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经验探讨

2016-08-15 03:49贺玉姣
光明中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肺胀中西医结合

贺玉姣 冯 毅



△指导老师

冯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经验探讨

贺玉姣1冯毅2△

1.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7年制硕士2009级(武汉 430000)2.湖北省中医院呼吸科(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冯师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的临床经验的总结。结果COPD患者稳定期的主要矛盾为正气虚损、本虚标实,以虚为本。结论COPD稳定期以“补”为基础原则,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增强患者体质,增强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慢阻肺大发作及住院次数。

关键词:肺胀;中西医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

冯毅,湖北省中医的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师从著名呼吸专家王鹏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在王鹏教授肺阳虚证理论指导下,应用补气温阳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经验颇丰,疗效确切,本人侍诊学习,颇多感触,总结于下。

1 慢阻肺的认知

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肺外)的不良效应。其特征性症状是慢性和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常见症状:呼吸困难、 慢性咳嗽、 咳痰、喘息和胸闷 及其他症状,我国首个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慢阻肺的发病率已达8.2%,估计全国目前有4000多万病人,每年致死人数超过100万。慢阻肺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第四大“杀手”。

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是主症。根据临床表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应属于中医学之“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在COPD的稳定期,其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和气短、气喘。气短和呼吸困难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冯毅医师认为,COPD患者稳定期的主要矛盾为正气虚损、本虚标实,以虚为本。

以虚为本,一则为气虚,肺主气司呼吸,主表卫外,肺气虚,则外邪乘虚袭肺,而其他脏腑的邪气,也易传于肺。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虚宣降失常,肺气上逆,发为咳喘;若通调水道失职,则积液为痰,致使肺气宣降功能失常,故气虚是COPD发病的先决条件,即正气不足,邪气易侵。同时,COPD患者病程长,久病亏耗,元气亏虚;或久咳伤气,乃至肺气亏虚;再者,久咳及肾,肾气虚,肾不纳气,气逆致咳致喘,呈现为咳而气短,咳喘无力,久咳不愈甚则咳嗽致小便溢出;在临床中慢阻肺的患者多表现少气乏力,稍有劳作则气喘吁吁,呼吸气促;人体抗病能力低下,容易感染外邪,易于感冒等气虚表现。三则为阳虚,随着老龄化的发展,人均寿命延长,现今患病人群肺肾气虚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最终发展为阳虚,肺肾阳虚,温煦失职,故慢阻肺患者多表现久咳,痰白清晰,气短喘促,全身或背部恶寒或者肢冷,舌质淡白或者淡暗,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润,脉虚弱无力或虚缓,或者沉迟无力,背恶寒,怕冷,易受寒感冒等症状。在临床中,COPD患者多体质不佳,体力较前明显下降,甚者较前明显消瘦,治疗中冯师倡导在遵循慢阻肺治疗指南,规律运用西医支气管舒张剂控制患者症状的同时予以中药调节,中医治疗以补为核心,补气、温阳、补肺益肾,再根据患者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的不同以及体质差异、外感邪气等不同因素导致的偏虚、偏实,偏寒、偏热的不同,辨证施治,在补益正气、调养体质的基础上,辨证予以宣肺、降肺、清肺、润肺、温肺、敛肺等不同治疗方案。通过中医中药调节患者体质,增强患者体魄以达到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减少住院次数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2 典型医案

案1陶某某,男,78岁,2012年12月18日初诊。慢阻肺病史,长期吸入噻托溴铵,自诉抵抗力差,反复咳嗽、喘气,痰多,黄白相间痰,不易咳出,每年因慢阻肺发作需入院5~6次,一月前再次慢阻肺急性发作,咳嗽、咳痰,黄脓痰,量多,不易咳出,喘气,动则加重,不能活动,双下肺明显干湿性啰音,住院经抗感染、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病情较前好转。现仍咳嗽,咳白痰,不易咳出,倦怠乏力,动则气喘,自觉身重不愿活动,口微苦,纳食不佳,少气懒言。PE:右下肺湿啰音,左下肺干啰音。舌淡,苔薄黄,脉弦数。处理:①规律吸入噻托溴铵,②处方以二陈汤加减:法半夏15 g,陈皮10 g,紫苏子15 g,桔梗15 g,紫菀10 g,款冬花10 g,黄芩15 g,荆芥10 g,贯众10 g,防风10 g,党参10 g,地龙15 g,紫苏叶10 g,炙甘草10 g,杏仁10 g,7剂,日1剂。

按:患者咳嗽、咳白痰,倦怠乏力乃痰湿未清,予以二陈汤:法半夏、陈皮理气、燥湿、化痰,桔梗、紫苏叶宣肺化痰,紫苏子、杏仁降气平喘,升降相配,宣肺降气平喘,紫菀,款冬花润肺止咳,同时二者性温,兼荆芥可温肺,患者苔薄黄,脉弦数,属热象,为痰瘀致热,虚实夹杂,予以黄芩、贯众清肺去热,同时配伍防风、地龙祛风止咳,兼以党参补益肺气,共奏祛湿化痰,止咳平喘之效。后此方加减运用,患者痰量较前明显减少,偶有白稀痰,易咳出,咳嗽、喘气症状减轻,嘱其口服中药调理期间继续规律吸入天晴速乐,定期于门诊调治,根据患者病情加减用药,待患者病情稳定治疗方向逐渐偏于补肺、益肾、温阳等,增强患者体质,患者病情稳定,慢阻肺大发作较前明显减少,2013年期间患者仅入院两次,生活质量提高,纳食佳,二便调,精神较前明显变好,能坚持每天适当活动锻炼,患者坚持定期就诊,病情控制可。

