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课程设置的分析与研究

2016-08-11 01:22陈旭栋甘肃警察职业学院警体部甘肃兰州730046
运动 2016年9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课程设置

魏 杰,陈旭栋(甘肃警察职业学院警体部,甘肃 兰州 730046)



实验与调查

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课程设置的分析与研究

魏 杰,陈旭栋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警体部,甘肃 兰州 730046)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的授课内容、授课课时以及考核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公安院校体能课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提供理论依据,为向基层一线提供更加优秀的警务力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课程设置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的治安和反恐形势日益严峻。而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打击恐怖主义中坚力量的各级人民警察,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长期超负荷工作,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致使大多数基层民警体质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警察的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培养预备役警官主要阵地的各级公安院校,应当顺应形势需要,在学生体能训练课的课程设置、授课数量和考核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打好体能基础,掌握必要的体能锻炼方法和手段,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从而为基层一线培养、输送更加优秀的警务力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公安部直属院校中国刑警学院,省属院校河南警官学院、辽宁警官学院、新疆警察学院和省属大专院校甘肃警察职业学院体能训练课的内容设置、授课时数、考核情况的现状和在校生对体能训练课课程设置的相关反馈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的需要,查询有关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设置方面的有关杂志和报纸,对中国期刊网1979—2015年期间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2000年—2015年间的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收集并进行整理。

1.2.2访谈法 电话访谈公安部直属本科院校中国刑警学院、省属本科院校河南警官学院、新疆警察学院、辽宁警官学院和省属大专院校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等五所院校担任体能课教学训练工作的教官,了解警察体能训练课目前的现状。同警察体育教育训练方面的专家、教授进行访谈,了解其对警察体能训练课课程设置的看法和设想。通过访谈调查取得有利于课题研究的第一手材料。

1.2.3问卷调查法 为全面了解上述院校学生体能训练教学内容的设置、授课时数以及考核的意见,设计了学生问卷,对所列院校的学生分别发放问卷 100份,共回收问卷 478份,回收率95.6%,有效问卷 478份,有效率100%。

1.2.4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运用百分比进行统计,然后运用先进的SPSS 17.0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1.2.5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法对各种分析法进行探讨,论证有关结论与建议。

1.2.6实验法 依据所抽取各个学校的考核标准,随机抽取甘肃警察职业学院100名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所取得的测试数据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公安院校学生体能训练课课程设置的现状

2.1.1公安院校学生体能训练课的教学时数 通过表1可以看到,中国刑警学院体能训练课面向一年级学生,分两个学期完成教学训练内容,其中第1学期所占比重较小。辽宁警官学院、新疆警察学院体能训练课面向一年级学生,分2个学期完成教学训练内容,平均每周1次体能训练课。河南警察学院体能训练课面向大一、大二学生,每周1次教学训练,而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只在学生入校后的第1学年上半学期的后段时间安排了9次体能训练,平均每3周1次体能训练课。

2.1.2公安院校学生体能训练课的教学内容 通过对中国刑警学院、河南警官学院、新疆警察学院、辽宁警官学院和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等5所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研发现(表2),上述院校均开设专门体能训练课或称警察基础体育训练课程。各公安院校所开设的体能训练课的教学内容都以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柔韧、灵敏等基本身体素质为主,主要采用田径训练手段来发展身体基本素质。少数学校安排有游泳、攀爬、障碍等内容,如新疆警察学院在第1学年的第2学期安排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游泳、攀爬和障碍为主。

