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激活思维,需求焕发活力

2016-08-16 21:54汤月颜
考试周刊 2016年61期
关键词:需求数学课堂活力

汤月颜

摘 要: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大多只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教师预设的轨道,学生被动地执行教师的一个个指令、要求,程式化的数学课堂缺乏生命活力。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渴望与教师平等对话,新课程教学需要有效交流,让课堂成为师生展示的舞台,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自觉需求是当前课堂改革之所需。

关键词: 数学课堂 交流 思维 需求 活力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完整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应该促进师生这个“学习共同体”共同发展。“学习过程,是师生就教材内容进行对话、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交流往往起于教师简单的提问,止于学生机械的回答。所谓提问启发式,大多只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教师预设的轨道,谈话内容是相当封闭的,不利于发散学生思维,师生的生命活力得不到尽情展现。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渴望与教师平等对话,新课程教学需要有效交流。如何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自觉需求,激发学生交流欲望,激活学生思维?以下是笔者多年来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心得。

一、情景激趣,催生原创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享受。长期以来,数学的教学内容一味强调数感和数理,生动、趣味性元素不多,若教师一味照本宣科,学生缺乏交流动力,知识呈静态呈现,使有效交流成为无源之水。兴趣是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催化剂,源于生活的真实感受恰恰是对数学最深刻的理解,提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不仅使学生知道身边处处有数学,更能使学生很自然地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思维方式学习数学。发挥教材的可动性因素,在操作中让学生用心发现知识的生成与转化,“外动”与“内动”有机交融,势必触动学生原创。

例如:在“比例尺”教学中,这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见解。课始,我神秘地告诉学生:“据说有一只蜗牛从南京爬到北京用了不到1小时,你信吗?”“不信!”大部分学生坚信没有这种可能。“我坐过飞机,这回蜗牛也该坐飞机了。”“坐飞机还用爬吗?”“蜗牛才不会那么笨呢,在实际两地中爬行。”……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课堂顿时活跃起来,“蜗牛是在地图上爬行吗?”“肯定是在地图上爬行!”“因为地图上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比实际距离缩短了好多倍。”(一些学生开始在地图上找“南京”与“北京”,并量度着距离)一会儿,我又问:“同学们量出南京和北京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已知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900千米,你们能做些什么?”学生的交流继续推向高潮:

A: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多多少千米?

B: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多少倍?

C:南京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

D:南京到北京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的比是多少?……

“在你们的地图上南京到北京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这个比可以叫做什么呢?你能说说这种比例尺的功能吗?”“把实际距离缩小6000000倍画在图纸上。”“看来这种比例尺具有缩小的功能。”“老师,有放大功能的比例尺吗?”“你们说呢?”我决定把问题抛给学生。“有,我叔叔是搞钟表零件的,他常常把细小的钟表零件放大画在图纸上。”“老师,不管是缩小还是放大,比例尺的计算都应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有所悟、有所感、有所想正是师生交流不竭的源泉,自主、投入的交流推动着学生的思维向前发展。

二、知识分解,理清数理逻辑

“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学生带着各自知识经验、认识水平参与到学习中,对同一种数学现象,同一个数学问题,都有着各自的感受和感悟,有时,教师在课堂上问得再多,讲得再多,也难免顾此失彼。新课标要求我们把交流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求我们腾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在交谈中质疑问难。观察区内一些课改成功的现行学校的课堂,必须明确质疑已提升为一种能力,作为“向导”的为师者,关注的更应是学生“质疑”的过程,给予学生合理的方法指导。

例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教师往往会采用“单位‘1×分率”这样生搬硬套的方法展开教学。至于“单位‘1从何而来”、“为什么单位‘1可以乘分率?”这些问题若学生弄不清、道不明,学习尤同“嚼蜡”,为了让学生以“理”会“数”,要求学生从“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展开讨论:

6.解答上面的问题,亦可以用“女生人数÷3×2”?

7.看来分数应用题不再局限于“单位‘1×分率”了!

学生对数理的重视与理解,让我惊喜。我认为教师在学生交流中“犹抱琵琶半遮脸”是一种艺术,不急于下结论,让学生有充分时间谈观点、说数理、练思维。只有充分理解数理,学生对数学才会把握得更准,思维才会向更深层次发展,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方可走得更自如。

三、探究自主,探出创新意念

成功的交流不需要强制。充分、自主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愉悦、和谐”的氛围中探究独创性的解题策略,创新始于探索。“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动手操作学具,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参与知识的生成和转化,发现知识的规律。例如:教学“圆是轴对称图形”,先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展开图形,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接着问:“圆是轴对称图形吗?”提出这个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动手操作:有的在对折纸上画出半圆,打开观察;有的在纸上剪出一个圆,对折分析;有的用直尺画出直径,量出半径的长度,计算两边半圆的大小……

学生各施各法,所得结论完全一样——“圆是轴对称图形,且有无数条对称轴”。这样学生在“玩”中自我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满足好奇心,萌发创新意念。

四、质疑深入,拓宽思维空间

猜你喜欢
需求数学课堂活力
活力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