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的礼物

2016-08-15 00:45达尔
中学生 2016年36期
关键词:毛毯口琴毯子

◎[美] 弗·达尔

离别的礼物

◎[美] 弗·达尔

一个初秋的晚上,清风徐徐吹来,夜色迷人。11岁的彼得和爷爷在院子里,却没心思欣赏这明净的秋夜景色,一个劲儿地直想着屋里那床毛毯。他没想到爸爸真的会把爷爷送走。现在,事情已经明摆着了,爸爸给爷爷买了离别的礼物——一床大毛毯。

今晚,是他和爷爷相处的最后一夜了。爷爷看出他的心思,说:“我去把口琴拿来,吹一支古老的曲子给你听听!”

然而,爷爷从屋里拿出来的不是口琴,而是毛毯!

“啊,这毯子真好!”老人抚摩着毯子说,“你爸是个好人,这要花不少钱呢!寒冬到了,有了这床毛毯,在那地方就不愁冷了。那儿不会有这么漂亮的毛毯的!”爷爷总是把事情说得那么轻松。每当彼得提到离别,爷爷就说是他自己的主意。

可彼得想:一个孤老头,离开自己的亲人,到政府盖的那幢楼房——孤老院里,和别的老头住在一起,能算是幸福吗!他真不相信爸爸会做出这种事来。彼得难过得真想哭,但他忍住了,他已经是大孩子了。他走进屋子拿来了爷爷的口琴。

爷爷吹起一支欢乐的曲子。彼得听不进去,他呆呆地凝望着峡谷。

忽然传来两个人的脚步声,那是爸爸和那个脸蛋光得有点刺眼,活像个洋娃娃的女人回来了。口琴声戛然而止。爸爸没有说一句话。那女人走过来娇声娇气地对爷爷说:“明天,我就不送您啦!我是来向您道别的。”

“您的心地太好啦!”爷爷说着,低下头,望着地面,望着他脚边的毛毯。然后,他弯下腰,拿起毯子说:“请你看看这个,我儿子送给我一条多好的毛毯做离别的礼物。”

“嗯,”姑娘摸了摸毛毯说,“这毛毯真不错。”她忽然转向爸爸,冷冷地说:“肯定花了不少钱!”爸爸清了清喉咙,吞吞吐吐地说道:“我,我想给爸爸买一床最好的……”姑娘好像被钉在那里,两眼没离开过那床毯子,半晌,终于开腔了:“哟,还是一床双层的啊!”

“是的,”爷爷说,“是双层的,一床漂亮的毯子,给我老头做纪念!”

爸爸默默地进屋去了,那女人马上跟进去,喋喋不休地说那毯子太昂贵。爸爸像往常一样,逼得没法只好发火了。她一转身要走,正好遇到想进屋的彼得。她又转身嚷道:“不管怎么说,他无需一床双层毛毯!”爸爸望着彼得,眼里露出了尴尬的神情。

彼得忍不住了,对爸爸说道:“她是对的,爷爷不需要一床双层毛毯。来,把它剪开,成为两床。”爸爸和那个女人都愣住了。

“爸爸,听我说,剪成两半,一半给爷爷,另一半保存起来。”

“这个主意不坏。”爷爷温和地说,“我不需要这么大的毯子。”

“是的,”彼得又说,“一层毯子足够送走一个老头,省下一半留着,以后用得着的。”

大家都沉默了。

好半天,爸爸走到爷爷面前,呆呆地,没有一句话。爷爷望着儿子喃喃地说:“没关系,孩子,我知道你不是这么想的……我知道……”

这时,彼得哭了,但没什么,因为爷爷、爸爸都哭了,哭成了一团……

马春美选自《中外故事》,有删改

点读

感情真挚是这篇小说的一大特点,另外,本文对人物的刻画很见功夫。小说主人公“爷爷”的形象十分突出,作者以语言描写的方式来展示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了爷爷的善良、宽厚、善解人意。文章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结尾在一家三口的哭声中戛然而止,文末的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猜你喜欢
毛毯口琴毯子
温暖奇妙的毛毯
贝叶挂毯是挂满树叶的毯子吗?等
布吉的口琴
我的毛毯
吹着口琴适合一个人坐在溪旁
毯子做的
又见口琴
草排若毯 动静合宜 “毛毯”湿地孕育生态传奇
小米找毯子
丘吉尔的毛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