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竹博园竹子全冠造林成活因子分析

2016-08-07 07:47周昌平胡娇丽李国庆钱奇霞
竹子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竹种全冠竹子

周昌平,胡娇丽,李国庆,钱奇霞

(1.安吉竹子博览园,浙江 安吉 313300; 2.浙江农林大学园林与技术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安吉竹博园竹子全冠造林成活因子分析

周昌平1,胡娇丽1,李国庆1,钱奇霞2

(1.安吉竹子博览园,浙江 安吉 313300; 2.浙江农林大学园林与技术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基于安吉竹博园改扩建的引种工作,研究调查了17属、148个全冠种植竹种不同季节造林成活率,分析了影响竹子造林成活率相关因子。结果表明,竹种的造林成活率不仅与竹种的生活环境相关,而且与季节,水分,温度,竹种的生物学特性,引种距离,以及引种方式等因素息息相关。充分了解这些因子,对于竹种引种工作者以及生产科研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竹子;造林;成活率;因子分析

竹子生长快、产量高,竹材纤维细长,是优良的造纸原料;竹鞭能很好的固土护岸、防止水土流失,是营造护岸林、防护林的理想选择[1];竹子高风亮节、经冬不凋、婀娜多姿、碧如珠玉,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是理想的园林绿化素材[2-3]。然而,竹子造林成活率问题一直困扰着竹种资源科研生产者。尤其对于一些非生产性栽培竹种,每次引种的数量不可能很大,一旦有竹株死亡,势必造成竹种的成活率低。因此,成活率研究成为竹子引种过程中的必要环节。目前,在生产上,一些问题函待进一步解决,比如,一般我们竹子造林都是去梢种植,但随着竹子园林绿化应用日益广泛,竹子全冠种植成为首选,然而全冠种植中哪些竹属造林成活率高,哪些竹属造林成活率低,什么季节适宜种植,影响竹子全冠造林成活率的具体因子是什么等方面一直困扰着基层工作人员。

安吉竹博园于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进行了竹种观赏区改扩建,涉及到大量品种引进与栽植。为此,笔者借此契机调查了不同竹属不同品种在不同栽植季节的成活情况,分析了影响竹子造林成活率相关因子。

1 安吉县气候条件

安吉县属于亚热带季风候区,总体特征: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年平均气温16.6℃,年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8.5℃,年降水量1 344.1 mm,安吉县气候特征适宜绝大部分散生茎、混生茎竹种生长。

2 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

2.1 调查对象

(1)园区移栽竹种:园区自有品种移栽,当天采挖,当天栽植;

(2)安吉县内采购竹种或者省内竹种园基地竹种:县内苗圃基地及省内竹园竹种,采挖后当天送到园区,第二天栽植;

(3)省外引进竹种:省外科研院所竹种园引种,主要是福建、广州、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竹苗量大时采用大型货车运输2~3 d运至园区;竹苗量少采用快递或者物流运至园区,快递3~4 d、物流7~8 d运至园区。

2.2 调查方法

所有调查对象种植后两个月进行调查,竹秆枯黄、地下鞭无存活迹象、竹叶干枯、竹枝无新芽萌发确定为死亡,统计死亡总株数。

死亡率=死亡总枝数/栽植总数×100%;成活率=1-死亡率。

2.3 调查内容

栽植时间、来源、竹属、名称、母株年龄、栽植株数、成活株数、水分管理、死亡原因。

3 结果与分析

3.1 季节对成活率的影响

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利用全冠母竹造林,涉及到17属、148个竹种,根据2.2与2.3的调查方法和内容,经过统计分析,得到结果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造林成活率夏季为52.14%、秋季83.52%、冬季32.38%、春季87.06%;可见春、秋季适宜造林能到达竹子造林成活率标准,冬季最不易造林;春季大部分竹属成活都较为理想、仅仅玉山竹属成活较差,秋季刚竹属、筇竹属、大节竹属、勒竹属、酸竹属成活较好,唐竹属成活最差,冬季刚竹属成活较佳,酸竹属、大明竹属、矢竹属、箬竹属、寒竹属成活情况差。

