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庄纳入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及策略研究

2016-08-10 17:13丁春艳
成才之路 2016年19期
关键词:适宜性锅庄幼儿园课程

丁春艳

摘 要:将锅庄纳入藏族地区幼儿园课程,符合幼儿身心发展、传承民族文化的适宜性。从锅庄与艺术活动整合、锅庄与语言学习活动整合、锅庄与体育活动整合、锅庄与社会活动整合等方面研究纳入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及策略。

关键词:锅庄;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73-01

锅庄是指在民族地区广为流传的藏族“圆圈舞”。我国的藏族主要生活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和四川省,各个地区的“圆圈舞”都具有本地特色且称呼不同。如今在城镇中,为了便于接受,将知名度比较高的“锅庄”一词用来称呼所有的藏族圆圈舞。就地取材将这种随处可见的舞蹈文化纳入幼儿园课程,无疑可以为民族地区幼儿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情感态度、提高肢体技能等提供充足而适宜的营养。本文研究锅庄纳入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及其策略。

一、锅庄作为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适宜性

首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一方面,藏族民间舞锅庄是深厚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另一方面,锅庄是一种集体舞,幼儿在这种集体活动中能够认识他人,与他人进行交流,建立真正的社会交往关系,发展幼儿的群体行为。其次,锅庄作为一种集体舞,它是随着藏民族生产、生活和发展而产生演变的。锅庄舞既有表现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酿酒等内容的劳动歌舞,也有表现藏族风俗习惯、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宾待客等内容的生活歌舞。将这种集民族文化与地方文化为一体的文化资源纳入到幼儿园课程中,有利于在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中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再次,凡是纳入到课程中的文化资源都要符合教育性标准,其核心尺度有二,一是育人性,二是发展性。锅庄的育人性体现在锅庄舞具有较强的自娱性和娱人性。锅庄是通过身体运动来宣泄情绪、欢娱身心,同时给人以心理满足。将锅庄纳入幼儿园课程,能够让幼儿在舞蹈时体验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谐,使得情绪得以宣泄,身心得以欢娱。

二、将锅庄纳入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的策略

(1)锅庄与艺术领域活动整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藏族锅庄舞不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与藏族人民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涉及藏族的生产、习俗和历史,是藏族人民社会生活的缩影,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锅庄是藏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在幼儿园课程中,将锅庄中那些适合于幼儿欣赏、学习和操作的部分挑选出来,让幼儿通过亲身的体验来感受本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感受本民族文化之中的美。

(2)锅庄与语言学习活动的整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提高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学会本民族语言。多数藏民族地区的幼儿园在语言学习时,既要学习通用的普通话,也要学习他们本民族的语言。锅庄音乐中的唱词多以当地的民族语言为主,再现民族生活、习俗,是幼儿们再熟悉不过的内容。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让幼儿在具有自己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中学习、使用语言。

(3)锅庄与体育活动的整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锅庄动作协调、流畅、富有弹性,充分表现了健与力的形体美,也是藏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速度、幅度来调节运动量和强度。另外锅庄有较大的随意性,不受人数的限制,场地、音乐的要求也不像其他舞种那么固定,在幼儿园里开展比较易于组织。教师可以利用锅庄的这种特点来安排不同形式的体育课程,针对儿童身体发展的特点和关键期开展体育活动。

(4)锅庄与社会领域活动的整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锅庄具有互动性与参与性,同时也传达着藏民族团结、友爱、热情、和睦的民族性格。教师可以利用锅庄的这一特点,让幼儿之间、师幼之间进行交往互动,互相学习、互相模仿,锻炼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三、结束语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在进行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时候,应当将本地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积极进行精心处理和加工,将其纳入到对幼儿的教育当中,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岗措.论藏族民间“锅庄”舞的文化特性和教育功能[J].民族教育研究,2008(03).

[2]汪桂花.藏族锅庄舞的特征及其价值刍议[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猜你喜欢
适宜性锅庄幼儿园课程
口述史视域下的乡城锅庄研究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锅庄舞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研究
某院心内科前列地尔注射液病历点评
基于GIS和AHP的避暑地产布局适宜性研究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小花籽开出幼儿园五彩课程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看锅庄舞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