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率仆街了,口碑越来越差了怎么音乐真人秀节目还越玩越多?

2016-08-11 07:56
看天下 2016年21期
关键词:超级女素人真人秀

于墨林++董露茜

“不能再快了!”汪峰坐着“战车”从高4.5米的斜坡上滑下时大喊道。镜头给到汪峰脸部特写,他瞪大的眼睛张开的嘴吸引着全部的目光……这档备受瞩目的《中国新歌声》在7月15日如约开播。尽管这一季节目仍然有“小公举”周杰伦坐镇,但从2.24%的全网收视率来看,这档脱胎于《中国好声音》的全新原创节目,与《中国好声音》第四季的2.72%首播收视率相比,已经呈下降趋势。

不仅如此,这一季收到的吐槽也多过期待。“李咏开个场就消失了”、“1个半小时只唱了6首歌”、“从音乐真人秀变身音乐脱口秀”……各种未处理好的细节以及观众逐渐呈现的审美疲劳,令这档节目的影响力明显下滑。

节目播出当天,其百度指数达到峰值,但无论是所谓的热门选手还是热门歌曲,受到的观众反响都显得极为平淡。在节目播出后的首个周末,微博热搜中并未出现关于“新歌声”的关键词,“好声音”这一热词在节目播出后与播出前的搜索相比也下降了1万多次。整体来看,《中国新歌声》的各项指数虽然在同期的音乐综艺中仍排名第一,但它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让人望其项背的综艺王牌了。

这个夏天的音乐真人秀节目盘点

据悉,今年全网有近30档音乐综艺节目上线,仅在暑期档就有近10档音乐综艺节目相互争夺观众,而灿星制作的《中国新歌声》亦名列其中,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另一方面,音乐综艺节目已呈现出疲软态势,《我是歌手4》1.93的平均收视率较上一季的2.72有了明显下滑,《中国好声音4》也从第8期节目开始,收视率一路下跌。

但老牌节目的疲软现状,并没有让行业内部丧失信心,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今年出现了更多娱乐性更强的音乐综艺节目,这些节目也从老牌节目手中抢走了不少关注度。在选秀类节目“满满套路”的情况下,观众参与感更强的《我想和你唱》与凭“跨界”吸引观众的《跨界歌王》,形成了直追老牌综艺的第二梯队。同时,汪涵与大张伟领衔的网络综艺节目《十三亿分贝》,凭借着搞笑的风格与细分收视人群的做法,也成为了今年音乐综艺节目当中值得关注的选手。

为何音乐综艺节目仍具有吸引力?

音乐和舞蹈是最容易被普通大众接受的两种艺术。这两类艺术在展现过程中具备很强的观赏性和竞赛性,因此人们常会见到大型歌舞晚会,而非大型绘画晚会、摄影晚会。

但千篇一律的唱歌跳舞,总会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所以,2004年增加“真人秀”属性的素人唱歌比赛《超级女声》以更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感,从众多休闲节目中脱颖而出,不仅获得年轻观众的青睐,也在那个时代霸占了几乎所有娱乐媒体的版面。

中国综艺节目自此进入了真人秀时代。也是从2004年开始,音乐成为了综艺节目在市场上“吸金”的重要元素。在2004年至2006年的辉煌之后,选秀节目逐渐沉寂,直到2012年《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的出现,才让沉寂数年的音乐真人秀节目再一次爆发。

选素人,未来一定全是偶像市场?

优酷土豆音乐中心总经理李宇对记者说:“其实中国好声音没有解决音乐行业出现的任何问题,但它是一个好的综艺节目。你得知道媒体的价值是什么,马頔、宋冬野红之前也经常上优土的通告,得有人捧他们。”

独立音乐人李志最近因为一首《天空之城》被翻唱而再度引起关注。他在微博上的回复留言中写道:“一个没钱没势的普通人想做歌手,不必像以前那样进文工团,考艺术院校、行贿、潜规则、拜码头……所以我认为,尽管选秀有诸多缺点,但整体上利大于弊。”李志经纪人迟斌对记者说:“选秀节目从它的模式来说没问题,它的舞台上也会选出来像莫西子诗、赵雷这样优秀的原创音乐人。”

