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猪瘟疫苗不同剂量的免疫比对试验研究

2016-08-11 08:50高权利兰天驰李彦明熊伟曼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头份效价猪群

高权利,兰天驰,李彦明,张 靖,刘 阳,赵 力,熊伟曼

(汉中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 汉中723000)



试验研究

不同类型猪瘟疫苗不同剂量的免疫比对试验研究

高权利,兰天驰,李彦明,张靖,刘阳,赵力,熊伟曼

(汉中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 汉中723000)

为研究不同来源、不同剂量和不同生产工艺的猪瘟疫苗免疫仔猪后抗体效价之间的区别,本研究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某规模化猪场进行猪瘟疫苗免疫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相同剂量的猪瘟疫苗免疫仔猪抗体效价差别不明显;猪瘟细胞苗和猪瘟脾淋苗相同免疫剂量比对效果不显著;仔猪抗体水平和免疫剂量呈正相关,增加免疫剂量可以很好的提高免疫效果;猪瘟母源抗体效价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而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3日龄仔猪母源抗体效价合格率达到100%,抗体效价均值8.9log2,29日龄合格率为80%,抗体效价均值6.9 log2,所以考虑群体免疫合格率和抗体效价均值,仔猪猪瘟疫苗应该在29日龄左右进行首免。

猪瘟疫苗;细胞膜;脾淋苗;免疫剂量;抗体水平

猪瘟(Swine fever,Hog cholera)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病毒性疾病,是由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virus)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猪霍乱。该病以发病急、高热稽留、组织器官出血性病灶和脾梗死为特征性病变,肠系膜的坏死性溃疡见于亚急性和慢性病例。猪瘟被OIE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目前,我国对猪瘟疫病采取以疫苗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虽然显著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仍然不能很好的控制猪瘟疫病。

疫苗质量、免疫程序以及母源抗体等因素是影响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关键因素。本实验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方法,分别对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不同生产工艺和不同的免疫剂量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水平的消长规律进行研究,为合理免疫和防控猪瘟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用疫苗

采用不同生产工艺不同生产厂家的疫苗进行比对。猪瘟脾淋苗a,由国内某一生物制品公司生产,猪瘟脾淋苗b和猪瘟细胞苗c由国内另外一生物制品公司生产。

1.2主要试剂

猪瘟间接血凝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抗原、阳性血清、阴性血清、稀释液批号:2013113005)

1.3试验分组

试验在汉中市两个中型猪场(场A、场B)开展。场A开展猪瘟脾淋苗a和猪瘟脾淋苗b的比对,场B开展猪瘟脾淋苗a和猪瘟细胞苗c的比对。每个场选取40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基本一致、未经猪瘟疫苗免疫的仔猪,分为2个组,场A为第一组,场B为第二组,每组4栏,每栏仔猪10~12头。为了避免因母源抗体不同引起的免疫抗体效价的差异,每栏的仔猪均来自同一窝母猪。

1.4免疫日龄

场A:在38日龄进行首免;场B:在23日龄进行首免。

1.5免疫剂量

场A用猪瘟脾淋苗a和猪瘟脾淋苗b进行免疫,场B用猪瘟脾淋苗a和猪瘟细胞苗c进行免疫。见表1。

表1 试验动物分组与疫苗注射剂量

1.5血样采集

共采血五次,第一次采血在首免当天,查明仔猪的母源抗体情况;首免后的第14 d、第21 d、第28 d分别采血,第28 d采血后进行第二次免疫,二免后第21 d进行第五次采血,主要检测免疫抗体效价。

1.6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采用猪瘟正向间接血凝抗体检测方法,待检血清使用前经56℃水浴灭活30 min,在96孔110°V型医用血凝板上先加入稀释液50 μL,将待检血清50 μL分别加入1~6排的第1孔中,与稀释液混匀后,吸取50 μL,加入第2孔中依次做倍比稀释至第10孔,第10孔混匀后吸取50 μL弃掉;在血凝板的第7排加阳性血清50 μL,倍比稀释至第10孔,混匀后从该孔吸取50 μL弃掉;在血凝板的第8排第一孔加阴性血清,倍比稀释至第3孔,混匀后弃掉50 μL,第8排的5~7孔为稀释液对照,每孔仅加入50 μL稀释液。血清稀释孔和稀释液对照孔加血凝抗原25 μL/孔。微型振荡器振荡2~3 min或用手依次四边轻拍,直至血球分布均匀。封膜板封板,室温下静止2~3 h判定结果。以呈现50%红细胞凝集为该血清的间接血凝抗体效价。

2 结果

2.1仔猪母源抗体消长规律

新生仔猪未做任何免疫,分别检测23、29、38日龄仔猪血清中猪瘟抗体(表2)。从表2可以看出,23日龄所有仔猪的母源抗体均达到保护水平,抗体效价合格率100%(30/30)抗体效价均值8.9 log2,29日龄下降到80%(8/10),抗体效价均值6.9 log2,38日龄下降到58%(28/48)抗体效价均值6.4 log2。23日龄仔猪的高母源抗体效价比例最大,达到93.3(28/30),到29日龄时,迅速下降到60%(18/30),到38日龄时下降到35.4%(17/48)。

