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2016-08-13 11:10任欣
中华建设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安全监督新形势建筑工程

任欣

【摘要】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我国的建筑业也实现了迅速的发展与进步。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的建筑施工技术也变得更加复杂,其对于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要求愈发严格,如何优化已经成为一项急需探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下面,本文就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进行简单分析,以供日后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Abstract】In the long-term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Under the new social context, with the growing scale of construction works relat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ecomes more complex, for which 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become more stringent, and how optimization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to explore and practice an important issue. Here, a simple analysis of paper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safety in construction, for future reference.

【Key words】The new situation;Construction works;Safety oversight;Management

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趋势,这样就促使建筑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使得工程数量和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工程的施工时间在不断的增加,并且人们对是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从而就一定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

1.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意义

就针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要想很好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并以此来确保人民生活和工作的安宁和满足,必须要严格控制各方面的建设,从而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但是,就针对于目前的现状来看,建筑行业具有很高的风险,事故多发性的特征,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还经常出现违章现象,这样就导致事故的发生频繁,从而就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要想建设和谐社会,一定要依法治国,并且要严格按照我国的建筑安全有关法规加强对建筑行业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1]。目前传统的安全生产体制已经不适应建筑行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所以一定要加快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理念的更新力度,还要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才能提升安全监督管理的水平,降低伤亡人数,从而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 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策略

2.1健全运行体制,强化安全监管。

(1)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质量,就要求建筑安全监管部门应积极完善运行体制,明确监管机构的执法定位,鼓励监管机构执法;预防出现多部门集中执法的情况,对安全监管机构应实行垂直管理,预防行政干扰,从而促使监管机构能充分发挥国家规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作用;

(2)建筑安全监管部门应注重提高人员队伍的工作水平与素质,增强安全监管意识,加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优化安全监管手段,探索适应各种实际情况的建筑安全监管模式,从而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3)排查重大的危险源,突出安全监管重点。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绝对安全,建筑安全监管工作的目标应是有效控制危险源,努力将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即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事故,也应最大限度降低损害程度。施工现场重大的危险源正是发生重大建筑安全事故的根源,只有排查好重大危险源,才能避免发生重大的建筑安全事故,才能使建筑安全监管工作得到进一步的优化[2]。

2.2定期轮班检查,强化日常监管。

首先,要求我们不断强化安全巡查监管的力度,尽可能减少建筑施工的危险因素,确保能有效开展建筑安全监管工作。同时,相关部门应将定期开展建筑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每一个月甚至每一个星期都要定制检查日期,以便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时刻掌握建筑施工现场的情况。如果发现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在明确安全问题的前提下依旧疏于防范,應及时将相应的安全监管报告交给建设管理部门,适当给予施工企业行政处罚,或勒令其停工整改,避免发生危险事故。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前、施工后有责任告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3]。其次,应当积极改变以往只针对建筑安全强调专项大检查的不当做法,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加强安全监管,做到主动出击,将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都纳入到安全监管范围之中;摒弃单一运动式检查的做法,从强调建筑企业施工实体安全尽快转变成强调监管建筑企业是否具备安全措施到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同时检查企业建立、实施安全责任制的情况及执行安全生产法律与标准的情况;在建筑企业开工之前应落实审验安全条件的工作,禁止发生无证施工的现象。最后,需要加强管理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资料[4]。在日常的安全监管工作中时常发生一些现象,即同一个人同时在三四个工地担任资料员,不管这几个建筑施工工地现场的情况如何,安全资料均如出一辙,存在十分严重的造假现象,这充分反映出建筑企业不重视安全资料管理工作,但它与建筑安全监管不力也有关联。因此,建筑安全监管人员应杜绝安全资料造假,有机结合现场监管与资料检查,加强建筑安全日常监管工作。

2.3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监管信息化。

就针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凭借计算机网络,面向全国的建筑工程活动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建筑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可能。通过建立该信息系统的重大事故处理、事故伤亡统计、安全生产信息及许可证管理、安全信用档案等平台,加强收集、传递、处理、反馈建筑安全事故信息,建立健全建筑企业的安全机制,实现建筑安全的网络化、信息化、科学化监管,提高监管水平。有的地区已经针对建筑施工现场采用了远程视频监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视频信息网络监管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即专门建立视频网络,将施工现场的影像资料实时传输出来,现场监控高危作业,并在线预警纠错,形成覆盖全面、监控实时、运行高效的安全监管平台,使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违规行为得到改善[5]。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筑安全监管分布广、力量不足的问题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并实时监管重大的工程项目,且在应急抢险中能第一时间获取现场信息,快速组织救援工作,提高建筑安全应急抢险能力,实现信息化的建筑安全监管。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过程中,要求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应当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工作人员有义务、有责任按照工作实际不断优化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其持续向前发展,从而使建筑行业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曹勇. 如何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J]. 建筑安全,2012,01:21~24.

[2]马保忠.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J]. 山西建筑,2011,03:241~242.

[3]宁欣. 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建筑经济,2014,12:30~33.

[4]白晓东. 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A]. 《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5]付利辉.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A]. 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1.

猜你喜欢
安全监督新形势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中的差别化管理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做好变电站安全监督及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