今年,除了传统的选秀音乐综艺,偶像团体养成节目《蜜蜂少女队》、身份猜谜节目《谁是大歌神》、明星与素人合作演唱节目《我想和你唱》等带有不同元素的音乐综艺节目纷纷涌现,唱歌已经不是音乐综艺节目的唯一形式。将音乐变成游戏的载体,更加娱乐化地与观众形成互动,似乎更加贴近当今年轻人的喜好。

普通观众拿着手机唱就可以参与其中的《我想和你唱》首期收视率达到1.40,在唱吧本身的用户基数上,通过歌手IP吸引到更多的人来参与互动,这档节目的收视率也在持续走高。尽管该节目被吐槽评选出的所谓“素人”太假,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大家参与互动的热情。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新节目都会受到关注与好评。《蜜蜂少女队》和《超级女声》两档原本备受期待的节目在播出后却并没有引起媒体的太多关注。前者在主流电视台播出,后者在芒果TV播出,直接踢掉了传统收视人群,面向90后做起了选秀。一位业内人士感叹说:“素人越来越难推了,今年《超级女声》天天在直播,做得那么辛苦,那些女生除了在百度贴吧有一些讨论之外,在外界却不为人所知。有点名气的选手也都在参加节目之前就自带粉丝,有了一定基础。”过去,《超级女声》选手赛后要与经纪公司天娱传媒签下“卖身契”。但现在,节目组不再强制选手签约湖南卫视或天娱传媒,而是着重表达向行业输送人才的决心。

在这些素人养成节目“一哄而上”的背后,潜藏着制作方、投资方和娱乐公司的运营逻辑:“以前这个行业是以音乐为主,但现在变成以人为主了。日本市场的很多偶像组合,支撑着现在产值高达4000亿日币的音乐产业。中国也会步入偶像时代,喜爱偶像的主要消费群体在13至25岁这个年龄段产生,五年以后中国市场一定会变成偶像市场。”李宇感叹,在中国市场中做什么都特别难,因为中国人不擅长创新,一个创新点的后面会跟着一串运营的人,“中国根本就不存在那个蓝海,它会一眨眼就变红了。”

未饱和的市场还会产生黑马吗?

有一句老话可以用在这里:做综艺难,做一档现象级的音乐综艺节目更是难上加难。

总的说来,音乐真人秀节目的尖子生不再出类拔萃,但金字塔底部的选手正在逐渐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到底谁是下一匹杀出来的黑马?谁也不知道,大家都在尝试。不过,今年仍然有可能会产生新的黑马,这也是各大公司和电视台坚持做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原因之一。几大视频网站也很可能会加大在网络音乐综艺节目制作上的力度。在李宇看来,音乐综艺节目市场还会增长,市场饱和的临界点还没有到来。

现在已经少有守在电视机旁的年轻人了,即使在电视上播出的节目,他们都会选择在网络上收看,这也给网络综艺带来了参与竞争的机会。《奇葩说》的高话题度,让人们看到了网络综艺成功的可能性;而偶像养成类网络综艺的涌现,让人们了解到网综也需要相当程度的制作水准;接下来就看谁能率先拔得音乐网综的头筹了。

与此同时,细分音乐类型的节目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韩国专注嘻哈音乐的综艺节目《Show Me The Money》跨越国界赢得了中国少女们的喜爱;正在播出的《盖世音雄》将目光聚焦在EDM上,企图撬动热爱夜店文化的青少年;《十三亿分贝》这种方言音乐与选秀混搭的节目,让其内容本身自带传播动力。

虽然这些节目一时难与更具综合性、娱乐性的节目比拼,但是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将有机会吸引到更加忠诚的用户。而这种细分音乐类型的节目,也与目前小众音乐市场逐渐细分的趋势相通,节目无论是招商还是做相关衍生产品,都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也更容易直达指定用户的诉求。

音乐人科尔沁夫表示,“音乐综艺的大量出现是因为音乐节目还属刚需,只不过前些年盛行的选秀音乐节目走到了瓶颈期。这两年,音乐和真人秀开始结合,很多节目在音乐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的娱乐元素,但是音乐真人秀无论要怎么秀、怎么娱乐,都要以做好音乐为基础。对音乐的尊重,是决定一档节目是否好看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超级女素人真人秀
升级素人广告,方太似乎渐入佳境
谜语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想唱就唱
想唱就唱
湖北卫视真人秀节目《如果爱》第三季中的素人元素分析
新媒介环境下音乐综艺节目的突围
政治“素人”马克龙突围法国总统大选
调查
“真人秀”满足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