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内业数据的综合处理方法

2016-08-11 11:03佘媛媛汪前芬
大科技 2016年16期
关键词:内业数据处理导线

佘媛媛 汪前芬

(贵州省第三测绘院贵州 贵阳 550000)

地籍测量内业数据的综合处理方法

佘媛媛 汪前芬

(贵州省第三测绘院贵州 贵阳 550000)

地籍测量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对数据进行简单及自动化处理,提高了原始资料整合与使用效率。基于地籍测量数据库平台,对内业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是不可缺少的,体现了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优势。本文分析了地籍测量业内数据的综合处理方法,为数字化测量系统设计提供指导。

地籍测量;内业数据;处理方法;应用

内业数据是地籍测量中的数据整合模式,利用数字化平台构建数据处理中心,实现了原始数据智能化处理。面对日趋增多的地籍测量工作,大量数据资料必须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理,从而提高了数据使用效率。因此,提高内业数据综合处理效率,有助于实现地籍测量数字化发展。

1 地籍测量内业数据处理的意义

“内业数据”是在工程项目执行阶段产生的数据资料,对于地籍测量来说,内业数据则是是土地分区、面积、用途等相关的数据,内业数据处理主要是为了负责工程项目的资料档案管理、计划、统计管理及内业管理工作。一方面,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为地籍分析与研究提供指导;其次,内业数据能够分析出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等,对地籍测量与分配工作也具有指导性意义。

2 地籍测量内业数据类型

测绘计划是合理准备和应用资源的依据,通常测绘院对项目总工期要求、测绘院对设备材料的进场计划、场地等的要求均由工程计划得到体现,故此计划控制是项目实施中经常性和关键的地质测绘管理活动。当前,地籍测量内业数据类型包括:控制测量、测量平差、地形测量、数字化测图、地籍测量、GPS应用、空间测地理论与技术、数字摄影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高等测量平差、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地籍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工程监理、工程制图、城市规划等。地籍测量主要依据为地质测绘进度计划和地质测绘进度表,地质测绘主要依据测绘院总工期的要求实施地质测绘范围内的工作内容,根据该地质测绘计划进行相应的资源投入和后继进度计划的调整。

3 地籍测量内业数据处理常用方法

随着虚拟模型技术普及化发展,地质测绘技术实现了升级转型,按照预定模型平台设置处理中心,可进一步提升虚拟空间的可操作性。在GIS技术引导下,地质测绘可从变换、编码、增强、描述等方面体现出来,为图像模型控制提供技术化平台。GIS在地质测绘系统中,与安全管理系统交互并协助控制管理地质测绘。

(1)描述法。过去图像描述以二维码为主,目前图像描述开始采用三维物体描述技术,从三维角度更加清晰地表达图像信息。其中,3D技术是比较先进的描述方式,其包括:体积描述、表面描述、广义圆柱体描述等形式,可根据地质制作具体要求,合理地选用多个维度的地质测绘方式。

(2)识别法。伴随着地质科技快速发展,地质产业对地质测绘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统计图像结果,地质测绘结束之后,应按照分类存储原则进行划分,把对应图像存储在特定的数据库内。数字测绘是GIS数据资源利用的有效方式,设计挖掘系统可及时发现潜在的有价值资源,为用户创造了更加稳定的资源平台。

(3)模型法。随着土地开发业不断发展,GIS技术用于地质测绘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将其作为主导技术可扩大地籍测量范围,构建更为稳定的地质测量平台。在数字测绘技术应用阶段,要考虑地籍区域实际地质情况,同时构建数字化测绘模型平台,及时掌握地籍构造特点,借助GIS技术获取更多的地质测量数据,指导地籍数字测绘工作有序进行。

4 结合信息化整合业内数据处理

地籍测量信息化水平关系着事业发展,不仅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也标志着测绘科技创新成果。“数据”是信息时代的变革趋势,也是诸多产业机构协调发展的新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带动事业发展是必然决策。结合“数据”发展内涵,对地籍测量功能升级趋势及改造对策进行总结,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

4.1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地形、地籍测量的基础,是获取可靠地形、地籍图的保障。本测区遵循“从总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逐级加密”的原则。

(1)二级导线点平面控制测量。由于测区范围不规则,因而在布设一级导线点时经过实地勘查,考虑到整个测区的精度平衡,依照规范和要求,充分利用测区内的两个已有控制点布设了一个由1个已知点和6个未知点组成的多边形导线网;网点分布均匀,如表1,外业施测采用尼康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数据记录用手工记簿法,所有需采集的数据都按照规范要求记录到手簿上作为原始数据。平差计算前对导线闭合差计算了其内角和,全长相对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等完全满足规定要求。平差计算和资料整理全部在微机中进行。

表1 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

(2)加密导线点平面控制测量。加密导线点是在首级控制点与二级导线点的基础上发展,其原则是不仅要满足图根控制的发展需要,因而本测区根据地块的分布。图根控制测量平面在等级控制点基础上采用光电测距导线进行加密,图根高程控制采用光电测距测定,数据记录用手工记簿法,所有需采集的数据都按照规范要求记录到手簿上作为原始数据。平差计算和资料整理全部在微机中进行,导线网采用均采用南方平差易平差程序计算。其各项限差精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4.2 地形测量

在各个控制点架站,首先建站进行已知点检查,由于电子手簿各项测站检查严格齐全,能随时发现控制点成果错误,保证了碎部测量实测点的精度。面对信息化发展总体趋势,地籍工程测量也要建立科学的技术体系,以数据为中心设定测量系统,成为推动区域地质改造建设的新方式。地籍测量建设关系着安全,以数据为基础构建定向测量系统,可实时掌握相关的数据信息,降低定向测量操作的失误率。设计定向测量系统要考虑多方面内容,以“高效率、高进度、高水平”为标准展开一系列的测量活动。

4.3 精细化处理

现阶段,做好地籍测绘对区域土地开发生产具有保障性作用,测绘院要及时拟定科学的测绘管理方案,为测绘工作提供多方面的有利条件。基于高端科技快速发展趋势下,地籍测绘平台实现了一体化发展,按照测绘系统标准开展相关工作,可保证测绘数据结果的精细化发展。例如,地质测绘是GIS测绘中急需解决的,采用数据安全防护是抵制数据风险的有效方式,GIS可以自动生成数字图像,这些都是GIS测绘后期处理必备的操作条件。

5 结论

总之,内业数据是在项目建设中负责工程项目资料档案管理、计划、统计管理及内部文秘管理工作。地籍测量是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勘察的过程,利用内业数据库作为原始数据处理平台,实现了原始资源分配与利用的一体化建设,帮助地籍测量人员解决原始数据处理问题,提高了地籍测量与操作效率,为土地分配与管理提供指导依据。

[1]付博,刘祥.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考[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6(01).

[2]李晓辉.数字化测图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7).

[3]武新宇.数字化测图的特点及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04).

[4]朱建宇.浅谈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构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6).

[5]还欣.浅析地籍测量的技术与方法[J].城市地理,2015(10).

P271

A

1004-7344(2016)16-0139-02

�于地籍测量内容及作用的具体分析[J].民营科技,2014(01).

2016-5-21

猜你喜欢
内业数据处理导线
公路施工项目内业资料管理探讨
认知诊断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比较:零替换、多重插补与极大似然估计法*
应用地表覆盖数据估算LiDAR内业工作量的方法研究
ILWT-EEMD数据处理的ELM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内业资料管理思考
建筑工程内业资料管理探讨
架空导线的几种防腐措施
基于希尔伯特- 黄变换的去噪法在外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GDX-2导线机过线轮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