案2周某某,男,60岁患者有慢阻肺病史,因“再发咳嗽喘气4天”收住入院。患者诉动则喘气,咳嗽,咳吐少量白色粘痰,不易咳出,体力较前明显变差,体重较前明显减轻,长期吸入思力华、舒利迭,咳喘反复发作,仍需多次入院治疗,曾两次呼吸衰竭入院,行一次气管插管,患者本次入院后予以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及口服中药。一周后患者感染控制,病情好转,无明显咳嗽喘气,少许白痰,予以出院。2013年07月01日门诊复诊:患者诉稍喘气,咽痒,少量白粘痰,不易咯出,舌淡红,苔薄黄,脉弦。中药组方:黄芪30 g,防风10 g,炙麻黄10 g,杏仁 10 g,射干 15 g,川厚朴10 g,茯苓15 g,紫菀 10 g,款冬花10 g,百部15 g,白芥子10 g,金银花15 g,水蛭10 g,地龙15 g,炙甘草15 g,诃子10 g,麻黄根10 g,7剂。

按:全方黄芪、防风益气固表为君药,以麻黄、杏仁宣肺降气,一升一降,紫菀、款冬花润肺化痰止咳,配以茯苓、百部加强祛湿化痰之力,患者咽痒,苔薄黄,予以射干、金银花清咽利喉,再者患者慢性咳嗽,病情迁延,予水蛭、地龙祛风止咳,同时诃子,麻黄根敛肺止咳。患者感染已得到控制,现处于稳定期,以补益肺气为主,同时兼顾患者症状,予以宣降肺气、止咳化痰对症治疗,患者一周后复诊,咽痒、咳痰症状明显好转,后在此方基础上加减运用,以补为基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患者病情稳定,纳食佳,二便调,体重较前约增加10斤,体力较前明显增强,平素偶咳嗽,活动后稍喘气,痰少易咳出,嘱其口服中药期间坚持规律吸入思力华、舒利迭,2013年期间患者入院3次,其中1次为提前巩固治疗,2次发作,患者病情控制可。

案3冯某某,男,74岁,2013年7月23日门诊初诊。反复咳喘20年,加重8年。患者有吸烟史50余年,反复咳嗽、喘气20余年,加重8年,长期吸入思力华,仍咳嗽、咳痰,痰多,不易咳出,喘气,活动后加重,少气懒言、懒动,诉平素易感冒,体力较前明显下降。PE:桶状胸,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肺功能提示:①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重度阻塞),②小气道阻塞。舌淡,苔薄白,脉弦。中药组方:黄芪20 g,防风10 g,白术15 g,太子参15 g,桔梗10 g,浙贝母15 g,白芥子10 g,紫苏子15 g,法半夏10 g,陈皮10 g,川厚朴10 g,紫苏叶10 g,橘叶10 g,炒瓦楞15 g,香附10 g,乌贼骨15 g,7剂。

按:全方以玉屏风散为基础方,黄芪甘温,内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止汗之功,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配以太子参加强补气之力,陈皮、法半夏、川厚朴、浙贝母共奏化痰止咳之效,同时配以宣肺降气、敛肺止咳、理气通络等。一周后患者复诊,咳嗽、咳痰较前好转,少气懒言症状减轻,能自主外出活动,患者定期于门诊复诊,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在此方基础上辨证加减运用,配以补肾温阳、祛风止咳等,缓解期以补肺益肾为基础原则,患者病情稳定,精神可,患者坚持规律吸入思力华,定期于门诊就诊口服中药调理,同时每天坚持适当活动锻炼,患者慢阻肺急性发作次数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三名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参数对比见表1。

表1 三名患者治疗三个月后肺功能参数对比 ±s)

3 讨论

慢阻肺稳定期治疗,在遵循慢阻肺治疗指南,规律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的基础上,配以中药调节,稳定期以“补”为基础原则,补气温阳、补肺益肾为主导,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及变化,辨证予以温阳益肾、润肺化痰、利咽止咳、降气平喘等。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增强患者体质,增强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慢阻肺大发作及住院次数。

参考文献

[1]陈明静.COPD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09,24(1):168-169.

[2]瞿金鸿.从肺脾肾亏虚论治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6):61-62.

[3]孙志佳.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要点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2):71-72.

[4]王军,王菲,时莎,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6):873-875.

[5]马俊梅,廖章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治疗探讨[J].四川中医,2006,24(12):24.

[6]汤翠英,林琳,许银姬. 培土生金法综合治疗对COPD稳定期患者营养状况及肺功能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1):16-19.

[7]苏惠萍,武维屏,周绍忠.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思路[J].中医杂志,2006,47(1):59-60.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9.013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9-1232-03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田正鉴2015-06-15)

猜你喜欢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胀中西医结合
什么是肺胀,如何预防和治疗!
肺胀患者便秘与呼吸困难的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及糖代谢影响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咳嗽方和桑白皮汤治疗痰热郁肺型肺胀的疗效比较
穴位贴敷加心理护理对肺胀患者活动耐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