2.1.3公安院校学生体能训练课的考核及评价 通过访谈获得所选样本院校在学生体能训练的考核理念、内容、方法和标准上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新疆警官学院、河南警察学院和辽宁警官学院对学生的体能考核的内容和评分标准参照公安部前卫体协颁布的《公安民警体育锻炼评分标准》中规定的 25岁以下含学生组中所列的项目和标准,项目分别为 100m、10m×4 往返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2 000m(女)、3 000m(男),要求学生必须按规定考完5个项目,每项考核必须达到 40分以上(含 40分),总成绩达到 300分以上(含300 分),才可按分数多少评定优、良、中、及格,否则为不及格。而甘肃警察职业学院体能训练课考核的内容和评分标准则是按照 2001年7月,原人事部、公安部印发的《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人发[2001]74号)施行。男生1 000m4:25为合格,女生合格标准为4:30,4×10往返跑男子合格标准为12:1,女子合格标准为13:1,以上为不合格,摸高男子为2.6m以上合格,女子为2.35m以上合格。上述3项合格,学生成绩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中国刑警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将体能课列为考查课,第1学期 24 学时的课上教学与训练,期末考核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力量(深蹲、挺举)、蛙泳,3项分别占 30 分,平时成绩占 10 分,总分 100 分,成绩不归入结课成绩之中。第2学期考核 100m、1 500 m(男)/800 m(女)、100 m障碍跑、深蹲、挺举,各单项科目对应分数分别为 20 分、20 分、20 分、15 分、15 分,平时成绩 10 分,总分 100 分,学生取得的成绩对应相应的分数,5 项考试加上平时分数合成总成绩,该成绩作为结课成绩。考核内容主要为课上训练内容,考核标准为教研室按照多年教学训练累积的经验和现有学生体能状况自行确定。

2.1.4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教学班人数体能训练课的教学班人数是影响体能训练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班人数过多,教师无暇顾及太多的人,只能大概进行纠正和指导,教学班人数太少,学生缺乏对比的对象和目标,无法有效激发训练热情。同时,教学班级人数的多少,还影响到训练课的组织形式。相关研究表明,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能训练课以 20~30 人为最佳,普通学生以 25~35 人比较合适,如果再增加则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都会受到影响。但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院校教学班人数在45人以上,这势必影响到训练的效果。

表1 体能训练课的教学时数情况

表2 体能训练课教学内容调查分析表

表3 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教学班人数调查分析表

表4 对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组织形式的调查统计表

表 5 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理论课授课情况调查分析表n=478

2.1.5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组织形式体能训练课训练的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实现训练目标,根据训练内容特点、学生具体情况、训练环境而合理采用的合理方式。科学、合理、实用的训练形式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训与学双边活动效果,高效率完成训练任务的保证。

通过对5所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组织形式调查统计表(表4),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部分院校体能训练课的组织形式是自然班教学方式。以自然班教学为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首先,班级内部学生存在差别,这样势必造成班内学生差距较大。好的好,差的差,到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好的没有多少提高,差的反而更差。其次,男女同班教学,训练标准和方式存在差别,给教师的教学训练工作造成诸多不便。

2.1.6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理论课授课情况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正确的理论课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我国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都是以提高体能为目的,从而忽略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通过表5可以看到,公安院校对体能训练课理论课的授课重视程度不够,体能训练课教学坚持了以学生提高身体基本素质为主的教学目的论,弱化甚至忽视了各项体育品质的发展,理论被当作技能的“点缀品”。

2.1.7公安院校学生对体能训练教学内容的设置、授课时数以及考核意见的调查分析 通过表6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公安院校学生对于以跑、跳、投等田径项目的教学普遍感到单一、枯燥,无法有效吸引学生踊跃参与体能训练课。但从授课时数的调查情况来看,大部门公安院校学生已经认识到了体能对于后来技能和战术训练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体能对于将来工作的重要性,愿意更多地进行锻炼,进行学习。而从考核方式上来看,各类意见已经比较接近,也正好反映了现代大学生对于考试的态度问题,但总的来说,希望从严、从难提高考试标准的人略占优势。在教学内容大致一致的前提下,依据各个学校体能训练课的考核标准,笔者随机抽取所任教的甘肃警察职业学院2014级大一学生100名,在保证学生体能能够恢复的时间段里,分期进行考核测试,测试结果如表7所示。通过表7可以清晰看到,按照上述院校的考试标准进行测试后,通过率均达到90%以上,除去考核内容的影响因素外,考核标准过低也是主要因素。过低的考核标准,虽然保证了一定的通过率,无形中却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能锻炼的积极性。

