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2016-08-13 11:10杨月梅
中华建设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优化措施存在问题建筑工程

杨月梅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建筑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的问题依然存在着,本文分析了建筑市场管理和监督的不完善、施工工人自身安全意识的缺失和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等等一系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对于我国建设出高质量和高安全的工程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存在问题;优化措施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and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obvious, bu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s still exi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erfect construction market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construction workers lack of awareness of their own security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and so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and high-security projects play a reference.

【Key words】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and quality management; problems; optimization measures

1. 引言

高質量和高安全的建筑施工对于国民的安全有着深远的影响,也维持着建筑业和经济发展的告诉运行。所以,相关的建筑业人员一定要认真对待建筑工程中的安全和质量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虽然我国的建筑业在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有着不错的成绩,但是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根除,我们只有不断完善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逐步实现建筑工程的健康迅速的发展。

2.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市场管理和监督不完善。

目前,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只顾不断的抢夺工程的中标数,而忽略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中标的企业把工程外包给其他施工队的时候,由于施工队伍不够专业,找一些价格低廉的施工队伍,他们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体制严重不完善,导致了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工程质量急剧下降,不仅给施工工人的安全带来隐患,而且对于后来建筑的使用者来说也是埋下危险的祸根的;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施工链条监控,层层监督,从最初的中标到最后的施工结束都应该一直管理和监督;而且多数施工单位对于安全和质量保障的投入不是很多,导致了这方面的管理和条件都很缺乏。

2.2施工队伍的安全防护和质量管理意识缺失。

施工队伍的很多都是工人,他们大部分都是一些农民进城,进行了施工方面的学习,然后加入了施工队伍,他们的整体素质较低,安全意识不足,只是干好自己的那部分劳动获取报酬即可;就全国的施工队伍而言,出现工人伤亡事故,也都是因为安全防护不够到位,导致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施工队伍没有进行相关安全方面的培训以及施工队伍的安全负责人没有提出完善的安全规则,对于处于工程特别危险的工人也没有进行特别的安全教育;而且也缺乏一定安全考试,只有合格的人才能上岗;最重要的就是明确施工场地的施工安全质量管理规范制度,预先通知到工人关于施工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不断进行通知和指导,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形成强烈的安全忧患和质量保障意识。

2.3相关单位的安全和质量责任分配不明确。

一些单位表面上确立了相关的安全和质量管理责任制度,也提出了相关的操作流程规范;但是确无法使得员工在实际施工中意识到这些。单位负责安全和质量管理的员工无法缺的单位领导的信任和支持而使得他们对于安全和质量管理的职能力度弱化,使得他们无法对于外包的工程队伍和相关公司的监管缺乏领导力。导致经常出现施工管理混乱,安全隐患非常频繁等缺点。而且建筑工程政府部门的行政人员没有明确自身的职能划分,仅仅以为自己是普通的文员职能,其实他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也要起到监督和检查的作用,他们有权利对于违规的施工单位进对其进行罚款、停工安全指导等措施,而且对于工程的偷工减料和造价行为导致的工程质量严重不达标进行一系列的法律处分,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对于一些存在重大危险来源的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监督,采取专项的调查,以防止危险事故的频繁发生。

2.4建筑施工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

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机制的良好运行直接决定了这个工程组织在施工中的安全和质量问题数量的多少;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中的先进技术不断的引入,其中需要的技术范围更加广泛。同时不同专业的施工顺序也是必要考虑的重点。如果施工的管理者不能考虑到不同专业施工的交叉性和技术上的全面考虑就容易出现问题。在现在的管理体制下,施工工程的外包现象普遍存在,各个施工队伍为了得到更多的工作和利益,给组织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复杂性;现场施工的员工和工人的培训缺乏,安全的意识浅薄,工程质量的要求不高,技术水准一般,也导致了组织管理机制的复杂性;同时,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也良莠不齐,给施工工程过程的具体沟通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个也是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3.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优化措施

3.1加强基础安全和质量教育。

(1)政府应负担起对农民工安全和质量基础教育的职责。目前,主要由企业负责农民工的安全和质量教育,由于劳务市场流动性强,这对于农民工来说,具有更强的流动性,这就对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了严重影响,往往他们这么去做只是为了应付政府的监管,抱着这种的目的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安全和质量教育可以反映出安全和质量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长期性,这有利对于领导干部的安全和质量观念加强,并且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和质量意识。经济型教育的一个缩影就是施工现场的班前安全和质量活动会,班前活动长期有效的坚持,职工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该怎样做能够具体地指出,哪些不安全和质量因素需要注意,如何将不安全和质量隐患消除,使其更面向一线、贴近生活,从而提高效率,保證安全和质量生产。

(2)加强进厂教育、二级单位(项目部)教育和班组教育的三级安全和质量教育。在进厂教育中是指加强教育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和质量规章制度;二级单位(项目部)主要进行工程的基本情况及文明施工要求、现场环境特点、施工现场安全和质量生产管理体制,安全和质量生产操作一般规定,以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和质量因素等;班组再对新分配来的职工进行工作前的第三级安全和质量教育。

