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合唱队伍建设问题探讨

2016-08-17 21:51张晓娟
北极光 2016年6期
关键词:和谐统一艺术形象群众文化

张晓娟

摘要:群众合唱排练的意义在于通过合唱的形式提升凝聚力,团结,在排练得过程中体现价值。合唱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革。特别是近些年以来,人们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的丰富也成了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于是在全国各地兴起了众多的群众合唱,使得合唱在全国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关键词:合唱排练;指挥艺术;艺术形象;群众文化;和谐统一

开展合唱艺术活动,指挥是关键。指挥既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也是合唱团艺术的指导者和实践者。套用一句俗语,“没有不好的合唱团只有不好的指挥”。虽然是业余的队伍,但是在艺术水准上却没有业余的标准。群众性合唱团的指挥不仅只是完成作品的排练和指挥演出。还更应该是很好的老师,担负起传播和普及音乐文化的责任,像教学生一样的传授知识与技能。因此这个指挥应该是一个具有良好教师职业素质的优秀指挥。虽然是业余的队伍,但是在艺术水准上却一点也不能够业余。在艺术上必须做到业余队伍专业化要求。因此群众性合唱团的指挥不仅是一个指挥还更应该是很好的老师,是一个具有良好教师职业素质的优秀指挥。

一、加强识谱能力的训练

识谱本应是基本的艺术素养,然正这个问题成为了很多业余合唱团水平提高的瓶颈。在开始的训练中从最基本的单声部试唱开始,选一首大家熟悉的歌曲不是先唱旋律而是先唱歌词,借助熟悉的歌词再来寻找旋律之间音与音相互的关系和感觉。当然这样的练习不宜太多。再是选择熟悉的旋律让队员唱,钢琴则弹奏相对应的不同旋律,使其能够慢慢的建立多声部的概念。第三再开始音程的练习、二声部的练习以及逐渐的和弦、四声部的练习。通过这样的练习,既让队员感受到多声部的音响效果,也让队员学会了识谱。

二、加强专业基本素质的培养

首先补上合唱的基本常识和基本乐理这一课,让队员知道如何开始合唱,这包括怎样认识音符、节奏,怎样读谱,怎样发声、咬字吐字等。其次是让合唱队员感受合唱的魅力。通过赏析经典的合唱作品,观看优秀合唱团队的演出等加强对合唱的认识,使大家对合唱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这样就可以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合唱排练了。

三、统一声音概念

业余的群众合唱团员由于没有受过专门的声乐训练,声音往往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效果,作为指挥就要明确合唱需要什么样的声音。合唱需要的是打开喉咙、气息支持、高位置而又有色彩的具有较好穿透力的直声。这样的声音将会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不同声部的声音特点。这和独唱中讲究更多泛音共鸣、追求声音特性的要求有明显的区别。这样的声音概念可以通过欣赏不同的合唱作品、不同的合唱团的演唱来感受。在欣赏的基础上开始学着演唱继而形成自我合唱团的独特风格和演唱特色。

四、培养和谐感

合唱的最高审美标准应该是“和谐美”。和谐首先要融合,解决合唱团“融合度”问题是使业余合唱团向专业化发展的首要条件。业余合唱团由于队员在音色、声音统一上的差异使得合唱的声音融合度很低,这也是所有业余合唱团的最困难的问题,不仅不能表现合唱声音张力还会相互抵消致使合唱队没有声音。一个上百人的业余合唱团的音量还比不上专业音乐院校几十人的声音音量就是这个原因。

(1)加强音准训练也是培养合唱和谐感的必要条件。合唱融合度不好除了本身的声音特点外,音准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音准首先要解决好横向的旋律音准。在音阶中的每一个音都有他不同的倾向性,如大调音阶在上行的过程中二级和六级倾向高,下行倾向低,而三级和七级无论是在上行还是下行总是倾向高,一级音由于是主音而非常的稳定,五级音作为重要的支柱音也总是比较稳定的。掌握了这样的原理我们在演唱中就可以很好的把握旋律中音与音之间的高低关系,从而把握好旋律音准,形成声部很好的融合度。在横向声部融合的基础上加强和弦连接的训练,达到纵向声音融合度的要求。我国由于长期以来更加重视旋律走向的美感而忽视纵向和声的美感,致使很多人不会欣赏交响音乐这样的多声部音乐。在合唱演唱中也缺乏纵向和谐美感的意识。重视纵向和谐就要加强和弦连接的演唱。和弦是构成合唱的基础,和弦不准将直接导致声部的不和谐而失去合唱的魅力,甚至成为噪音而使人难受。和弦的连接演唱可以从音程开始,从简单的二声部开始再逐渐到和弦到三声部、四声部演唱。

(2)加强节奏的训练。节奏是来自人们生活的体验,如各种号子其实就是一种节奏,一种统一号令的节奏。有了这个节奏使得音乐更加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音乐当中旋律是灵魂,节奏是骨架。没有这个骨架音乐将无依无靠而不复存在。有时候节奏就能代表音乐,例如非洲的鼓乐、中国的锣鼓等等都是来表达节奏的。不同的节奏对比,加之不同的音高就形成不同的旋律起伏,一旦起伏演唱不好就会乱成一锅粥,使得声部不清楚,主旋律不突出。复调作品就更难把各个声部交代准确从而没有层次感,这也是合唱非常忌讳的。

五、加强低声部的训练

男低音声部是合唱团所不能够缺失的重要声部,没有这个声部就如同大厦没有基石一样,没有这个声部合唱的厚度就无法得到保障。从而使得合唱显得轻飘而缺乏立体感。女低音声部作为内声部是使合唱丰满的重要声部。这个声部将决定合唱是否很饱满,是否具有较好的宽度。无论如何我们都得要发掘几个低音来充实声部,尤其是在演唱无伴奏合唱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因此在业余合唱中加强低声部的训练也是必须要做的功课。

六、加强艺术实践环节

通过演出检验排练的效果,通过演出发现合唱团的不足,通过演出获得成就感,通过演出找到归属感,合唱团才能不断的发展。

七、结论

指挥是合唱团的灵魂,指挥者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功底,才能够准确地对合唱作品进行细腻深入的艺术处理。合唱团的成员们也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音乐文化素养,逐渐地把自己融在合唱之中,真正的追求和谐统一,追求生活的高品质,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在当今中国的城市乡村活跃着上万个群众性合唱团体,合唱已经成为人民群众享受文化、享受生活、歌唱美好生活的最重要的文化活动形式之一。

猜你喜欢
和谐统一艺术形象群众文化
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形象的多元一体建设与推广研究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试论报纸版面的和谐统一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试论广告艺术形象的伦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