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管理浅析

2016-08-13 11:41马骏俞英
中华建设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综合整治水环境建设管理

马骏 俞英

【摘要】本文以绍兴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例,介绍了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工程背景、总体布置,并对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提出了几点建设管理建议,可为其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51

【文献标识码】B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Shaoxing Jianhu lake water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control project, then introduces its project background and overall layout,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Water environment;Comprehensive control;Construction Management

1. 工程背景

(1)绍兴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范围以鉴湖为主线,东起偏门大桥,西至壶觞大桥,全长5.35公里,面积768.62公顷,水域面积69.5公顷。整治工程分为河道、景观、建筑、桥梁工程四个部分,河道工程防洪标准采用100年一遇。整治工程完工后,区域内的重要文化遗产——马臻墓、太守庙、快阁、三山遗址等将完善保护,沿岸将建起鉴湖文化园、陆游故里、钟堰遗韵、快阁览胜、鉴湖诗廊等景观,鉴湖游将成为绍兴市推进全城旅游的一个重要节点。

(2)工程总投资9.7亿元,分三期组织实施,一期工程实施铁路桥至壶觞大桥段,全长3.2公里,综合整治涉及面积85.81公顷,概算总投资2.3亿元,工程于2009年12月开工,2011年5月完工。以再现鉴湖秀丽风光,挖掘鉴湖诗歌文化为主线,沿线建成钟堰问禅、快阁揽胜、鉴湖诗廊、画桥秋水、渔耕晚唱等公园景点。

(3)二期工程实施偏门大桥至铁路桥段,全长1.9公里,面积24.6公顷,概算总投资3.5亿元,工程于2011年12月开工,计划于2013年6月完工。工程将以接续山阴道上画境,重塑鉴湖沿岸诗意,打造“江南文艺复兴示范区”为主题,沿线建设鉴湖文化创意园、马太守庙、传统民居修缮及沿线环境改造等。

(4)三期工程為“陆游故里”,规划区总面积为13.74公顷,规划设计为陆游为主题,打造成一个具有中国南宋乡村生活及士大夫隐居的古典诗意场所,规划打造成为一个集山水风光、商业贸易、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用地。

2. 工程总体布置

2.1工程现状。

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目前现状为:河道两侧大部分岸线为天然土坡,而该河道除了承担该地区的防汛排涝任务外还属于规划中的VI级航道,其本身等级较高,势必来往船只甚多,交通领繁,船行波对河道岸线的冲刷较为严重,加上多年来的风雨侵蚀河道边坡坍塌比较严重,目前该段的河口宽度普遍达20~30m左右,两侧堤防现状高程约4.0m左右,河道坡脚左右两侧山于边坡坍塌而大量淤积,普遍高程在0~1.0m左右,势必影响该规划航道的通航能力。

2.2总体布置方案。

(1)鉴湖沿线河道淤积严重,两岸边坡坍塌,原有部分老墙,河道两侧现有大量住宅小区,应综合考虑布置防洪、景观、绿化工程。

(2)河道走向与平面布置上,考虑水利规划要求,根据现状河道走向及地形,以及尽量减小土方开挖回填的原则进行布置,河道规划口宽30m左右,但考虑到目前该河道两侧为大量房产用地,地区功能定位对河道的景观功能定位提出一定的要求,即该河道的景观文化功能将进一步提升,河道的底宽和口宽在满足防汛排涝和航运功能的前提下,需进一步放大,以满足视觉的最低要求,因此河口间距在土地使用和动拆迁允许的条件下放宽之30~60m左右,既满足了规划的河口宽度最低要求,又能结合景观文化建没,满足景观河道的视觉效果,局部桥台或者动拆迁有困难的地方,保持规划最低宽度要求。断面布置过程中,有针对性的结合工程现状布置生态断面。

