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域城市雨水排涝规划的编制

2016-08-13 11:41潘琳
中华建设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规划

潘琳

【摘要】本文探讨了雨水排涝规划编制方法。包括规划背景、规划原则、规划目标、规划技术路线以及规划重点内容。提出了在现状排水能力评估、内涝风险评估以及城市防涝设施布局可运用DHI MIKE系列软件进行,以更准确直观的地指导城市防涝工程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以及近期工作安排,确保城市在遭遇内涝时能维持城市正常运行,并最大程度地保护和挽救人民生命财产。

【关键词】Mike软件;城市雨水排涝;规划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ainwater drainage planning methods. Including planning background, planning principles, planning objectives, technical planning and route planning highlights. Proposed to assess the status quo in the drainage capacity, risk assessment and urban waterlogging waterlogging facility layout can use DHI MIKE series software to build and manage a more accurate visual guide urban waterlogging engineering facilities as well as recent work arrangements to ensure that in the event of the city when waterlogging can maintain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city, and maximize protect and save lives and property.

【Key words】Mike software;Urban rainwater drainage;Planning

1. 引言

近年來,频发的洪涝等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而作为江南水乡的浙江省,更是面临洪涝损失的挑战。2013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就让浙江遭受了严重灾害损失。为了更好地指导解决目前广泛存在的内涝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标准和指导性意见。2013年3月,国务院的《关于做好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2013年6月,住建部的《关于印发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在此背景下,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的工作要求,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各地纷纷开展编制《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鉴于最新一轮的雨水排涝规划编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探讨了基于Mike系列软件的城市雨水排涝规划编制内容和方法。

2. 规划总则

2.1规划原则。

2.1.1统筹兼顾原则。以城市排水防涝为主,兼顾城市初期雨水的面源污染治理。同时体现河道治理与流域治理相结合、城市排涝与区域防洪相结合、设施建设与用地布局优化相结合。

2.1.2系统性协调性原则。系统考虑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雨水控制和管理,与道路、绿地、竖向、水系、景观、防洪等相关专项规划衔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城市排水防涝规划应与其同步调整。

2.1.3先进性原则。突出理念和技术的先进性,因地制宜,采取蓄、滞、渗、净、用、排结合,实现生态排水,综合排水。

2.2规划目标。(1)发生城市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地面不应有明显积水; (2)发生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城市不能出现内涝灾害。(应根据当地实际,从积水深度、范围和积水时间三个方面,明确内涝的定义); (3)发生超过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时,城市运转基本正常,不得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3. 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可以分为4个篇章:“现状评估篇、规划方案篇、近期建设篇和实施保障篇。”

3.1现状评估篇。

3.1.1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1)城市水系现状:城市内河、湿地等水体的几何特征、标高、设计水位及雨水排放口分布等情况。城市区域内承担流域防洪功能的受纳水体的几何特征、设计水(潮)位和流量等情况。(2)城市雨水排水分区现状:城市排水分区情况,面积和排水出路等。(3)道路竖向现状 :城市主次干道的道路控制点标高。 (4)历史内涝情况:近10年城市积水情况,积水深度、范围等,以及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间接经济损失。 (5)城市排水设施现状 :城市现有排水管渠长度,管材,管径,管内底标高,流向,建设年限,设计标准,雨水管道情况及运行情况。城市排水泵站位置,设计流量,设计标准,服务范围、建设年限及运行情况。 (6)城市内涝防治设施现状:城市雨水调蓄设施和蓄滞空间分布及容量情况。 (7)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体制、机制、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3.1.2城市排水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3.1.2.1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对现有城市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评估。根据降雨统计资料,建立步长为5分钟的短历时(一般为2-3小时)和长历时(24小时)设计降雨雨型。对城市地表类型进行解析,按照水体、草地、树林、裸土、道路、广场、屋顶和小区内铺装等类型进行分类,为后续雨水系统建模做准备。

3.1.2.2城市现状排水防涝系统能力评估。

a. 排水系统总体评估。

包括:(1)城市雨水管渠的覆盖程度;(2)城市各排水分区内的管渠达标率。(3)城市雨水泵站的达标情况。

b. 现状排水能力评估。

在排水防涝设施普查的基础上,使用DHI MIKE系列软件(MIKE系列软件是丹麦水资源及水环境研究所(DHI)的产品。软件包括一维河网的MIKE11,城市供水系统的MIKENET和城市排水系统的MIKEMOUSE,管网建模软件MIKE URBAN,二维河口和地表水体的MIKE21等等)建立水力模型对城市现有雨水排水管网和泵站等设施进行评估,分析实际排水能力。

3.1.2.3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使用DHI MIKE系列软件建立水力模型进行城市内涝风险评估。通过计算机模拟获得雨水径流的流态、水位变化、积水范围和淹没时间等信息,综合评估城市内涝灾害的危险性;结合城市区域重要性和敏感性,对城市进行内涝风险等级进行划分。