表2 仔猪母源抗体效价

2.2不同免疫剂量免疫仔猪的抗体效果比较

不同来源的猪瘟脾淋疫苗不同免疫剂量免疫仔猪的抗体效果比较,从表3第一组可知,通过表面数据分析1头份的猪瘟脾淋苗b免疫的猪群三次免疫抗体效价高于1头份猪瘟脾淋苗a免疫猪群三次免疫的抗体效价,经过统计学T检验得出三次抗体效价差别没有显著意义(P>0.05);2头份的猪瘟脾淋苗b免疫猪群产生的抗体均值和2头份猪瘟脾淋苗a免疫猪群产生的抗体均值差别不大。2头份猪瘟脾淋苗a、b免疫猪群的效果要明显好于1头份猪瘟脾淋苗a、b免疫猪群的效果(P>0.01),说明2头份的疫苗免疫效果高于1头份在统计学上是成立的,应该广泛应用于实践中。

表3 场A不同类型和剂量猪瘟疫苗免疫仔猪抗体检测结果

2.3不同生产工艺的猪瘟疫苗相同剂量、不同剂量免疫效果比较

通过表4第二组数据得知,猪瘟细胞苗和猪瘟脾淋苗相同免疫剂量比对效果不明显(P>0.05); 2头份猪瘟脾淋苗A、细胞苗C免疫猪群产生的抗体效果明显好于1头份猪瘟淋苗A、细胞苗C免疫猪群产生的抗体效果(P<0.01),说明2头份免疫剂量产生的抗体效价要明显好于1头份免疫产生的抗体效价。

表4 场B不同类型和剂量猪瘟疫苗免疫仔猪抗体检测结果

4 讨论

4.1虽然疫苗来自两个不同的生产厂家,由不同的生产工艺生产,但是注射后应急反应都很小,局部无肿胀,没有仔猪死亡现象。

4.2虽然不同来源相同免疫剂量的猪瘟疫苗免疫猪群产生的抗体效果会有所不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行业信息不断交流,同时国家对生物制品的管理越来越严格,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小。

4.3主动免疫的抗体效价与免疫剂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随着免疫剂量的增加抗体水平相应增加,且差异明显,但是剂量不能过大,过大剂量的免疫可能造成免疫麻痹或者免疫耐受,从而影响免疫效果。另外仔猪的抗体水平与免疫次数呈正相关,增加免疫次数可以提高抗体水平,在实践中,除了增加剂量和次数能提高抗体水平外,更重要的是增加免疫次数可提高免疫记忆,使抗体水平提高的更快、更高。

4.4通过表3可以看出猪瘟细胞苗的效果要好于猪瘟脾淋苗,但是经过统计学分析这两种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疫苗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

[1]Park G S,Lim S I,Hong S H,etal.Establish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infectious cDNA clone of a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LOM strain[J].J vet sci,2012,13(1):81-90.

[2]陈西钊,叶春艳,蒋进,等.猪瘟抗体监测及免疫效果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2, 35(4):457-459.

[3]何海健,张传亮,陆国林,等.不同年龄猪群中猪瘟抗体监测及免疫效果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2, 34(7):573-575.

[4]刘金鑫,银森森,陈磊,等.不同猪瘟疫苗对仔猪的免疫效果[J].西北农业学报,2011, 20(7):5-8.

[5]王娟萍,姚敬明.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情况调研[J].中国畜牧兽医,2012,39(1):184-187.

Study on the Immune Comparison Test of Different Swine Vaccines at Different Doses

GAO Quan-li, LAN Tian-chi, LI Yan-ming, ZHANG Jing, LIU Yang, ZHAO Li, XIONG Wei-man

(HanzhongAnimal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Center,HanzhongShaanxi723000China)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 of antibody titer among different sources, doses and production engineering of swine fever vaccines using the method of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IHA) to detect and analyze the swine fever vaccines in a scaled pig far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antibody titer of different sources and the same dose of swine fever vaccine to piglets was not obvious. The comparison effect between swine fever cell vaccine and swine fever spleen-lymph vaccine was not significant. The antibody levels of piglet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mmune dose, which meant that increasing immune dose could commendably improve immune effect. There was a gradually decreasing trend of maternal antibody titer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age of piglets. The acceptability of maternal antibody titer of piglets at 23 days of age was 100 %, and the average value of antibody titer was 8.9 log2; and the acceptability of maternal antibody titer of piglets at 29 days of age was 80 %, and the average value of antibody titer was 6.9 log2. Therefor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immune acceptability and the average value of antibody titer suggested that the swine fever vaccine of piglets should be firstly immunized at about 29 days of age.

Swine fever vaccine; cell vaccine; spleen-lymph vaccine; immune dose; antibody level

1004-6704(2016)04-0001-03

2016-05-18

高权利(1962- ),男,陕西长安人,本科,高级畜牧师,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S 852.65+1

A

猜你喜欢
头份效价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情绪效价的记忆增强效应:存储或提取优势?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秋季要注射疫苗防猪患乙脑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应用HyD在仔猪断奶早期可提高维生素D的效价
如何提高抗生素效价管碟测定法的准确性
生物效价法测定大黄炮制品活血化瘀功效
猪群平稳度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