。在大学里,她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梦想着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大二时,她幸运地通过外交部人才选拔考试,被提前招录为翻译后备人选。毕业后,刘小溪如愿以偿地进入外交部欧洲司工作。

摄影发烧友“裸辞”外交官

大四那年,刘小溪作为交换生前往古巴留学8个月。在物资匮乏的哈瓦那,学习生活环境非常艰苦。十几个留学生挤在一间狭窄昏暗的房间里,一连两个月食堂的饭食都是土豆、红薯和葱头。“回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我看到这几样东西就想吐。”可就是这样令人倒胃的食物,许多当地人经常吃不上,一周饿两顿肚子是司空见惯的事。然而,他们却并没有因为收入微薄、物质贫乏而衣衫褴褛、形神萎顿。

留学的时候,常常是下午四点一下课,小溪就会背上相机——这是她攒了好几个学期生活费才买下来的一个入门单反,花上1比索(约合3毛钱人民币)的车票钱,挤上晃悠前往市区的公交车。当地的公交车十分老旧,当地人身材都比较胖,娇小的小溪常常被挤得透不过气来,但这丝毫不能影响小溪的精神头。赶在夕阳落山前,感受古巴街头的异域气息,融入到当地民众的生活中去,是她最喜爱做的事情。

在哈瓦那街头,那里的人们身体健硕饱满,衣着得体,举止优雅,面容乐观。“他们会在不经意间就把融合在血液中的快乐因子自然而然地传递给你。” 黄昏时分,人们漫步在美丽的哈瓦那海滨大道,抑或三三两两坐在海岸护堤上,聊天,看风景,享受迷人的晚霞时光。远处海滩上有随性舞蹈的情侣、阳光下肆意奔跑的孩子、温柔微笑的母亲…… 浓浓的异域风情与乐观豁达的市井气息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让每位游客流连忘返。刘小溪迫不及待地用镜头记录下这些祥和与静谧之美,并陶醉其中、乐此不疲。

一天,刘小溪拿着相机漫步在古巴街头。一位年轻的母亲主动拉住她,想要刘小溪用手里的相机帮她拍张照片。“她说,她这辈子都没用这种相机拍过照,想看看拍出来是什么样。”女人说着就摆出个美丽大方的pose,那一瞬间,刘小溪心里一疼,突然觉得自己镜头下的画面不仅仅只是一张冰冷的照片,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温度有情感的故事。小溪特意留下了这位母亲的邮箱地址,将拍摄的照片给她发了过去。此后,小溪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摄影。

在外交部工作期间,刘小溪去过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古巴、美国、墨西哥等17个国家。但不管在哪里,只要尽职尽责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她就会马上换下严谨职业的套装,随意扎起两根辫子,换上飘逸的花裙子,带着相机到处捕捉抓拍。都说时光是对记忆的最好馈赠,是摄影师丰沛的心灵和不断发现的眼睛。她希望用镜头将瞬间永恒,与更多的人分享这些不期而遇的美好。

外交部的工作,严谨而精准,容不得半点马虎。刘小溪战战兢兢、长袖善舞,周旋在国与国之间,她接待过胡主席和习主席的墨西哥访问,为国家领导人以及部委的部长们担任翻译,工作能力得到领导和同事们高度认可。起初,年轻气盛的心也曾充满沾沾自喜和成就感。但逐渐地,她发现按部就班的工作,更像一杯温吞的水,让她丝毫感受不到肆意的自由和摄影时的酣畅淋漓。她感恩这份神圣的工作,却深知这不是她要的人生。

有些人的生命是没有风景的,他是在自来水的水管里沿着已经规划好的道路行走。而有些人,他不是自来水管里的水,他无法待在事先规划好的管子里,他一定要去流经许多许多的风景,才会成为一条河。刘小溪想成为一个流经更多风景的人。四年前播下的那颗“不安分”的种子已生根发芽,即将破土而出。经过深思熟虑后,在成就别人眼中的精彩,和做心中的自己之间,她选择了后者。刘小溪毅然向工作了四年的外交部递交了辞呈,变成了没有“五险一金”,没有工作和编制的“自由人”。

最坦诚的勇敢,是遵从内心的召唤

离职后的刘小溪,开启了身心自由的新天地,脱离了外交部这个“大家长”的庇护,成为了一名“北漂青年”。她用积蓄在北京五环外租了一间loft作为工作室。不到一百平方米的工作室,却倾注了她全部的心血,买设备、架灯、刷墙、精挑细选服装配饰,她甚至自己手工制作拍摄道具,到花卉市场买来一大筐的鲜花扎制花墙,自己粉刷桌椅的漆色……为了要到一个符合夏天复古元素的饮料瓶,她和杂货店的阿姨能“磨”上大半天。

工作室成立之初,由于没有名气,每周最多只接到两单生意,连吃饭和房租都成了问题。为了寻找更多的机会,刘小溪报名担任剧组的剧照摄影师,在零下16℃的北京郊区,纤瘦柔弱的她扛着笨重的摄影器材,一拍就是16个小时,直到手脚冻僵,没了知觉……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后期修片调色也是个相当费事的活儿,遑论她这样半路出家的主。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她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感知,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晚上还要经常熬夜,一边修图片,一边思考着如何布景。她像一只旋转的陀螺,忙碌充实。

为了节省开支,小溪自己上手设计名片、礼品卡和海报。没有太多宣传的预算,她就用最“地推”的方式宣传。小溪跑遍了几乎北京所有的高校,顶着烈日张贴海报。放下腼腆和架子在时装周的秀场上礼貌又大方的给嘉宾和设计师们递名片,一遍一遍的自我介绍。建立了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号,再忙也坚持每周更新……

苦心人,天不负。慢慢地,在自己的坚持和朋友们的帮助下,刘小溪的工作室开始运转起来,工作的邀约越来越多。Dior秀场、时尚博主、知名演员、主持人和艺术家……在她的镜头下,有天真清澈的孩子,有干净柔和的少女,有幸福微笑的新娘,有和睦温馨的夫妻……那些别人的幸福,她甘之如饴。

小溪还把摄影工作扩展到了北京以外,她作为旅行体验师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熊猫饲养员体验项目,回到成都,又在熊猫基地当起了“铲屎官”,憨态可掬的熊猫们在她的镜头里搔首弄姿、呆萌可爱。“蔚蓝的天空,风清气朗,参天古木亭亭如盖,树下年幼的孩子衣着朴素,天真的脸上露出纯净的笑容。”这是刘小溪最近的摄影作品,已经成为武汉地铁的标志性宣传画。她将自己学习摄影过程中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并配上文字:“学习布光的时候,会时不时因为光影该如何分布而迷惑。有时觉得人生也像一张照片一样,有光明亦有阴影,才会更加饱满。”

如今,每天在微博和微信上留言,找刘小溪咨询拍照的人络绎不绝。面对突如其来的爆红,刘小溪却异常平静,深知一时的名利并不会给自己带来更长久的助益,而潜心钻研摄影技术,好好规划自己今后在摄影领域的发展方向才是真途。“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

面对网友们的质疑与不解,刘小溪淡淡一笑说:“生命只有一次,害怕或者规避风险,都不是自己随波逐流的借口。毕竟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足以让自己欢喜欣慰,那就是,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猫,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猜你喜欢
外交部小溪摄影
春天的小溪
小溪上有桥了
“非典型”外交辞令及其翻译——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人答记者问为例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