3.2 竹种来源对成活率的影响

3.2.1 省内、县内来源竹种造林 对省内及县内8个属63个竹种造林成活率分析结果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春季竹种造林成活率可达87.86%,刚竹属、寒竹属、酸竹属、大节竹属成活都较为理想;夏季刚竹属、酸竹属竹种成活率可达70%以上,唐竹属较差仅仅52.24%;秋季刚竹属、勒竹属成活率达90%以上,唐竹属较差仅仅40.04%;冬季刚竹属成活率90.58%。综合分析,对于省内或者县内引种的竹子成活率来讲,春季是最佳造林季节。刚竹属作为乡土竹属一年三季均可造林,春、秋、冬季造林成活率可达90%以上,而唐竹属、酸竹属夏秋季节不适宜造林。

3.2.2 园区自有竹属造林 园区内自有11属、50个竹种造林成活率如表3。

从表3可见,春季竹种成活率均值为90.9%,秋季竹种成活率均值为85.92%,夏季竹种成活率均值为75.22%,冬季为70.48%。夏季刚竹属、大明竹属竹种成活率欠佳,秋季唐竹属较差,冬季矢竹属较差。综合分析,春季是最佳造林季节,秋季次之。刚竹属竹种春、秋、冬季均适宜造林。大明竹属秋季造林情况优于夏季,大节竹属秋季造林情况优于冬季。

3.2.3 省外来源竹属造林 省外引种的14属、35个竹种分析结果如表4。

表2 省内、县内各竹属造林成活情况

表3 园区各竹属造林成活情况

表4 省外各竹属造林成活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省外竹种春季造林均值达85.69%,秋季66.04%,夏冬季都较差,平均成活率分别为38.26%和25.60%。由此表明,对于省外引种竹的成活率,春季最适宜造林,其次为秋季。然而,玉山竹属在春季的引种成活率仅为51.7%,笔者认为这可能是采挖时土球松散加上长距离运输所造成的影响;筇竹属在秋季的引种成活率为90.43%,笔者认为是因为其采用容器苗方式引进。

4 讨论与分析

4.1 水分影响竹种造林成活率

竹子喜湿润而积水,新造林竹苗经过挖、运和栽植,鞭根受到损伤,吸水水分能力减弱,呼吸作用加强,如果土壤水分不足,竹苗的鞭根吸水困难,不能满足枝叶蒸腾的需要,因而失水枯死。上述3结果与分析表明,春季造林成活率最高,夏季造林成活率最低,这是因为春季雨水较多,夏季温度高竹苗蒸腾作用加剧,失水严重,因而水分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因子之一。在种植后水分管理尤为重要,竹苗种植后定根水要浇到位,此后每天仍然喷洒叶面,保证竹苗生长水分的需要;在干旱期间定期浇水,保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

4.2 温度影响竹种造林成活率

表1-4可以看出大部分竹种夏季和冬季成活率都不高,这是因为温度高或者温度低均对竹苗生长不利;温度高,加速地面水分散失及竹叶蒸腾作用,从而导致地上及竹叶缺水,温度低,导致竹苗受到冻害。表1中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份,酸竹属、大明竹属、矢竹属、箬竹属、少穗竹属竹种成活在20%以下,这是因为这些竹种种植后几天遇到了零下6℃低温,当时虽然采取了保温措施(采购竹屑和竹叶铺撒与竹林地面30~40 cm厚度),仅保存了部分竹苗,绝大部分竹苗均受到冻害死亡。可见温度是影响竹苗造林成活率的因子之一。

4.3 竹种的生物学特性影响竹种造林成活率

此次造林中发现酸竹属、唐竹属、矢竹属、箬竹属造林难度较大,这是因为酸竹属、唐竹属是散生、乔木状竹种,其枝叶十分浓密;矢竹属、箬竹属是混生竹种,其叶片十分宽大,夏、秋季节水分散失十分严重,成活率较不理想;调查结果显示刚竹属竹种成活率春、秋、冬都较好,而寒竹属、酸竹属、巴山木竹属仅仅80%左右,尽管大节竹属、少穗竹属成活率达到90%,但都不及刚竹属成活率高,这是因为刚竹属是安吉县土生土长竹属,也是浙江省分布最广的竹属,尽管园内多年收集保存,酸竹属、唐竹属、大节竹属等散生茎、混生茎非乡土竹属能较好生长,然而园内移栽或者省外重新引种后,这些竹属竹种重新经历适应性生长过程,为此影响了造林成活率。调查中勒竹属竹种成活率较高,2014年6月栽植小琴丝5丛,成活率90%以上,2015年4月贵州引种箭竹属滑竹,勒竹属油竹子成活率90%以上,这是因为这些竹种是整丛采挖,竹鞭伤害较少,尽管贵州物流10 d左右,但是包扎时土球保水处理了,所以成活率较高。

