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各地“两史”教育活动进行时
——为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扣

2016-08-12 07:48通讯员高纪志
关爱明天 2016年7期
关键词:关工委党史红军

本刊记者罗晓庆 通讯员高纪志



四川各地“两史”教育活动进行时
——为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扣

本刊记者罗晓庆 通讯员高纪志

回望历史深处,青少年始终是国家之魄,是标志时代进步发展的晴雨表。青少年如朝日、如晨钟,如何迈出第一步,系好人生的一颗扣子,是一代代青少年的人生考题。从“少年强则国强”的强音,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到“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坚守,这些在历史沙滩上熠熠闪光的价值坐标,正是人生之路的明灯、航标,也无不印证着习总书记说的那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其第一颗扣子,学史以明志,知古而鉴今,学党史、学国史更不可少。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四川各地以“三爱活动”为载体,就地取“材”,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如火如荼地展开了青少年的党史国史宣传教育活动,特色凸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的爱党爱国热情,鼓舞革命斗志,兼具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苍溪县关工委组织2000多名学生在红军渡开展纪念红军强渡嘉陵江胜利80周年大会,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红军精神,争做红色接班人。 摄影/陈小芸

到“史”中去挖掘特色红色资源

带学生们到“史”中去,在宏大历史背景下发生的血与肉的革命故事才最具说服力,比如革命领导人纪念馆等地,借助全息影像等现代科技手段还原历史场景,目前大多纪念馆还都配有模型、油画、雕塑、照片等辅助展品,青少年更能直观地体会到动人心魄的革命历程。

四川正是全国党史资源大省,革命遗址众多,包括重要机构旧址、人物活动纪念地、革命领导人故居、烈士墓等等,特别是红军长征的遗迹更是星罗棋布。四川各地关工委十分注重挖掘当地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并结合青少年发展阶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其中,雅安市天全县各级关工委在今年以来,联合中小学校,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开展了一系列学“两史”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备受关注。4月1日,新场乡关工委和新场一小的师生来到了“红四方面军峡口战斗”遗址,瞻仰先烈。史诗般的壮烈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据悉,全雅安市现存177处革命遗址。其中峡口坝阻击战遗址就在天全县兴业乡峡口村和新场乡丁村村境内。1935年11月,红四方面军受命部署35团驻峡口坝顽强地阻击国民党中央军的进犯,因寡不敌众,我军抵抗得十分艰难,团长、政委在峡口坝英勇牺牲。

5月24日,在开国大将罗瑞卿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南充市高坪区关工委为了勉励留守学生乐观积极,刻苦学习,组织全区30名留守学生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充市罗瑞卿故居参观。罗瑞卿曾参加了第一、第二、第四次“反围剿”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是毛泽东“亲点”的新中国首任公安部长,被誉“晓衣旰食一丝不苟”。

近来,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迎来了一拨又一拨党员和游客。6月13日,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航天路社区关工委的36名“五老”党员冒着炎热,来到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学习。馆内列展了400余件历史文献资料,包括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邛崃早期党组织的创建与发展及武装抗捐斗争的开展等等,详实的文物与史料的展览,形象直观地再现了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红军长征的光辉足迹。“五老”在参观结束后,畅谈了体会,说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老党员,要倍加珍惜,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在过好晚年生活的同时,要做到老有所为、自觉践行“两学一做”,积极加入“五老”志愿者队伍,为服务社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发挥余热。”

深入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弘扬和传承革命精神的案例还有很多,再比如宜宾市的“一曼精神”走进校园活动,将一曼精神概括为“学习勤奋,信仰坚定,爱国奉献,气节高尚”,逢重大纪念日便带领中小学生参观赵一曼故居陈列馆,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观看电影《我的母亲赵一曼》,开展宣讲报告会、主题班(队)会和“一曼精神进校园”图片展,使广大青少年受到深刻教育。

以“史”感人革命精神进校园

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党爱国教育,按照省关工委的整体部署,除了开展实践活动,还坚持“五老”引领的方式,通过“五老”进校园宣讲和编印立德树人的宝贵教材等形式,将革命精神广泛传播在中小学校。

近年来,省关工委成立了“爱我中华·建设美好四川”宣讲团,深入大中小学、乡村社区开展“两史”教育,70余万名青少年听讲。宣讲团特编写了《四川省“三爱”主题教育活动宣讲报告汇编》,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印发不同版本,教育活动效果显著。四川各地关工委纷纷效仿,因地制宜地编印突出当地红色史实的知识读本。

成都市关工委和教育关工委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中,通过“菜单”的方式将英烈事迹报告团成员的报告内容印发给县(市、区)关工委和中小学校,在清明节、五一、七一、九一八、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纪念日,配合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缅怀革命先烈、发扬革命光荣传统教育活动。

巴中市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通江县拥有全国最大、最早的大型红军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巴中市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广泛开展“红色给养伴我成长”红色教育专题讲座,编印《红军精神代代传》红色教育知识读本,广泛开展“九个一”红色文化教育活动(读一本红色书籍、听一堂红色报告、看一场红色节目、唱一首红色歌谣、诵一篇红色诗文、观一部红色影片、游一次红色圣地、讲一个红色故事、写一篇红色体会),致力于“红色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

达州市关工委与市党史研究室联合编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本《达州著名英烈故事集》和本土红色教材《英雄万源》。

雅安市关工委编印了《雅安红色记忆》一书。据悉,该书收集整理了中共地下组织和红军在雅安发生的红军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等革命历史故事30个、近10万字。该书的编印,为全市各级基层关工委开展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提供了鲜动生活的宣讲蓝本。

猜你喜欢
关工委党史红军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关工委为我圆了老有所为梦——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而作
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