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体质差生多元体育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016-08-17 02:05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5期
关键词:差生理论课体质

□ 石 宏(中山大学 广东 广州 510275)

体育观察·PHYSICAL OBSERVATION

新形势下大学体质差生多元体育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 石 宏(中山大学 广东 广州 510275)

通过调查研究及教学实验,否定对体质差生纵容、回避或消极应对的教学方法。本研究针对体质特差学生的身心特点,推行标本兼治、从重治本,变强调改变外因为优先促进强化内因的教育理念,以及以此为基点构建的多元的、课内外一体的教育模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并得到了学生积极的认同。本研究能为更好解决体质差生的教学难题提供经验和启示。

大学 体质差生 多元教育模式

1、研究目的

2005年,由教育部公布的学生体质监测数据首次揭示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已连续20年持续下降的惊人状况,学生的体质健康成为教育工作者们长期致力研究的重大课题。

为改善和增强青少年体质,团中央、教育部、体育总局和卫生部等联合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至今仍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和改善。与体育活动有关的学生猝死事件仍频有发生,更爆出了众多高校为规避风险,相继取消长跑比赛及停止开设运动强度较大、对学生有潜在“危险”的体育课程的无奈做法。

各高校历年对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表明:大一新生身体素质不及格比例居高不下(达40%,其中约10%属体质特差学生)。对体质差生的体育教育存在着较大的教学风险,然而若对庞大的差生群体采取置之不理、听之任之,或自欺欺人式的一再降低考评标准以求得更高的及格率的做法,无疑是对学生、乃至是对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深入研究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深层致因,探寻切实解决我国大学体质差生的体育教育难题的有效方法,既是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对要作为接班人的新一代大学生们的负责,更是对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负责。

2、研究方法

2.1、文献研究

2.2、调查研究

2.2.1、专家访谈

2.2.2、实地调查

2.2.3、问卷调查:于每学期始、终发放给学生。抽取最近一个学期的问卷共211份经SPSS21.0分析处理。选问卷量的10%即21名受访者进行重测信度检验,两次问卷的相符率达92.3%,所获数据可信。

2.3、教学实验

已有长达数年的教学探索。通过实际教学,探寻和构建更有效、更适合新形势下体质差生的多元体育教育模式。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学生体质持续下降致因剖析

3.1.1、内因剖析:体质的堪忧和刻苦锻炼意愿的缺失并存,不能吃苦、不愿吃苦,是导致新一代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进入恶性循环的致命内伤。问卷结果表明:在选择体育课时,将“没太阳晒”、“考试容易”和“轻松”作为选课意愿的学生高达44.5%(其中女生更高,达72.5%),将上述选项作为选课意愿的学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3.1.2、体育教育理论及改革的失误:如曾盛极一时的“快乐体育”,导致体育课程磨练不足、“快乐”有余,甚至沦为简单娱乐,棋牌、麻将、钓鱼等堂而皇之地走进体育课堂……。体育最本质的功能——增强体质功能的缺失,是致使新一代学生身体乃至心理素质不断下降的教育层面的重要原因。

3.1.3、制度反思:基于我国国情,长期以来,巨大的升学压力迫使中小学尤其是中学的体育课程在相当程度上是流于形式。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学生无视、家长轻视、学校宽容(纵容)是不少中学体育课程现状的写实。为求得最大的升学率,甚至由校方随意填写学生的体育成绩。与体育有关的法规、条例形同虚设。这是致使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在决策层面的重要原因。

3.2、遏制学生体质下降在体育教育层面的对策研究

3.2.1、知己知彼,对症下药。通过素质测验和每学期初的教学问卷,在掌握新一代体质差生身体、素质现状的同时,对其特别是中学时期的体育背景、由此形成的体育观、健康观、锻炼意识等作全面的调查了解。有的放矢,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3.2.2、标本兼治,从重治本。在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的复杂影响下,体质差生大多已陷入了不爱锻炼→体质下降→更不愿锻炼→体质更差的恶性循环的怪圈。加之学校无原则的迁就,如随意填报体育成绩等等,更彻底毁掉了体育在这些学生心目中残存的一点点地位。重新确立体育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重新认识体育在生命、学习和工作中的不可或缺,使体育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自觉和必须,是体质的提高能取得真正成效的必要前提。

理论教学,是塑造和影响学生体育观的重要手段。按教育部“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有关规定,体育教学应有10%的理论课时,理论内容不应仅仅是各技术项目的理论教学,更重要的应是对学生体育观的培育和引导!但遗憾的是,在中学阶段的体育课被忽视的同时,理论的引导也几乎完全被忽视了。被调查学生中,在中学阶段有较系统地讲授体育理论的仅有10.4%,零星讲授的占61.2%,完全没有讲授的高达28.4%。

面对在如此背景下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大学的理论教学还能否被学生所接受?还能否取得修正其业已形成的体育观的作用和效果?

