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式迫击炮在发射过程中的气体流失计算

2016-08-16 03:47磊吴越刘兰史长虹李淦李川
河北农机 2016年1期
关键词:迫击炮身管气室

乔 磊吴越刘兰史长虹李淦李川

气动式迫击炮在发射过程中的气体流失计算

乔磊1吴越1刘兰2史长虹3李淦4李川5

1、山西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山西中北大学理学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4、中国人民解放军66068部队5、山西太原工具厂

根据气动式迫击炮内弹道的特点,建立气动式迫击炮在发射过程中气体流失模型;推导气体迫击炮在发射过程中气体泄漏量的解法;发现气体流失总量与身管长度成线性关系;并结合实际应用,对气体迫击炮在发射过程中的气体流失进行分析计算,有利于气动式迫击炮的优化。

气动式迫击炮;内弹;气体流失

引言

迫击炮在发射时存在气体流失,而气动式迫击炮与传统火药驱动的迫击炮的内弹道有所不同。笔者根据近年来对气体炮发射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结合流体力学,建立了空气迫击炮气体流失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计算方法。

1气体炮内弹道[1]

与火炮内弹道理论相似,在研究气体炮内弹道理论时做如下假设:

(1)弹丸在气体作用下向前运动时弹后压力均匀一致。

(2)由于发射过程时间较短,气体膨胀认为是绝热过程。

1.1理想状态内弹道方程

内弹道基本方程

气体状态方程:

其中,φ为次要功系数,m为弹丸质量,v为弹丸速度,t为作用时间,A为炮膛直径,p为压强,V0为气室容积,γ为绝热指数,x为弹丸运动行程。

联立方程解得:

(3)式为气体炮内弹道公式

由气体状态方程得:

2气体迫击炮内弹道气体泄漏模型

由于消防弹的定心部和膛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所以在整个射击过程中,随着弹丸的运动,火药气体将不断地从间隙流出。

建立气体泄漏模型:

弹丸在身管内在高压气室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沿身管向前运动。弹丸在身管内发射的整个过程中,总泄漏量即为气体从间隙内流出的总量。气体质量较弹丸质量可忽略不计,所以气体的移动速度大于弹丸移动速度。弹丸移动到身管的某一位置,设此时在此截面上的气体微元为m,下一微小时刻后,由于气体的移动速度大于弹丸移动速度,在下一微小时刻后,此微元先于弹底移动到下一截面,形成泄漏,即气体的泄漏量是由于气体与弹丸移动的速度差而引起的。

弹丸直径与身管直径的间隙很小,且气体流动速度远大于弹丸移动速度,所以在弹丸移动过程的某一时刻,假设弹丸静止不动,气体的泄漏可以简化为气体在厚壁孔口的自由出流[2]。

设高压气室的初始压力为P0,在某个横断面上的压力为Px,弹丸与身管内壁之间的空隙面积为A1,气体密度为ρ,两端压力差为△p,则流量q为:

其中,Cv为流速系数。

由气体状态方程[2]可得:

其中R=0.2968kJ/kg·K,T=273.15K。对(5)式积分,得气体总泄漏量Q为:

3算例

某一空气式迫击炮,所配弹丸直径为150mm,身管直径为151mm,身管长度为1.2m,高压气室的初始压力为5MPa,不计热损失和管壁摩擦。

气体流出总量随身管变化如图1。

图1 气体流失总量与身管长度关系

可知,气体流出总量与身管长度基本呈线性关系。随着身管长度的增加,气体流失总量成比例增加。

4结论

(1)气体的泄漏量是由于气体与弹丸移动的速度差而引起的。

(2)在某一时刻,气体流出可按气体在厚壁孔口的自由出流公式计算。

(3)气体流出量与身管长度基本呈线性关系。

[1]赵俊利等.气体炮实用内弹道方程及应用[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3.3.

[2]乔中华.流体力学[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乔磊,1988年9月出生,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方向:高效毁伤战斗部设计及数值仿真。

猜你喜欢
迫击炮身管气室
火炮身管寿命评估方法及其标准研究
绝地迫击炮
某重型特种车制动气室支架优化设计
基于垂向固有振动仿真的身管口径倍数设计研究
别惹怒了迫击炮
基于数值仿真的四种类型身管强度比较
原子自旋陀螺气室加热电磁噪声抑制实验研究
格鲁吉亚推出GMM—120型6×6新型自行迫击炮
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悬架动力学特性分析
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循环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