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公司六十年的《贩书实录》

2016-08-09 03:26俞子林
世纪 2016年4期
关键词:刻本古书书店

俞子林

上海图书公司六十年的《贩书实录》

俞子林

以前有北京琉璃厂通学斋孙殿起的《贩书偶记》,近有上海图书公司编的《贩书实录》,都是古书业人员自编的目录,原本是他们自编自用的工具书。

《实录》所记远多于《偶记》,约有四万余种,是上海图书公司古书部(即古籍书店,不含旧书店)六十年来收购品种的全记录,也可以认为是当今存世古书尚在流传的品种。也就是说如果发现有目录中尚无记录的品种,那就可能是比较稀见的了。就此一点,就可以作为各家图书馆和书店的参考,还可以给拍卖公司参考。

目录记录的内容,有书名、撰著者、刻印者(出版者)、纸张、册数及当时定价等。在刻印记录中,有某年某肆刻版,有仿宋刻、写刻、木活字、铜活字,有稿本、抄本、批校本,有套色印、蓝印本、红印本,有毛边纸、连史纸、罗纹纸、开花纸等,以及日本刻印、朝鲜刻印等,可以作为出版史的研究。

另外还有一些记录了当时政治环境情况的变化,如康熙时刻印《明诗综》时,钱谦益(明朝降臣)尚受重用,后因“言涉诽谤”,在重印时被删去(也有删之不尽的)。还有一些是清代禁书,如《吕晚村家训真迹》,五卷,写刻白纸印,在如此严酷的文网下仍有流传,可见是禁不住的;不过是否“真迹”,不得而知。也有一些书版受自然环境影响,初印、次印、后印是不同的,如某字已溃烂,某字断裂等,可知初印本总是比后印的好。在近代图书中,也留下了一些阶级斗争观念的痕迹,如《谭组安手写诗稿》,书名下注有小字云:“反动人物(的书)论斤收”。谭组安即谭延闿,民国政要,虽被视为“反动人物”,仍作记录留存,可知其书仍被认为是有资料价值的。

书目作为书店内部资料,在该店庆祝六十周年时(2014年)公开出版发行,反映了书店当事者的慷慨与大度。

书目中既有极普通之本,如清代木刻本、近现代铅石印本、影印本,也有一些非常珍贵的,如明嘉靖刻本、皮纸印、小字本《艺文类聚》,240元;明嘉靖刻本、二十四卷《三国志通俗演义》,1000元;元刻本《东坡先生往还尺牍》,十卷,150元;宋临安陈氏书籍铺刻《王建诗集》,450元;宋刻大字本《孟子或问纂要》,60元等。当然这些价格今天已无甚意义,但仍可以作为了解当时物价及其相对珍贵,特别是对该书文化、文物价值的评价。

我的朋友上海社科院林其锬先生是研究《文心雕龙》的学者,我注意了一下《实录》中有关《文心雕龙》的著录,计有刻本十一种、铅石印本十二种,最早的为明嘉靖刻本(后有万历来立相等跋);杨升庵批点梅庆生音注的有万历刻本;清纪昀评的有广版套印本;清黄叔琳辑注的有乾隆养素堂刻本;铅石印本则有近人范文澜注本、黄侃札记等。不过林先生的研究早已超过了以上版本,其中包括上海图书馆所藏元至正刻本(此书为海内外为孤本),以及从英、法、日等国得来的敦煌抄本(照相版)等。

(作者为原上海书店出版社总编辑)

猜你喜欢
刻本古书书店
和刻本《事林廣記》中所見宋詞——《全宋詞》未收《迎仙客》詞六首
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
密韵楼藏元刻本《南丰先生元丰类稿》版本关系初探
古人做书为什么不加页码
古书
随时随地感悟传统之道 古书之美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野隐好读上古书》(美术作品)
最美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