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有味道的书桌

2016-08-12 06:30孟先梅
莫愁 2016年21期
关键词:三代人书桌上书桌

☺孟先梅

给孩子一个有味道的书桌

☺孟先梅

1

4月24日,清华校庆日,我有幸去清华老图书馆参观。古色古香的藏书室里,几张古朴的书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几张书桌呈漆红色,有的地方已经褪了色。窗户上暗红色的窗帘呈瀑布状垂下来,碧绿的爬山虎爬满了外窗台,映衬得书桌更加厚重。书桌左边陈列的是清华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的著作专架。有张书桌上摆放着为作家曹禺制作的桌签,听介绍才知道这张书桌是曹禺先生曾坐过的,就在这张书桌上创作出话剧《雷雨》。

我刹那间明白,为什么这些书桌有种不一样的味道!就跟久居庙堂里的蜘蛛有了佛性一样,久居图书馆的书桌也浸染了书香的味道。

在清华,诞生了钱学森、周光召、赵九章、钱三强等十几位“两弹一星”元勋,诞生了朱自清、钱钟书、杨绛、闻一多、沈从文、梁思成等众所周知的作家、建筑学家和教育家,看着他们专柜上陈列的书籍,我似乎嗅到了他们当时满腔热血、埋头奋笔疾书的气息。那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里群星闪耀。

如今,这些书桌都换了主人,三三两两的同学坐在这里温习功课,查阅资料,撰写着自己思想的成果,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未来,这些古朴的书桌前,不知还要诞生多少人类思想的硕果?不管是谁,不管是什么样的巨作,它们将让这些书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更加厚重。

2

回家,我把这些书桌照片分享给孩子和母亲看,把与这些书桌有关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这些分享勾起了我们对书桌的许多回忆。从家里一张不到70厘米长的小书桌回忆起,到上小学时破旧不堪没有抽屉的课桌,再到后来相对比较豪华舒适的书桌,以及如今给孩子买的书桌等,一张张书桌勾起我们对往事的无限回忆。

那时,家里唯一的一张70厘米见长的小书桌,是外公备课常用的,经常一盏古老的带罩油灯,一只红色的蘸笔,一本发黄了的教案前,是外公伏案工作的身影;后来成了妈妈、舅舅、姨姨的学习专用,再往后又成了我和妹妹的专用。等到我们用时,那张书桌暗红色的油漆已经褪成白色,桌面已经裂开了缝,桌子腿也已经坏过好几次,被外公拿铁丝绑了又绑才将就能用。尽管如此,我却从来没有嫌弃过这张书桌,每晚放学就把小书桌搬到灯前,开始做作业,这张书桌一直陪伴我上完初中。

这张书桌已经有了60年的历史,陪伴它时间最长的主人已经与世长辞,陪伴它30多年的母亲已经退休,陪伴它十几年的我已经为人母。在外公去世后,县文物馆要征集外公那个年代的一些老物件,外公用过的油灯、砚台、包括那张书桌全被征集了去,看到文物馆工作人员递来的一张清单,清单上写着的那些老物件名字,我内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和不舍。

那是一个陪伴了我们三代人的书桌,那张书桌上积淀了三代人教书育人的成果,积淀了一个普通家庭三代人的价值文化,它教给了我们勤俭、善良、刻苦、奉献。书桌老去了,书桌上传承的东西却永远不会老去。

3

分享着照片里的清华书桌,回忆着自己用过的书桌,再看着眼前孩子的书桌,尽管是费尽心思左挑右选来的,但一直以来总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今天我猛然悟到,它少了一种味道,少了一种积淀。尽管上面也摆了很多书,我每天也会在上面敲敲文字,孩子每天也会点着台灯做作业,但它少了几代人共读书的身影,少了浓浓的书香味。

那种味道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有的,它需要漫长的岁月积淀,需要一个家庭几代人的文化传承,需要主人日复一日的努力学习和不断创造。

不禁慨叹,想要让孩子爱上学习,享受读书,不妨先去觅一张有味道的书桌吧!

(作者系母亲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刘建淑314606305@qq.com

猜你喜欢
三代人书桌上书桌
三利黄花:三代人专注59年
三代人的回家路
小书桌,容天下
一张书桌的自述
幸运
三代人的高考
一张美丽的书桌
三代人的建议
未来书桌
制作顽皮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