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中心的睡眠环境学
——以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中心为例

2016-08-10 05:57许丹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南区中心监测

许丹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中医科,长春,130021)



睡眠中心的睡眠环境学

——以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中心为例

许丹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中医科,长春,130021)

睡眠中心;睡眠环境学;广安门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医学中心成立于2013年11月,于2014年1月正式运行。中心以临床睡眠及其相关性疾病的中西医诊疗和科研为学科发展方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及相关疾病为特色,注重大众睡眠医学健康教育和睡眠科学知识的科普工作。中心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书臣主任医师牵头领导,利用多导睡眠监测技术,进行全睡眠疾病的临床诊断与中西医治疗工作。中心特邀广安门医院刘艳骄主任医师出诊,并长期与空军总医院临床睡眠医学中心进行技术交流。中心特色是通过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多次小睡潜伏时间检查、清醒维持实验及持续正压通气压力滴定等方法。对睡眠呼吸障碍、失眠、睡眠节律紊乱、嗜睡与发作性睡病、睡眠行为异常、睡眠运动性疾病、夜间发作性疾病及其他睡眠相关疾病进行监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也是睡眠质量评价研究室、中西医结合睡眠医学合作基地,为中西医结合诊治睡眠障碍的临床与教学、科研基地。中心注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流程科学合理,人员职责明确,操作规范符合国际标准。技术人员中现有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2名,技师1名。1人通过RPSGT;能够熟练准确采集、分析判读多导睡眠图,规范实施多次睡眠潜伏时间试验和清醒维持试验;能够熟练应用各种模式无创气道正压通气压力滴定及治疗技术,正确使用体动监测技术和睡眠相关量表。

那么,合格的睡眠中心应该是什么样的环境呢?下面以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中心为例探讨一下睡眠中心的睡眠环境学。

1 睡眠门诊的就医环境

1.1门诊呼叫系统由于睡眠障碍患者较多,为了规范看病秩序,应设置门诊电子呼叫系统。设计叫号系统与医院HIS系统同步,患者挂号时通过医院挂号系统取号进入本科室的叫号队列,或者通过挂号后自助刷卡识别到科室,门诊医生通过自己桌面的叫号器实现顺序叫号,科室叫号管理中心设置在科室的叫号室或候诊区的护士台。该系统由硬件(语音呼叫系统、显示系统、号票打印系统、硬件叫号系统)和软件(医院分诊排队系统软件)两部分组成[1]。在科室候诊室设置显示屏功放等,中、英文显示叫号信息,显示屏同时集成叫号的音频广播扬声器,进行广播叫号。

1.2诊疗系统由于睡眠中心面对的患者大多为慢性病程患者,因此不需要急诊,且病程均较长。因此,其诊疗设置应具有个性化、专病性、适宜预约制等特点。

1.2.1个性化疗程化诊疗制度睡眠中心是个综合性科室,患者涉及到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精神心理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等多学科,患者主诉有多种诱因及伴随睡眠障碍的各种不同其他症状,因此不适宜制定统一的临床路径;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中心自开诊以来,就注重专病专治、因人而异、保留资料、长期关注,为患者制定电子病例,指导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1.2.2专病特色诊疗制度正因为睡眠障碍涉及的学科广泛,因此专病特色治疗的效果尤为显著。广安门南区睡眠中心分别有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孙书臣教授、睡眠科主任医师刘艳骄教授、针灸科主任医师叶永铭教授初诊、空军总医院主任医师高和教授。

图1 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中心合影

1.2.3分时段预约诊疗制度分时段预约诊疗系统是医疗服务规模化、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行预约诊疗,缩短了患者的看病流程,节约了等待时间;改善了就医环境,并且为医生提供了整体调控行医节奏的可能。广安门医院睡眠中心特需诊室已经开展分时段预约制度,每30 min预约一位患者,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加。

1.2.4中心监测设施应齐全

1.2.4.1睡眠中心的资质认证睡眠实验中心的准入机制由行业协会或学会组织实施,准入条件非常严格,对于医学伦理、从业人员(医师、技师、技术员)的资质和岗位职责、继续医学教育、病人政策、仪器设备准入标准和管理、实验室设施及必备的物品、标准操作规程、数据的采集、判读、报告、病人的评估与照料、资料的管理、应急事件的处理预案和必要急救设备、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等都有明确要求和标准[2]。