2.1.8对公安院校学生体能状况的调查分析 随机抽取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大一学生50名,大二学生50名,大三学生50名,以50m为测试项,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8所示。通过表8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多数学校经过大一年级的阶段性训练,身体基本素质相对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从大二年级结束体能训练课后,学生身体基本素质有了非常明显的下降。

2.2研究结果

表6 学生对体能训练教学内容的设置、授课时数以及考核的意见的调查分析

表7 随机抽取100名学生测试成绩统计分析表

2.2.1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教学内容设置单一、枯燥。通过田径类的跑、跳、投等项目的教学,可以有效发展和提高在校学生的身体基本素质。但长时间的田径项目教学,极易使学生感到疲劳,甚至产生厌恶情绪,不利用终生体育意识和终生体育习惯的培养和养成。

2.2.2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教学时数设置太少。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学校的教学时数都维持在一学年两个学期进行,最多的河南警察学院也仅仅为两学年四个学期。而最少的甘肃警察职业学院体能训练课仅仅9次课18个学时。而终身体育意识和终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年两年时间就可以的 ,是一个长期而又漫长、潜移默化的过程。同时,相对较少的体能训练课,不利于学生为将来长期而繁重的警务工作进行良好的体能储备。

2.2.3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考核标准过低。考核标准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通过率高,意味着该教学成果比较显著,但过高的通过率,也可能反映出该教学过程存在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或者考试通过标准过低的现象。

2.2.4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教学班人数太多。教学班人数太多,势必影响到体能训练的密度和强度,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

2.2.5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组织形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略了爱好和兴趣对个体行动的促进性。“一刀切”“大锅烩”现象比较严重。

2.2.6公安院校体能训练课忽略了理论对于实践的重要性,开设理论性指导、阐述课较少,学生根本无法以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体育健身实践,使体育活动常常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大大影响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养成。

3 建议与对策

3.1扩充体能训练课的教学内容,除了基本的跑、跳、投等田径类的基础项目外,适当增加普通体育锻炼项目,例如,篮球、足球等综合性、对抗性运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热情,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养成。可谓一举两得。

3.2近年来,许多公安院校只重视警体技能的训练,如重视队列、射击和对抗搏击等技能训练,而对体能训练往往有所忽视。公安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制定统一的授课时数,按照每周一次或者两次的频率进行体能训练。固定时间段的体能训练课,不但对其他学科的教学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反而能够促进技能、战术的教学。同时,持之以恒不间断的体能训练课,能够有效促进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3.3根据院校本身实际情况,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大力支持体育类社团的组建和运行,大力开展校园体育竞赛和训练活动,以弥补体能训练课的不足,巩固和提高体能训练课的效果,引导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并最终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3.4制定统一的考试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体能训练课的考核标准。如果遇到的学生体能基础较好,可以适当提高考试标准,如果体能基础较差,可以适当降低考试标准。总之,考试标准的制定,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时作出调整,从而有效避免“一刀切”现象。积极调动学生参与体能训练课的热情。

表8 50m测试成绩统计分析表 n≥50

3.5参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训练学习的教学班人数进行分班,以保证训练的密度和强度。同时,教学班的划分,应该考虑到男女生训练考核标准的不同。

3.6适当增加理论课的授课次数。以帮助公安院校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3.7体能训练课组织,应充分考虑到个体的差异,考虑到兴趣爱好对训练效果的影响。按照个人基础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区别对待,有效引导。

参考文献:

[ 1 ]何剑.公安院校本科警察训练课程改革的调查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选集[ C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275-289.

[ 2 ]王淑合.莫斯科警察大学教研室及课程设置状况[ J ].公安教育,2001(5):70.

[ 3 ]陈博.公安本科院校警体学科体系建设之思考[ 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 (1).

[ 4 ]张浩.公安院校警体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J ].公安教育,2004(4).

[ 5 ]窦秀敏.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 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实验与调查

投稿日期:2016-04-12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5-048-04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9.025

基金项目:甘肃警察职业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公安教育及训练工作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5GJYXM08)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魏杰(1971—),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课程设置
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公安院校法律课程的设置与革新研究
浅析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内涵的特质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警察防卫与控制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公安院校警察职业素质的内涵及其构建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