3.2加强安全和质量技术措施。

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各种情况,结合实际工程条件,制定出合适的施工技术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之后,再经工程师审批,递交监理公司批准。比较特殊的施工部位如:深基坑开挖、吊装施工、脚手架施工、模板施工及现场临时用电等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应经工程师审核批准后,严格执行,加大检查和验收力度,并确保技术和安全和质量上都有保障。按照防雨、防洪、防触电等安全和质量规定,规划好现场。现场道路要保持畅通、平整、坚实,生产生活区要保证足够的水源以及消防安全和质量设施和应急人员。所有的施工人员都必须掌握消防设备的使用。房屋、库棚、料场等都要保证留有公安部门规定的安全距离。不得在室内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在加工场和料场内严禁吸烟。质量方面,应该以完善技术为手段,进行技术的改进,达到质量的不断提高,技术是我们质量控制的先导,只有加强了技术,才能增加我们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灵活性,提高质量预期效果,对于工程质量给予分阶段管理,每个阶段设立相应的质量指标,若达到指标,则继续将工程进行下去,若达不到指标,可以采用指标补救或者嫁接措施,在第二阶段的时候,给予更高的质量预期,这样可以在不耽误工程进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质量的完成;也确保了施工单位的施工形象。

3.3加强安全和质量管理手段。

安全和质量管理关于政府建筑的四种主要手段可以列为三个层次:第一,法规和经济手段等的外在刺激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深入企业安全和质量管理,但相对树立意识,取得效果的时间更短。法规手段执行一定的安全和质量标准,能够产生威慑作用,这是用强制手段保证实施制度。经济手段则是通过经济联系,调整建筑企业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让安全和质量管理可以成为双赢的行为,为安全和质量管理打下经济基础。第二,内在动力的文化手段,能够重新树立企业对安全和质量问题的价值观和标准,其后自愿地去进行安全和质量管理,如法规和文化手段结合,能相互兼容企业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绩效,达到加强安全和质量管理,事故发生减少的效果。第三,使用安全和质量的科技手段能够更合理地运用前述的三种手段,降低成本并且提供更有效的安全和质量防护。作为一类科学的安全和质量科学有其自身内在的特点,都需要对安全和质量技术还是安全和质量管理进行科学指导。所以,仅有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想法是不够的,这必须不断发展安全和质量科技,提高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3.4完善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质量保障体系。

一个系统的体系的良好发挥,决定了这个系统整个运转的良好程度;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也是如此,只有建立适当的安全和质量保障体系才能使得工程可以安全并且高质量的进行完成下去;施工单位要进行安全和质量双通道吧保障体系建设,首先是安全保障体系,这个主要是对于施工现场的员工的个人安全和设备安全的考虑,施工负责安全和质量的领导必须不断对员工进行指导和督促,不断完善各项安全和质量法规和制度,提高对于安全和高质量的实际建设投入,加大资金的投入以改善设备和设施,逐步建立员工自我提高和监督、安全和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禁止对于落后和陈旧设备工艺的使用,采用先进的高科技技术进行施工,加大生产技术的改造,可以使得施工的场所安全防护到达最高水准,也使得工程的质量超出我们的预期水准;同时,我们要加强同其他设备制造和监理等部门的沟通,保障每个环节都不出现隐患和故障。对于施工单位而言,他们应该通过法律争取到施工的资格通行证,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承接建筑工程,而不是唯利是图的做一些自己能力之外的工程,导致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系数无法保障,相关政府的部门要对这样的企业采取定期盘查的措施,以监督他们的行为,避免产生悲剧的后果,在现场中面施工队伍应该完善现场的管理组织工作,使得员工原理重大隐患的因素,在施工钱确立本项工程可能存在的危险,然后给予足够的重视,通知现场的工人多加注意,如果出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进行通知。避免发生问题后,工程还在继续的局面,体系的建设是需要我们审视各个关联体的行为的,然后不断改进和完善,最后形成一个非常系统和合理的运作保障体系。

4. 结论

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大力投资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建筑工程的项目颇多,建筑事故和建筑质量不达标也是经常发生的,例如上海的倾斜楼和火灾等等都是因为建筑工程出现了一系列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引起的,而高房价也是促进建筑业非常火爆的原因,所以整个建筑业的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工作必须充分考虑起来,始终以员工为本,关注劳动的生命,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充分考虑到员工的身体健康等因素;完善建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改善工程的建设流程,在其中更多的注入人的因素和质量第一的原则,工程的健康和合理建设为根,而且健康的安全和质量形象,非常有利于我们的施工单位走出去,为世界的建筑事业造福,为国家的发展发来更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周江辉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M]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王学加,蔡文超 浅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及处理措施[J] 建筑科学2006:70-71.

[3]何永权,王文铮 论建筑业安全管理与政府监督[J] 建筑安全,2005:123―124.

[4]李玲,施式亮,穆卫亮,李强 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及事故预防对策[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28:91-93.

[5]刘铁民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6]朱海涛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 中国住宅设施,2009.

[7]马保忠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J] 山西建筑,2011.

[8]陈远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要点探讨[J] 建筑工程,2010.

猜你喜欢
优化措施存在问题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