1.2.4.2睡眠中心技术人员资质认证美国要求睡眠专科医师必须通过睡眠医学委员会(AASM)或美国医学会认可的其他专业学会认证才能获得执业证书,注册多导睡眠仪技师需要接受充分培训,并且最好达到BRPT严格要求,参考网站www.aastweb.org。

图2 为患者佩戴多导睡眠监测仪器

图3 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中心的多导监测设备

1.2.4.3睡眠中心需要配备的监测仪器基本配置的监测仪器:多导睡眠记录仪PSG PM、呼气末CO2监测仪、急救设备、CPAP、BIPAP、AUTO-PAP SV-PAP。

1.3临床科研一体化

1.3.1大力推动世界中医药的发展,先后组织国家级和国际级会议6次,中医睡眠医学诊疗技术培训班六期,科普讲座3次。向广大睡眠障碍医师及技师介绍国内外先进的诊疗方法,起到了中医药治疗睡眠障碍的带头作用。见图4、5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中心承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睡眠质量评价学组成立大会,刘艳骄教授宣读2016年世界中医药睡眠宗旨:“美好睡眠,放飞梦想”。

图4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睡眠质量评价学组成立大会

图5 刘艳骄教授宣读文件

1.3.2注重院校间的交流,广安门医院本部与南区睡眠中心先后培养出30名研究生,科室目前是国家级规范化培训基地,并接待了6名来自甘肃、河北、湖南、吉林等地区的睡眠医学进修生。

2 睡眠监测室的睡眠环境

2.1光线避免强光对睡眠监测的影响,要求监测室窗户的朝向尽量避免东向、南向,以免初升的太阳光影响患者睡眠时间。

图6 全国各医院的多学科专家参观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中心

图7 来自甘肃省卫计委的的刘维忠主任参观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中心

2.2噪声要求监测室周围环境尽量避免闹市区,白天不能超过60 dB,夜晚不能超过30 dB。

2.3窗户选用带有隔音膜的双层玻璃,隔音效果较好;另外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心理异常等问题,如果睡眠中心楼层较高,尽量安装防护栏。

2.4窗帘应用遮光性能强的窗帘,尽量用双层滑道,外面采用遮光帘布,内层选用颜色单一且较暗、花纹简单甚至无花纹、避免红色等鲜艳颜色的帘布,布质尽量厚重。

2.5枕头高矮软硬适中,大小超过肩宽20 cm即可,颜色可根据医院不同选择统一颜色或白色。

2.6床选择结实的木床,可避免因患者翻身造成床铺的移位、噪声;不得小于正常医疗床,床的三面有无障碍空间。

2.7被褥根据季节的变化及时调整被褥的厚度,颜色尽量和枕头统一。

2.8温度空调选择环流风,保持室内恒温25~28 ℃之间。

2.9湿度40%~70%为室内适宜湿度,但睡眠监测室安装有仪器、设备,因此湿度应保持在45%~60%之间。

2.10衣柜大小适中,样式简单即可,颜色选择柔和的原木色或浅色。

图8 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中心中央控制室及睡眠监测室

图9 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中心中央控制室及睡眠监测室

2.11监测室要求1)单间,私密性强;2)每一间监测室不应少于15 m2;3)监测室需要提供独立淋浴设施与洗手间;4)设备线需要有固定的摆放空间及顺序。

鉴于此,本研究针对纸浆洗涤过程的特点,充分利用生产过程长期运行积累的工业数据,基于两步神经网络法得到残碱和黑液波美度的预测模型,通过这两大指标构建纸浆洗涤质量评价模型,对工业运行数据进行聚类、模式匹配,构建出优化模式库。以最优生产为目标,对优化模式库进行操作模式寻优,匹配出最优操作模式。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能有效预测纸浆洗涤过程的状态参数,达到优化生产的效果。

2.12中央控制室要求1)不能少于12~15 m2;2)有视频监控、实时记录设施;3)有专用电话与各监测室相连;4)睡眠监测仪器使用说明需要摆放在固定的地方;5)有专用文件夹及病史记录本或名片,提供中心的地址、电话、公共邮箱、所属医院及建筑、楼层。

