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投资管理与控制策略浅析

2016-08-13 11:10苏永飞
中华建设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投资管理控制策略建筑工程

苏永飞

【摘要】合理进行建筑工程投资管理与控制,是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建设实践中,工程投资管理失控现象屡见不鲜,不仅降低了工程效益,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严重者导致建筑目标失败的后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投资管理失控的原因,并提出了强化工程投资管理的有效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投资管理;控制策略

【Abstract】Reasonable to carry out building works and control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s to achiev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an important guarantee. However, in practic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investment management out of control are common occurrences, not only reduc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ject, hinder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leading to serious consequences for the target architecture failur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ntrol of reason, and proposed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project investment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reference.

【Key words】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Investment management;Control strategy

1. 建筑工程投资管理失控原因分析

建筑工程一般具有投资规模大、施工周期长、属于不可逆的一次性产品等特点,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投资管理极为重要。但当前我国很多建筑工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投资管理失控的现象,例如: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等,导致工程效益严重下降。

通过作者自身工作经历发现,建筑工程投资管理失控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投资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建筑工程投资管理,大多采取阶段性管理模式,缺乏建设工程全过程综合管理制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盲目投资的现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由于投资控制目标不清,责任不明,投资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工程造价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建设单位只重视工程的功能定位,追求项目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忽视工程投资控制目标的管理;设计单位为达到建设单位的功能追求,缺乏工程投资预控目标,很难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合理确定建筑功能,难以有效从源头上控制工程投资;工程监理只进行质量上的监督,对工程投资不进行控制;施工单位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想方设法搞变更、弄签证,力求通过变更手段获取更多结算价款。由于各利益相关方之间投资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投资控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工程投资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导致投资大幅度增加,最终使建设单位和国家都承受了巨大的损失。

1.2建筑设计深度不够。

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当前项目设计多数采取委托方式确定设计单位。这种方式因缺乏充分竞争,很难获得最佳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的优劣往往取决于委托单位的综合实力、同类项目经验和设计深入程度。而现实中,设计单位获得设计合同后,考虑到人力、财力投入,往往不愿意深入进行多方案比选论证,不能最大限度进行优化设计,甚至建设单位为了早日实现工程建成获得效益,给设计单位的设计时间很紧,未完成详细设计就要设计成果,开始组织招标。因设计深度不够,不能获得最优设计成果,导致工程投资严重偏离。

1.3合同管理不规范。

建设单位往往是新组建的公司,由于缺乏合同管理方面的專业人才,难以对建筑工程进行全方位的合同策化,不能通过有效的合同条款约定来控制风险、控制建设投资。突出表现在:(1)合同条款不完备、不严密,使得合同双方对同一条款理解不同,执行时就会发生争议,从而延误了工程进展,导致投资增加;(2)合同管理过程不规范,建设单位不能严格履约,导致自身违约事件发生,引起施工单位人员、设备窝工而引起索赔,造成投资增加;(3)合同风险意识淡薄,未事先识别合同风险管理清单,对可以发生的风险无控制和预防措施,风险发生后,自身承担了全部风险,造成投资增加。

2. 加强建筑工程投资管理的控制策略

2.1完善投资管理制度建设,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

要完善投资管理制度的建设,重视项目的前期咨询和设计工作深度,通过多方案比选,优选出最佳设计成果;要加强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工作,实现项目全过程科学管理。

(1) 决策阶段: 要选择实力强、资信好、同类工程经验丰富的咨询单位来承担项目咨询工作。咨询决策阶段,要深入开展市场调整、市场分析与预测等工作,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利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科学方法,选择市场前景好、生命力强的项目,合理确定建筑项目的产品方案、建设规模,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从而为建筑工程投资的确定打好基础。

(2)设计阶段: 深化设计方案比选,充分利用“限额设计”,通过“价值工程”、“效益费用”比选等手段合理确定项目的功能,避免不计成本地追求“高、大、上”而导致投资增加。要改变“施工是重点、设计只是辅助”的错误思想,将设计渗透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要严把设计评审关,认真听取和落实评审专家的意见。

(3)招标阶段: 在招标图纸、资金来源、建设用地等招标条件均具备后才能开展招标工作。要重视招标文件的编制,要依据项目特点、建设单位意图等编制完整、规范、严谨的招标文件。

设置的评标标准和分值要科学、合理,以利于他們提出更加科学的施工方案,为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和降低造价创造条件。要结合自身管理水平合理设定合同条件,避免出现合同执行中可能带来的自身违约。合同条款设置要严谨、合理,要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优势,为项目建设创造条件。要合理安排招标时间,为投标单位编制高质量的投标文件留出充足的时间。标底设定要合理,避免恶性竞争,实现互利双赢。评标时,要严格评审投标文件,选择综合实力强、信誉好、报价合理、经验丰富的单位中标,从而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

(4)施工阶段:建设单位要认真落实施工单位的人员、设备投入情况,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职能,定期检查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当工程进度、质量出现偏差时,能够及时纠偏,确保工程进展处于受控状态。施工中,建设单位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的数量和规模,如遇难以规避的变更,相关方要及时研究确定,避免因设计变更滞后引起工期拖延和人工、机械停工损失;要规范变更签证管理,严格控制随意签证。要按合同约定及时办理价款结算和支付,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2.2规范合同管理,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依照招标文件中已拟定的合同条款,再加入合同商谈中确认的补充条款,签订合法、合规的合同文件。合同相关方就要严格履约,如建设单位就要按合同约定提供施工场地、甲供材料、设计图纸等;监理单位及时组织中间验收、审核中间价款支付等;施工单位及时报送进场人员、设备清单,报检进场材料,按合同约定开展进度、质量控制,完成合同节点工期目标等。建设单位要定期组织召开合同管理例会,检查、总结相关方的合同执行情况,避免违约事件累积发生造成工程进度滞后和投资增加。另外,要加强合同风险管理,在合同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风险转移、减轻等科学手段,合理规避或减轻风险损失,以保障工程投资得到全面、有效控制。

2.3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动态投资管理效率。

如今,信息科技、大数据已经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解放了人力并推动了生产效益的迅速提升。在建筑工程领域,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建筑投资进行信息化动态管理,以便为决策者及时提供全面而精准的数据。可利用专业的造价软件,如 “广联达云计价平台”,他是以“云”+“端”的形式,为计价客户群提供概算、预算、竣工结算阶段的数据编审、积累、分析和挖掘再利用的平台,极大提高工作效率,更有手机端,实时查阅,轻松便捷。这利这些专业的工具,既可方便相关人员进行检索,又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工程投资动态管理水平。

3.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投资管理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有效的投资管理不仅可以合理控制工程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可以降低工程风险,提升工程的综合效益,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武小芳.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中工程造价控制[J]. 时代金融,2015,No.60935:260~261.

[2]曲涛. 探析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门窗,2015,No.10307:77.

猜你喜欢
投资管理控制策略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电网建设项目投资管理探究
加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初探
对企业信息科技投资管理的分析
精细管理,提升投资效益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