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坪头古树群落:天台山一道奇美风景

2016-08-16 09:27文·图/林
福建林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奇美天台山山民

文·图/林 方

上坪头古树群落:天台山一道奇美风景

文·图/林 方

2015年,福建省南平市林业局公布全市“十佳乡村景观林”,顺昌县洋口镇综合林场上坪头小组的古树群落脱颖而出,榜上有名。

位于顺昌、沙县交界处的天台山,海拔1078米,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而闻名,溶洞、银杏、奇石、古寺是天台山的精华。这里所说的银杏,便是生长在天台山山腰处的上坪头古银杏群。经过一番探访,我们不仅被群山环抱中宁静的村庄、古朴的农舍以及漫山遍野的修竹茂林所陶醉,更被上坪头景观林那奇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

该景观林以被称为“活化石”的古银杏为主,面积约300余亩,为天然林分,郁闭度达0.9以上,至今保存完好。古银杏总株数达200多株,树龄多在千年以上,平均胸径120厘米。其中最高的一株银杏树达42.2米,直径6.37米,曾于2008年入选福建省第一批树王名录。除此之外,还有数百株身型巨大、枝繁叶茂的香樟、闽楠、大叶柯、三尖杉、光叶石楠、大叶野樱等古树名木,或成行或成片,环绕村庄四周。放眼望去,有的挺拔壮硕如汉子;有的风姿绰约如美女,漫山遍野、绿荫浓密。

据传,明嘉靖年间,著名堪舆家廖瑀、廖均卿之后裔廖文政、廖文秀兄弟二人,自福建建宁云游至天台山,站在峰顶的风动石上远眺,见山谷中一片树林在秋阳下闪烁出绚丽的金色,疑为仙境宝地,遂寻觅至上坪头。兄弟二人走进银杏树林,发现树上、地上满是金黄色的银杏叶和银杏果,林间还藏有两棵大樟树,状似一公一母,树旁有一块开阔地,故认为此处得天地之灵气,乃耕耘居衍、福荫后世之风水宝地。此后,兄长继续云游四方,弟弟则携家人到此垒土而居,一些寄居建宁的廖氏族人也陆续迁来繁衍生息。先辈对大自然馈赠的山水林木爱惜有加,只取所需从未大肆垦伐。更将两颗大樟树尊为树王、树后,凡五行缺木、体弱多病者,均求其庇护;凡有求学、经商、入仕、建房者,都要事先祭祀祈福。

谈到大樟树,综合林场上坪头小组组长廖政华道出一段典故。相传清光绪年间,一日山风大作、雷雨交加,一道闪电劈到公樟树身上,后公樟树枝叶逐渐枯萎,树干上甚至长出了木耳。是年,村里一廖姓山民带着红菇、笋干、毛边纸等土产到省城福州贩卖,夜间投宿客栈,巧遇一位自称来自天台山上坪头的樟姓云游人氏。山民心想,村里皆以廖姓,何有樟姓?眼前之人莫非竟是樟树王?遂将公樟树遭雷劈濒死消息告知。闻讯后,樟姓男士果然大惊失色,立刻起身道别,说要赶回家中。过月余,山民返家,惊奇地发现公樟树已长出许多嫩叶,竟然起死回生。从此,樟树爹因与樟树娘怄气而出游,擅离职守被天神惩罚的神话流传开来,远近山民对两颗大樟树更为敬仰。

廖政华告诉我们,上坪头原是洋口镇田坪村的一个自然村。上世纪六十年代,镇里在当地建起以毛竹生产毛边纸的造纸厂,上坪头村民全体转为城镇户口并成了厂里的工人。后来纸厂倒闭成立镇综合林场,大伙又变成林场职工。无论身份咋变,都是守着这座山,看着这片林,先辈造林护林的传承不会变。

如今,阅遍世事沧桑的两颗大樟树,仍矗立在村口的道路两旁,如同身旁的古银杏乃至整个古树群落,依旧生机勃勃。看到这一切,我们不禁对世世代代生活在上坪头的村民肃然起敬。当我们向坐在银杏树下休憩的村民们问到: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以及珍贵阔叶树有市无价的今天,这些古树名木为何能保存如此完好?大伙反响热烈,七嘴八舌,归纳起来就是:这些林子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作为大山的后代,更要像保护自家财产那样看管好它。即使有人出再高价钱要买,我们也不会动心!

据县林业局有关部门领导介绍,去年上坪头古树群被评为南平市“十佳乡村景观林”后,林场将获得的5万元奖金加上筹措到的其他资金,全部用于景观林提升改造和修路、建围栏、立牌宣传等,下一步还要在景观林中修建木栈道和观景平台。在保护好林子的同时,利用天台山风景区优势,大打生态旅游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临别时,村民告诉我们,秋天才是天台山最美的季节。立冬前后,上坪头的古银杏群披一身金黄,地面洋洋洒洒飘落着金黄的银杏叶,引来众多摄影爱好者和绘画爱好者到此采风、写生。2015年,顺昌县在天台山成功举办以“赏金秋、摄美景”为主题的“驴友节”,当地神奇的喀斯特与石灰岩交界地貌,奇美的上坪头古树群落,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为爱好旅游的驴友们增添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旅游记忆。

为此,我们约定并期待着秋染上坪头时的重逢!

(作者单位:顺昌县林业局)

责任编辑/罗美娟

猜你喜欢
奇美天台山山民
天台山晨读(组诗)
天台山观景(古体诗)
走笔天台山:胜迹与佛光,附以时间的颂词
天台山诗页(组诗)
新年
郭诗奇美术作品展示
忘记你
魔盒
悬崖上的“女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