据教学大纲,新生走进中大的第一次体育课必须是统一讲授的体育理论课,肩负重任的“开学第一课”能否不辱使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图1是受访学生对我校体育“开学第一课”(大班体育理论课)的评价:

选择“有帮助或启发”、“无”和“不明显”的学生分别为45%、8.1%和46.9%,过半数的学生选择了后两项,似乎我们的讲授并不成功。在受访学生中,直接认为理论课内容“不太有用”和因授课枯燥而“没好好听课”的达到了20.9%和10%。

图1 受访学生对我校大一体育理论课的评价(N=211)

学生真的对体育麻木了吗?非也!学生对笔者另一次精心准备的多媒体理论课的评价结果见图2:

图2 受访学生对某选项班理论课的评价(N=211)

选择“有帮助或启发”、“无”和“不明显”的学生分别为97.6%、0.5%和1.9%,后两项的选择仅为2.4%。对应“开学第一课”的相同提问,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不太有用”和“没好好听课”的分别为0和0.5%。

可见,体育理论课完全是可以被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其功效不可低估,关键还是有的放矢和高质量的教学!在学期末的问卷中,学生对“在体育课中开设体育理论的教学有无必要”持“必要”的达到了88.2%(“没必要”2.4%,“无所谓”9.4%)。

3.2.3、建立学生能看得到现在、能感受得到未来的教、评系统。体质差生体能差、惰性强、心理脆弱。终于下了锻炼的决心,却发现“现在”是如此的高不可攀、“将来”又是那样的遥不可及,谁能保证他们刚燃起的激情会不被浇熄?区别对待、分层教学、分级考评、实例式的引导教学对体质差生有明显的效果,榜样就在身边,他行、我也行,只要付出和努力!

3.2.4、严格要求,不降标准。着力将体质差生更缺失的“砺志”和“合作”因素融入课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方位的磨练和体验。

经多年教学,学生对选项课中显然是较为艰苦的健身课有了更多的认同。在211名学生中,将健身作为选课第一志愿入选的占了91%,但盲从仍占主流。入选学生中对健身“有了解”的仅占14.7%,“稍有了解”和“不了解”的高达85.3%。众多学生对健身课一无所知,仅是抱着“没太阳晒”的侥幸走进了健身课室,学生基础之低和教学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严格要求,不降标准,是使体质差生取得真正提高的必要前提!经过一个教学周期(18周)教学后,学生自述体能体质的提高状况见表1:

表1 周期教学后学生自述体能体质的提高状况 (N=211)

认为通过课程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提高和改变的选择频数的排序为:身体素质80.6%;锻炼意识75.4%;体育理念52.6%;意志品质48.3%;纪律观念11.8%;团结互助10.9%。认为没变化的仅为2.4%。

基于学生淡薄的体育意识和较差的体育基础,本研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在学期末的调查中均得到了十分积极的回答。见表2:

表2 有关体育观念的几个问题的选择(%) (N=211)

可见,严格的教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并得到了学生积极的认同。

3.2.5、完善和优化课内外一体化的立体的教、学、练环境。确保他们课上有提高,课外有巩固,并逐步养成自觉积极、受益终身的锻炼习惯。

3.2.6、实践→总结→再实验→构建适合新形势下大学体质差生的多元化、有特色、有效果的新教法及教材体系。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本研究彻底否定目前相当部分高校对体质差生纵容、回避或消极应对的教学方法,特别反对为求得更高的及格率,一降再降考评标准的错误做法。这是将“次品”推向社会,是对学生、对教育、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极端的不负责。

4.1.2、即使是体质特差的大学生们同样能认同和接受“付出、艰辛和毅力才能获得”的体育理念,能够承受并乐于承受艰苦的运动体验。只要引导和教学得法,他们同样能经受住体育对自己身心的磨练和考验,同样能取得有目共睹的进步和提高。

4.1.3、针对体质特差学生的身心特点,推行标本兼治、从重治本,变强调改变外因为优先促进强化内因的教育理念,严格要求、分层教学,以及以此为基点构建的多元的、课内外一体的教育模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并得到了学生积极的认同。本研究能为更好解决体质差生的教学难题提供经验和启示。

4.2、建议

基于条件,本研究着力从体育教育层面对大学体质差生的教学对策进行了探讨。期待对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更深层的原因作进一步的研究,为从根本上解决体质差生的教育难题提供依据和参考。

[1]教育部,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EB/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5-07-20.

[2]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EB/OL],国家体育总局官网,2011-09-02.

[3]石宏等,体质特差学生问题的恶化,致因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增),54-56.

[4]张新萍等,中国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的制度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1第11期.

[5]樊莲香等,学生体质健康事关中华民族未来的兴衰与存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第29卷第12期.

[6]石宏等,砺其心志,强其筋骨,强化型体育课程对增强新一代大学生身体及心理素质的实践研究[A].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10.

[7]石宏等,对普通高校大一学生重新开设体能提高课的分析研究[J].中韩体育学术论丛,ISSN1598-1312,2006-10.

[8]樊莲香等,学校体育改革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问题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7第23卷第2期.

猜你喜欢
差生理论课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差生妈妈的六年艰辛育儿经
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