3 睡眠监测室的医疗环境

3.1急救设备虽然睡眠中心面对的患者通常是慢性病患者,但不能除外疾病的突然恶化,因此中心需要准备急救设施,并且定期培训睡眠中心的医师及技术人员的急救技术。

3.2供氧系统为避免部分睡眠障碍的患者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出现病情突然加重,睡眠中心需要配备供氧系统。

图10 广安门医院南区呼叫系统

3.3呼叫系统医院呼叫系统可实现对医院病房的智能化管理,它有着实现呼叫、监听、广播、求救报警、信息贮存、显示等功能,为医院和患者都能带来方便。而睡眠中心具有特殊性,部分患者需要在中心监测整晚的睡眠,因此除了白天门诊的叫号系统外,还应重视夜间监测时的呼叫系统。病房与中央监控室成星状分布,因此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而且要求:

1)能够设置呼叫级别,即紧急呼叫和一般呼叫,音量尽量控制在中央控制室内即可,以免影响其他患者睡眠,并且接受方配备相应的应答功能。

2)有液晶显示和报告床位号功能[3],以便医生迅速做出回应。

3.4红外监控系统见图11。

图11 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中心监控系统

4 睡眠中心的科普教育环境

4.1科普讲座定期进行义诊,宣传睡眠相关防治知识,增强民众认识睡眠障碍的能力。

5 科室相关制度

5.1管理制度

1)中央控制室需要严格管理,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不得擅自调整控制室内的设备,包括电脑主机、显示屏、呼叫系统等。

2)严格落实睡眠中心的防火、防盗、安保等保障,责任分包至具体个人。

3)制定的制度要悬挂在墙壁上,随时提醒注意。

5.2消毒制度

1)医务人员工作时应衣帽整洁,操作时必须带工作帽,口罩。为患者佩戴睡眠监测仪前后均应洗手。

2)为传染患者或者疑似传染患者行睡眠监测后应进行手消毒处理,监测室应开窗通风,做好消毒处理。

3)睡眠监测室平时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4)睡眠监测使用的床单,枕巾,被罩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5)患者使用的吸氧装置,电极片要做到一次性使用,禁止反复使用。

6)所有急救器材及药品要保证在有效期内,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洁保存,使用后及时补充。

7)睡眠监测仪的导联线,电极,胸腹带等与患者接触的部分,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可用75%乙醇浸泡或擦拭。

6 展望

6.1移动医疗的前景广阔睡眠实验室监测耗时、耗精力等缺点促进了移动、便携式监测技术的发展。移动医疗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主要是医疗在无线网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的应用,远程监测系统研究炙手可热。主要是通过对远端患者的主要生理参数进行监测,然后运用通信网络把远端生理信息、医学信号传送到中央控制室,最后专家或专家系统给出诊断结果并提出处理意见;这样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并使医疗诊治加速进行[4],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目前监测手环已经应用在睡眠医学上。

6.2存储睡眠大数据精确医疗,即根据患者基因、所处环境和生活方式进行个体化治疗和疾病预防的医学模式,需要依据大数据。同时大数据也可以用于疾病的预测(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疾病预防(Preventative)和共同参与(Participatory)[5],大数据的发展不仅是为睡眠医学打开了一扇门,也为整个医学界的发展打开了一扇门。

[1]黄卫平,李军,张渝.我院排队叫号管理系统与HIS系统数据接口的实现[J].医院数字化,2010,25(3):42-44.

[2]高和.睡眠诊断中心(实)的建设与管理[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成都:2010.

[3]吴彬.医院呼叫系统的总体设计与电路优化[J].医学导刊,2008(2):93-93.

[4]陈梓曦,黄刊迪.移动医疗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综述[J].科技视界,2016,10(5):272-273.

[5]Patrick Strollo.睡眠医学的未来模式[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5,2(60):366-367.

Sleep Environtology in Sleep Centre——A Sample as Guang’ anmen Sleep Centre

许丹(1975.11—),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讲师;1999年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并先后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获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吉林省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2009年应邀赴韩国加图立大学江南圣母医院交流学习;中华医学会老年病学会、吉林省针灸学会、青年医师学会会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先后参与发表论文25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文章1篇,承担省内课题4项

R338.63;R854.6 文献标识码:A

2095-7130(2016)03-135-140

猜你喜欢
南区中心监测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白塔小学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超级组(南区)精彩掠影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