3.2规划方案篇。

3.2.1规划标准。

(1)雨水径流控制标准:根据低影响开发的要求,确定城市雨水径流量控制、源头削减的标准以及城市初期雨水污染治理的标准。提出新建和旧城改造地区的径流系数控制标准以及新建地区的硬化地面中透水性地面的比例。

(2) 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规划设计标准 :城市管渠和泵站的设计标准、径流系数等设计参数应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的要求确定。

(3) 城市内涝防治标准: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城市中心城区能有效抵御的暴雨标准。

3.2.2系统方案:综合考虑蓄、滞、渗、净、用、排等多种措施组合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方案。使用DHI MIKE系列软件建立水力模型,对城市排水防涝方案进行系统方案比选和优化。

3.2.3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1) 径流量控制:根据径流控制的要求,提出径流控制的方法、措施及相应设施的布局。 对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径流控制要求,作为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约束条件,明确单位土地开发面积的雨水蓄滞量、透水地面面积比例和绿地率等。合理布局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可渗透地面、透水性停车场和广场,利用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蓄滞雨水。

(2) 雨水资源化利用:确定雨水资源化利用的用途、方式和措施。

3.2.4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

(1)排水体制 :确定城市排水体制。 对现状采用雨污合流的,提出改造方案。 对于雨污分流地区,对于初期雨水提出截流处理方案。

(2)排水分区 :根据城市地形地貌和河流水系等,确定城市的排水分区。

(3)排水管渠: 结合城市地形水系和已有管网情况,布局城市排水管渠。考虑与城市防洪设施和内涝防治设施的衔接。对于集雨面积2平方公里以内的,可以采用推理公式法进行计算。对于集雨面积大于2平方公里的管段,使用MIKE系列软件水力模型对雨水管渠的规划方案进行校核优化。 根据城市现状排水能力的评估结果,对不能满足设计标准的管网,结合城市旧城改造的时序和安排,提出改造方案。

(4) 排水泵站及其它附属设施 :结合排水管网布局,合理设置排水泵站;对设计标准偏低的泵站提出改造方案和时序。

3.2.5城市防涝系統规划。

(1)平面与竖向控制 :结合城市内涝风险评估的结果,提出用地性质和场地竖向调整的建议。

(2)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 :根据城市排水和内涝防治标准,对现有城市内河水系及其水工构筑物在不同排水条件下的水量和水位等进行计算,并划定蓝线;提出河道清淤、拓宽、建设生态缓坡和雨洪蓄滞空间等综合治理方案以及水位调控方案。

(3)城市防涝设施布局 :a. 城市涝水行泄通道,使用DHI MIKE系列软件水力模型,对涝水的汇集路径进行分析,结合城市竖向和受纳水体分布以及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合理布局涝水行泄通道。 b. 城市雨水调蓄设施,优先利用城市湿地、公园、下凹式绿地和下凹式广场等,作为临时雨水调蓄空间;也可设置雨水调蓄专用设施。

3.3近期建设篇。根据规划要求,梳理管渠、泵站、闸阀、调蓄构筑物等排水防涝设施及内河水系综合治理的近期建设任务。

3.4管理保障篇。

3.4.1管理规划。

(1)体制机制。建立有利于城市排水防涝统一管理的体制机制,城市排水主管部门加强统筹,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规划、设施建设和相关工作,确保规划的要求全面落实到建设和运行管理上。

(2)信息化建设。结合现状普查,加强普查数据的采集与管理,为建立城市排水防涝的数字信息化管控平台创造条件。建立城市排水防涝数字信息化管控平台,实现日常管理、运行调度、灾情预判和辅助决策,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和应急水平。

(3)应急管理。强化应急管理,制定、修订相关应急预案,明确预警等级、内涵及相应的处置程序和措施,健全应急处置的技防、物防、人防措施。

3.4.2保障措施。

(1) 建设用地。将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用地落实。

(2) 资金筹措。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

4. 结语

本文从规划原则、规划目标、规划技术路线、规划主要内容等几个方面对新一轮的城市雨水排涝规划编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在现状排水能力评估、内涝风险评估以及城市防涝设施布局运用DHI MIKE软件进行建模评估,以更准确直观的地指导城市防涝工程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以及近期工作安排。对今后的雨水排涝规划编制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王强,张晓昕,韦明杰,周玉文,李萍, 白国营,北京市城市雨水排除系统规划设计标准研究[J],给水排水,2011,37(10):34-39.

[3]陈民利,关于雨水规划编制的探讨[J],中华民居,2012年3月:76-77.

[4]曾向前,城市雨水规划探讨[J],中国水运,2007,7(2):83-84.

[5]于卫红,盛玉钊,李丁,刘海涛,邱妍妍,济南城市综合排涝规划研究 [J],规划师,2012,28(8):93-99.

[6]高斌,庄宝玉,王蔚,关于城镇雨水系统规划的几点思考[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

猜你喜欢
规划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十四五”规划开门红
“十四五”规划建议解读
发挥人大在五年规划编制中的积极作用
规划计划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基于蚁群算法的3D打印批次规划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十三五规划
年初之际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