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机械专业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2016-08-13 00:09徐英鹏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8期
关键词:机械类高职生毕业生

徐英鹏

[摘 要] 针对近年来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社会对机械类人才需求标准的变化,对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思考。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4-0013-01

积极寻求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准确定位,调整能力评价标准,使毕业生顺利就业,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根据国内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在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课题上摸索出了一些新思路。

一、社会对机械类高职大学生的要求现状

(一)现代社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综合素质高

机械制造行业正在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这与中国当前国内经济的发展是吻合的。机械类高职学生面向生产一线,就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技能,严谨的作风纪律和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长期扎根一线的良好心态,以及较强的质量意识和较高的安全素养。

(二)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复苏迅速,迫切需要人才

目前,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复苏迅速,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人才紧缺,另一方面,大量高职生不能理想就业,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在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现象和高职生自身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有直接关系。

二.影响机械类高职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

大学生要能够参与社会竞争,适应社会要求,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从以往的片面注重专业知识学习,转向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部分学生片面追求一技之长,而对人文素质强化过少,与社会实际的要求错位,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

(二)核心竞争力不突出

机械类学生要在就业上成功,必须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部分学生缺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意识,缺少核心本领和特长,因此竞争优势不明显。

(三)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今的高职生,在家里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而养成了只讲索取、不懂奉献的习惯,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有的学生把待遇高、福利好作为择业目标,急于求成、盲目攀比、就业期望值较高,与社会需求形成很大反差。

三、培养就业能力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异质化特色和能力,提升学生竞争力

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关系上,要以社会需求为核心。“最紧缺、最适合”就是特色!要积极邀请企业介入办学过程,逐步实现学生培养分阶段、分环节、分模块由学校、企业合作完成,让企业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要坚决落实素质化教育管理基本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效率意识、品质意识、安全意识,和能吃苦、讲奉献的社会责任感。

(二)借助第二课堂,促进就业能力提升

开展各种技术竞赛、能力训练等活动。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的技术、技能大赛,参与竞争,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参赛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激发学习的热情。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和学生,正在受到用人单位的特别关注。积极推进专业社团建设。系部可广泛发起组建学生的专业社团、各学科兴趣小组等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由于学生专业水平所限,学校应提倡专业教研室、教师参与指导,并对指导教师加计必要的工作量,对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三)大力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新生入学时通过专业介绍会、优秀学长交流会、企业参观等方式大力开展专业归属与认同教育,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学生设计“全景成长路线图”,使学生明白入学学什么,毕业后干什么,十年能成就什么。机械类专业的职业发展都是技术员、技师、车间主任、总经理,提前为学生树立就业意识和职业意识。

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将就业能力培养与学生的成长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生活中,始终以职业生涯设计为核心,针对自己要从事的职业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个人与职业之间的适应关系。

加强职业道德的培育,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弥补文化素质的不足。通过对企业的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主要包括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目前高职机械类专业的大学生在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

(四)加大高职生心理问题的疏导,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

应届毕业生普遍對就业形势感到焦虑,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急于求成、盲目攀比、就业期望值较高,与社会需求形成很大反差,从而产生了失落感和自责、自卑的心理,形成了心理障碍。因此,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应加入心理辅导与咨询。

树立良好的就业观。选择职业就是选择事业;选择行业就是选择生活方式。学生要把就业的选择和自己的人生规划结合起来,和自己将来的事业建设结合起来。

培养吃苦耐劳精神,是提升机械类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条件。学生毕业后从事企业生产第一线工作,多数企业要求倒班和加班;要求毕业生具备不怕脏、不怕累、能夠吃苦的精神。在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应教育学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走进企业更快地转型为具备职业素养的“机械人”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俊奎,张剑.河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J].农技服务,2011,28(3):409-410.

[2]曾宏,沈瑶.关于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思考[J].中国电子商务,2010(10):274.

猜你喜欢
机械类高职生毕业生
机械制图在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实践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机械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探究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技校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