(3)工程范围内结合现状地形布置绿化,宽度在6~100m不等,绿化带内除集中主题景点外,并以人行步道兼作防汛通道串联,宽度不低于3m;可道岸线在支河口处采用10~20m光滑园弧过渡,支河护岸范围至绿化带边沿结束。工程范围内大量房地产开发前置,部分景观绿化已经形成,在河道护岸没计和景观文化设计上揉合考虑已形成的绿化方案,力求沿线景观、景点、绿化风格上协调一致。河口线平面上自然曲折,立面上高地错落,绿化或景观布置与现状地形的结合.增强了河道两岸景观的自然气息,力争在最大限度内贯彻目前要求的“环境水利”的方针,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和谐统一,创造一个真正的清新自然的人性化环境,并在最大程度上恢复生态环境平衡。

3. 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管理建议

3.1完善管理体系。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完善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做好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宣传工作,确保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施工现场要组织施工人员在休息的时间进行管理体系的条令条例的学习,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管理意识,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人员和工程的安全和质量的保障。另外要明确各部门、各工种和每个人的工作时间、工作事项和工作范围,促进水利施工的有序进行。还要未雨绸缪,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设想,考虑出一些解决的措施留待以后实施,确保工程的质量。

3.2落实责任。

提高对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视度,以对自己、对人民、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落实工程建设。落实和明确单位领导和施工过程中的主要负责人、设计技术员、其他工作人员的责任,严格划分责任制,按照规范要求一旦出现问题,终身追究责任制,使工程负责人员想逃避责任都无法逃避。

3.3加强现场材料管理。

材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第一步,其费用是整个工程中开支较大的一个方面,所以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環节。在一个工程中的成本控制很关键,不能因为价钱而忽视了材料的质量,也不能在施工的过程中大量的浪费,在工程设计阶段就对施工所需的材料用度做了初步的计算,在采买时可以适量的增加一点采购量,以防施工时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不够用。另外在材料的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也要注意材料的保存,尽量不拆包装,减少丢失或损失的几率,也可以避免受潮而影响质量。

3.4加强技术管理。

水环境整治工程的施工范围比较广,在工程建筑、水利设计、电力设计、园林绿化设计等方面都有设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专业的人才配合才能进行,对技术的要求较高,相关的人员一定要对工程的图文资料熟悉,掌握工程的要领才可以施工。另外各领域的工作人员要配合好工程的衔接,前后的施工顺序要实现协商好,以免影响施工进度,拖延工程的周期时间。相关的技术负责人一定要将工作日志写好,对于技术档案、材料验收、技术审核、技术交底和图文资料等等保存好,待工程完工后一并交给相关部门留底。

3.5提高技术培训。

水环境整治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需要进行管理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只有技术人员自身素质提高了,工程质量才能确保提高。所以要加强施工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同时也要对进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高质量的完成工程。

3.6提高安全管理。

水环境整治工程的建设是以水为基础进行的建设,在水中、水边的施工危险度大,事故频发,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人身安全的管理工作。在进入场地后一定要戴安全帽,穿安全工作服,穿防火鞋等等个人安全防护,并且要在电梯井口、安全通道、脚手架以及运输车出入口设立警示牌或安全提示,放在醒目的位置,自己要清晰且光线充足。还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安全巡检,以确保施工安全进行。

4. 结语

对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自身的质量,同时也是关系到工程效果的实现与对周边环境的改善,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能够让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更好地实现人们期望的城镇防洪的功能价值,且能兼顾建设一个健全的河流生态系统,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还能满足人们对景观及文化方面的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党亚萍. 凤县城市景观园林建设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雷一东,唐先华. 城市景观建设与管理探讨[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03:39~43.

[3]汤箬梅. 南京滨水景观建设的研究与思索[D].东南大学,2006.

猜你喜欢
综合整治水环境建设管理
关于城镇建成区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的探究
筑高校学生温馨之巢
关于藻类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利用分析
实施天顶湖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必要性的分析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对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及其控制分析
关于加强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的思考
土地征收工作与建设管理的关系分析
资源型城市环城矿山排土场生态综合治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