4.4 引种距离影响竹种造林成活率

此次造林,竹苗3种来源,园区、省内或县内、省外,调查结果显示园区内和省内、县内品种栽植成活率差异不大,省外与园区和县内相比较成活较差[4]。园区内夏季成活均值71%,秋季83.4%,冬季66.8%,春季90.2%;省内及县内夏季成活均值69.9%,秋季成活均值76.8%,冬季77.5%,春季92.4%;省外夏季成活均值30%,秋季65.6%,冬季34.1%,春季83.9%;省外竹种成活率低的原因,大部分竹种经过3~4天长途运输,竹苗失水严重,另外玉山竹属品种从贵州通过物流10天左右才运到园内栽植,所以尽管是春季栽植,成活率仅仅51.7%。

4.5 引种方式影响竹种造林成活率

竹子引种,数量少一般将竹子顶梢截掉,留1-2盘枝叶,然后包扎通过火车托运或者快递,距离短2~3 d,距离长7~8 d;数量多则通过货车托运,省内1 d到达目的地,省外2~3 d。此次园区改造引种考虑到景观效果,大部分竹种全冠引种,适当修剪枝叶,2014年春季到2015年春季全年从广州、江西、湖南、福建、贵州、四川引进121个竹种,经调查发现2014年3月广州引进16个竹种成活100%(竹子顶稍解除,留1盘枝叶,通过快递2 d到达后种植);2014年7月湖南引种6个竹种,成活率在40%左右(全部全冠引进种植,货车3 d到达);2014年9月、12月江西、福建引种共计40余种,全部全冠引进(货车2~3 d到达),种植成活率都较低,江西11个种成活率50左右、福建由于12月气温低成活率更低10%左右;2015年成都引进竹种,选择竹苗为盆栽苗,采用快递运输3天内到,成活率100%,此外园区部分种植的赤竹属竹种全部选用容器苗,成活率100%;由此可见,两种方式成活率高:传统引进竹苗去顶修枝减叶快递运输;盆栽苗或者容器苗快递运输。

5 结 论

(1)通过不同季节不同竹属竹种造林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春季、秋季适宜造林;乡土竹种春、秋、冬适宜种植;酸竹属、大明竹属、矢竹属、箬竹属竹种种植难度较大,种植时应该注意水分管理,并考虑温度状况,太冷太热的天气尽量避免种植;

(2)影响引种造林成活率因素有季节、水分、温度、竹种生物学特性、引种距离及引种方式等。春季、秋季引种造林成活率相对较高;引种时距离越短成活率越高,因而长途运输过程中若注意保水、保温可以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

[1] 周芳纯.竹林培育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10.

[2] 张培新.竹子园林[M].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2.

[3] 康喜信,胡永红,奉树成.上海竹子的栽培与园林应用[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8.

[4] 杨勇.元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因子[M].科技科普,2003,4.

Factors Influencing Forestation Survival Rate of Bamboo Species

ZHOU Chang-ping1,HU Jiao-li1,LI Guo-qing1,QIAN Qi-xia2

(1.Anji Bamboo Expo Garden,Anji 313300,Zhejiang,China;2.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Zhejiang A & F University,Ling′an 311300,Zhejiang,China)

Based on the recent project of reconstruction and bamboo introduction,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forestation survival rates of 17 genera,148 full crown bamboo species in different seasons,and analyze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amboo forestation survival rates were not only associated with site conditions,but also season,water,temperature,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distance from the place of origin,and introducing ways. This may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search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bamboo int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Bamboo;Forestation;Survival rate

2016-02-26

优新经济竹类竹类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编号:2012T201-11)

周昌平,工程师,从事竹子栽培、园林绿化造景等方面研究。通信作者:胡娇丽(1982年-),女,工程师,从事竹子栽培、分类鉴定、繁育驯化等方面研究。E-mail:58084454@qq.com

猜你喜欢
竹种全冠竹子
园林绿化竹种生态适应性评价①
广西干热河谷地带引种竹种适应性及其出笋特性
全冠预备体终止线局部扫描正确度对整体的影响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竹子的中间,为什么是空的
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临床研究
簕竹属10个竹种净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能力分析
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烤瓷全冠修复残根残冠上的疗效对比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