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地质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修1

2016-08-13 11:41梁桦
中华建设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工程机械机械设备机械

梁桦

【摘要】地质工程是一门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建筑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而地质机械作为施工的主要技术装备,是使工程达到各种工艺操作要求,保证施工速度和质量的前提。因此,在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检修和精心维护上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地质工程的机械管理和设备维修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地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维修

【Abstract】Geological Engineering is an applied technology,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agriculture,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and defense in all areas of construction, geology and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as the main technical equipment, is to achieve a variety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speed and quality premise. Therefore, the rational use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repair and maintenance are well-made high demands. This article from the reality of the mechan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methods of geological works carried out detailed exposition.

【Key words】Geological Engineering;Machinery and equipment;Management;Maintenance

1. 地質工程机械管理的重要性

地质工程施工中机械的高效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地质工程中机械设备良好的运转是工程勘察、地质测量的必要保障,如机械管理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所以要把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配合协调机械设备的使用,避免机械故障的发生,提升机械的使用率,以提升施工企业自身的利润。管理中工程机械的调配和使用是关键因素,现场的调度指挥与机械的分布将直接决定着工程整体的施工进度,从工程需要出发,统筹安排,实现机械配备、使用、分布的最优化,以达到地质工程施工与机械设备效益的最大化。

2. 地质工程机械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地质工程机械因工程类型的不同,所采用的施工机械也不尽相同,主要有石油钻机、工程钻机、水源钻机、岩芯钻机、泥浆泵、地质钻探机等,工程施工中如不进行科学的机械管理,就会存在许多问题。

2.1管理机制不完善。地质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设备的管理制度,明确机械使用的时间、地点、负责人,把设备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地质工程施工中由于地质环境复杂,施工点较多的影响,施工中往往需要频繁的调动机械设备和人员,而施工企业往往存在着人员不足的情况,这就给施工机械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还存在着管理制度薄弱的情况,施工单位从来不对机械设备进行技术资料归档,购制新机械时也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被动,企业固定资产模糊。机械设备管理还存在着设备使用过度的现象,此类情况容易造成机械设备的损坏,严重的直接影响到机械的使用寿命。

2.2机械维修管理工作滞后。地质工程施工中外部环境相对较差,机械维护场地不理想。在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地点的频繁更换,施工机械容易出现故障,如果就地拆卸维护容易对机械构件造成锈蚀,还容易造成丢失,维修质量也难以有保障。在维修过程中有的施工企业对超期机械还存在着侥幸心理,得过且过,不进行保养也不进行技术改造,造成生产效率没有提高。施工企业技术力量的完善也是维护工作的重点,现今的地质工程企业技术人员偏少,流动性较大,加上技术水员水平较低,工程机械使用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很难有效解决,修理质量难以保障。

3. 地质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机械设备是开展地质勘查活动,创造经济效益的工具,地质勘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必须坚持“科学实用”规范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为了做好地质勘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3.1机械设备技术责任制。各项地质勘查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必须做到:负责机械的安全技术工作,对机械事故进行分析和处理,审核机械施工方案,组织机械施工流程,新机械设备的使用和交底,机械设备的使用培训和考核。

3.2做好机械的维修、使用、保养工作,地质勘查机械的维修、使用、保养工作关系到机械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做好机械的维修、使用、保养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地质钻探效率,节省钻探成本,因此机械的维修、使用、保养工作必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尽量做到台台机械调和有人负责监管。而负责监管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规范,提升监管责任感,认真填写好《机械设备运转当班记录》和《设备维修记录》。

3.3做好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以及运输工作,小型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以及运输可由地质勘测项目管理人按照设备管理说明书进行,并填写好相关记录,验收合格后,再拟定详细的安装、拆卸能及运输的方案,最后进行安拆卸以及运输工作。

3.4机械设备停放期间的管理,机械设备在停放期间应该做好清洁、保养、入仓工作,尽量保证机械设备的干净清洁,无落灰尘,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润滑保养,并检查机械的性能,入仓保存时尽量选择通风干燥的仓库,避免潮湿空气致使机械生锈腐蚀。

4. 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方法

做好地质工程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是安全工程安全运行的前题,由于在野外施工作业时,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恶劣的影响,对多为泥沙或岩粉等材质,造成设备或部件磨损严重和使用周期性减少。不仅使工程机械运行不稳定,也经常出现润滑效果差、使用效率下降和功率损失增大等问题。因此,对工程机械维修与保养及为重要。

4.1设备的事后维修。事后维修是在设备的精度、性能低于基本标准时,或设备出现故障后实施的非计划性修理,这种维修方式能够大大缩短设备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但是设备故障出现以后,不仅维修起来相当困难,延误政党施工进度,而且如果工地位置偏远,或是连续运行的设备,还必须考虑维修成本,事后维修,一般只检查维修出现故障的零部件,并不是全面检修整个设备,因此,常忽略故障隐患,检修后设备故障还是屡有发生,这种维修方式比较被动,仅适用于结构简单、利用率低、故障问题简单便于维修、几乎不影响正常施工的机具设备。

