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守好“粮仓”
——黑龙江省耕地保护工作纪略

2016-08-09 07:35中国国土资源报焦思颖陈明才玉
资源导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建三江粮仓黑土地

◎《中国国土资源报》记者 焦思颖 特约记者 陈明 才玉



为国家守好“粮仓”
——黑龙江省耕地保护工作纪略

◎《中国国土资源报》记者 焦思颖 特约记者 陈明 才玉

编者按:“要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习近平总书记5月26日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再度奋进,用好地、养好地、管好地?在第26个全国土地日之际,记者随中央媒体采访组走进黑龙江,在沃野黑土间寻找答案。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有个万亩大地号——一个宗地号就有0.11万公顷耕地,而这块耕地,平均亩产竟达800公斤。仲夏时节,这片黑土地上插秧正忙,千里沃土孕育着丰收与希望。

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黑龙江省,耕地面积有1593.33万公顷,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的冲击下,土质肥沃、一马平川。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的黑龙江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积极开展规模化经营,采用科技、经济和法律等多种手段用地、养地。2015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达到684.79亿公斤,实现了粮食总产量、商品粮调出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

“要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习近平总书记5月26日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再度奋进,用好地、养好地、管好地?在第26个全国土地日之际,记者走进黑龙江,在沃野黑土间寻找答案。

用地: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建三江人民与天斗、与地斗的过程真是一部血泪史啊!”生长于这片土地的建三江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党爱河说。

“从前的旱地,那真是望天收,小涝减收,大涝减产。”党爱河说。如何改变看天吃饭的命运,建三江人开始了不息的探索。

从1995年开始,建三江大面积实施旱田改水田种植业结构调整。2005年水田面积为24.67公顷,2016年水田已发展到66.67万公顷。通过以稻治涝,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粮食总产。

从旱地到水田的转变,靠的是土地整治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紧密结合,这是黑龙江省土地整治的一大特点。“实行土地整治与水利工程一张图规划,水利骨干工程修到哪里,土地整治田间配套工程就建到哪里,着力解决旱田改水田和地表水置换地下水灌溉两个核心问题,实现握指成拳、集中发力。”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开发整理处处长王洪斌说。

“剩田无人耕,整了人人争。”建三江前进农场种粮大户侯庆见证了土地整治前后的变化。从前的路坑坑洼洼,收粮的人进不来,还要压价格。“现在水通了、路通了、桥通了、电通了,我们心顺了、劲足了!”

从老牛拉犁,到机械插秧;从一家一户耕种,到标准化农田规模化经营,数字记录了黑土地上发生的变化。“以前是条播,随手扬籽,一垧地收成8000斤;现在包给合作社,产量能到1.6万斤。”侯庆说。

“通过土地整治,把小规模经营、分散零星、区块差异较大的耕地,整治为集中连片的优质农田,有效破解了土地流转难、集中难、种植品种统一难等问题,为发展大机械作业、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奠定了基础。”黑龙江厅驻农垦总局国土资源局建三江分局局长周卫江说。

在规模化利用土地的同时,建三江分局还千方百计节约利用耕地,将灌溉、排水管道埋到地下,既能减少水分的蒸发,盖上黑土之后还能继续耕种,节约用地。此外,黑龙江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确定了生态、水利、田间、科技、信息五大工程,以及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大任务。

自2001年实施土地整治以来,黑龙江累计投资290亿元,整治规模227万公顷,新增有效播种面积11.73万公顷,增地比例达到6%以上,是国家标准的2倍多,增地率始终居全国之首。

养地:从被动防护到主动保护

“土地短期来看是利用,长期就要注重保护。”黑龙江厅总规划师孙恒这样认为。

从前的黑土地“随意插柳树成荫,手抓一把攥出‘油’”,随着不断地耕种,地力会有所下降。“拼命种地不养地,黑土地必然无法持续,用地的同时还要护地、养地,科技、法律手段少不了。”孙恒说。

今年4月21日,《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内容涵盖了耕地的规划建设、保护管理、整治利用、监测评价、法律责任等内容。《条例》规定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应当将耕作层土壤进行剥离利用,为开展表土剥离提供了法律依据。

富锦市探索出一条用科技手段养护黑土的道路,从土壤培肥、中低产田改造、科学测控等方面加强黑土地保护。

“富锦市积极推行大型农机标准化耕作,定期深松深翻,科学施肥,合理轮作,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通过实施秸秆还田等办法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目前全市共有大型农机合作社12个,标准化耕作面积已达6.67万公顷。为配合科学施肥,及时掌握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全市已设立土壤监测点18个,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有力保障。”富锦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蔡元军说。

在富锦市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遍布的各个物联网终端会实时采集和监控农业生产中各个环节的关键数据,对包括土质、水质、空气质量、土壤墒情、气象、病虫害等大数据实行智能分析。

在富锦市市长李源波看来,粮来自于良田、良技,一粥一饭关系国家安危、人民幸福。好土才能产好粮,耕地质量不容忽视。

管地: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

“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支出大、收入低、发展落后,个别地方党政领导存在‘种企业’比‘种粮食’更合算的想法,甚至有急功近利行为。”黑龙江厅耕地保护处调研员于洪凤坦诚地说,“所以,管控性保护一定不能少。”

建三江分局就遇到过在农场及管理区周边取苗床土、挖沟、建设看护房、占用耕地等违法用地情况。而这一切都没有逃过执法监察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法眼”。

在建三江分局主控中心,通过镜头控制和转换,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监控点的实时画面。

2013年来,建三江分局在农场场部和重点管理区架设监控点,监控设备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将数据传输到各国土资源所,再由金土工程专网传输到局主控中心。监控点的高清摄像机可以平面360度、上下90度地旋转,最佳有效监控半径4~5公里,监控面积70~80平方公里。对监控点辖区内的重点地段可实施24小时录像照相,录像存储时间可达2个月。

“该系统应用在耕地保护、土地执法、用地审批、全程监管、权属认定等各项业务工作中,加大了耕地保护力度;提高了国土资源部门对违法行为的巡查能力,能在第一时间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行为,实现违法用地行为发现于初始、消灭于萌芽;缓解了日常巡查压力,对于违法者起到震慑作用。”周卫江介绍。

除了源头实时监管外,黑龙江还健全了责任机制。自2009年开始,黑龙江省政府分管领导与市地政府分管领导每年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的做法,改为每年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与市地主要领导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已连续签订了8年。

“通过年年签订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地方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刚性任务,逐步强化了我们的耕地保护意识和依法用地意识。”李源波说。

“2015年黑龙江省耕地面积达到0.159亿公顷以上,比2006年增加0.0426亿公顷以上,已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全省到2020年耕地保护0.1158亿公顷的目标。黑龙江将保护好这片黑土,为国家守好粮仓。”孙恒坚定地说。(原载《中国国土资源报》)

猜你喜欢
建三江粮仓黑土地
法博士之一块黑土地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金口河区:守护“粮仓”织牢监督网
星载高分五号高光谱耕地主要土壤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估测——以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区为例
撂荒地变粮仓 有机种植出效益
粮仓
旗帜的力量——国网建三江电业局有限公司党建工作纪实
黑土地上稻花香
摘取黑土地上黄金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