4.2标准维修法。标准维修法不考虑设备当时的运行情况怎么样,就按照机械设备说明书上的所规定的时间修理和使用年限,到规定的时间就对机械设备的零件进行检查,并按规定更换零件。这种修理方法使得企业在机械设备的修理上投入的成本较多。因此,这种设备对于那些比较关键部位的设备比较实用,而在其他的设备中使用比较少。

4.3设备的状态维修。状态维修是一种以设备实际技术状态为基础的预防性维修方式。该维修方式主要按照机具设备的定期检查、运用各种检测手段和人的感受官能力,提前做好备件和有关的准备工作,及时发现设备故障的特征和预兆,减少突发性故障,根据工程进度确定维修时间,确保设备状态满足使用要求。由于该方法是在适当的时间针对设备整体使用状态进行检查和维修,能有效避免突发性故障的发生,使设备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不会对设备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大大降低了检修工作量和检修费用。状态维修完全是以主动积极的工作方式应对设备故障和种类问题。这种维修方式适用于精度高、配件供應困难、但是利用率高却容易被故障问题影响正常生产的大型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不同的设备维修方式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结合项目建设特点和机具设备故障类型,以及进度要求,选用合理的维修方式,并预先做足准备工作,应采取主动的状态维修,准确定位故障隐患,昼压缩使设备停机时间,减少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提高纵使效益,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5. 机械设备保养

5.1日常维护。主要是指煤矿机电设备的班组对机电设备进行的管理,其维护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在煤矿机电设备开机作业前,对机电设备的各个部位进行细致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对通风机以及空气压缩机等持续运转的设备进行值班维护,对设备进行润滑保养等。

5.2在实施过程中,以强保养为主体,对各个种类的设备修订使用、操作能及维护保养的规定,对设备的维修、维护以及保养等条例需要确定。另外以零等候(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等待维修人员、维修备件、维修工具能及维修资料的时间为零)为辅助。让设备管理人及时的增补软硬件并完善。只有这样主体加辅助的制度之下,才能有效的落实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让设备在最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效益。

6. 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及维修工作的措施

6.1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管理人员除了熟悉备件手册外,还应弄清每台设备的系列和型号等。在订购备件时向供应商提供所要定购的零件号,这样才能保证备件供应的准确性。同一种型号设备,由于出厂时期不同,其产品上所配用的零部件也会不同,管理人员还需注意备件通用性、互换性。

6.2建立健全设备备件档案。各基层设备管理人员,将所有设备的资料统一建档并作好备份工作,通过档案可了解设备原始资料、供应商信息、使用维修情况等。防止设备使用几年后,因为设备管理人员的变动及操作人员的更换使设备需要维修和购买备件时找不到依据资料。

6.3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

(1)设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使用上,任何设备都有规定的使用范围、条件及操作程序,只有正确的使用设备,才能保证安全生产。而设备使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水平的高低,要加强对操作人员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考核、有针对性。

(2)对机械的日常检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检查结果应详细记录,不但要包含以往的维修保养记录、换件记录,而且要包含日常使用情况和工作量的记录。以便分析、判断机械故障,及时而准确地消除故障隐患。

6.4建立严格的设备操作和保养维修制度。工地普遍存在重用轻修的现象,设备常常超负荷运行,机械故障相应增多。设备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操作、保养、维修和备件库存。引进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维修机制。“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用以确定设备故障预防性维修工作,优化维修制度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对设备进行功能与故障分析,明确设备故障的后果。采取“计划维修”与“预防性维修”两种制度的相结合的维修制度,科学合理的安排设备维修工作。计划维修坚持“养修并重,预防为主”,预防性维修坚持“定期检查,按需修理”,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经验表明,严重机械故障往往是由一些较小的故障引发的。要重视小故障的及时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处理,就是减少和防止故障的一种有效措施。

6.5在使用方面必须坚持实行“二定三包”制度(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正确使用机械,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对机械设备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将操作者经济效益与机械使用费(如燃料电力费,维修费,保养费,工具费等)挂钩。

7. 结语

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完善的提前下,抓好机械设备保养与维修工作,对机械设备定期检查和适当的维护修理,只有这样,才能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促进机械设备的机貌、机况符合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要求,对保证现场机械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登洪 浅淡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J]价值工程,2011-2-61.

[2]李书柳.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9.

[3]罗杰峰.如何加强施工现场企业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研究[J].清华培训,2010.

[4]李娜.建筑企业施工机械使用管理[J].建筑与预算,2008.

猜你喜欢
工程机械机械设备机械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处理对策
工程机械自动化中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调试机械臂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雄安遇冷
简单机械
做好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措施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