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无线通信技术安全策略

2016-08-17 03:00邱磊
中国新通信 2016年14期
关键词:无线通信物联网安全

邱磊

【摘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技术的广泛使用,现在越来越多的移动电话被使用,无线通信的用户在飞速的增长。因此无线技术的更新需要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促使无线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的重要的因素。由于物联网的出现,无线通信的技术变得越来越迅速,但是同时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值得去思考的。

【关键词】 物联网 无线通信 安全

一、无线通信的特点

一是无线通信技术不断更新不断发展,更快速更稳定的技术不断出现,使我国每年的移动终端用户都在不断地上升,无线通信技术的的普及无限扩大,现在无线通信的覆盖地域大到一线城市,小到山区等。与此同时无线通信技术还推出各种增值业务,为电商公司创造了巨大的利益。

二是无线通信技术在时代的引领下也在更新换代,由于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无线通信技术也有自身的缺点,再加上现在使用者的不断增加,使用中的各种问题也开始越来越多的显现,人们对无线通信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物联网的发展

物联网就是将物体通过网络的形式相互的链接,然后实现信息的交换的网络。物联网与互联网有所不同,互联网的终端是各种计算机或移动互联设备,而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它的终端是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物体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知、GPS等方式和互联网想通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目前中国的物联网发展速度很快,基础的研究水平也比较领先,物联网创造的效益也很明显,我国对物联网也相当的重视。

三、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安全问题

1、物联网感知节点的物理安全问题。由于物联网无线通信的方便性,物联网应用可以取代人去完成一些复杂和危险的工作,所以这些物联网设备和感知节点大部分都部署在无人监控的场景下,并且有可能是动态的。导致了攻击者很容易接触到这些设备,采用一些非法的手段对设备进行攻击,从而对其造成破坏,甚至有可能俘获这些设备,通过篡改软硬件等手段达到破坏或侵入系统的目的。

2、传输和信息的安全。物联网的核心网络本身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护能力,但是物联网中节点数量过于庞大,且感知节点通常情况下功能简单,能量、处理能力和通讯范围有限,无法进行高强度的加密运算,导致缺乏复杂的安全保护能力。而且物联网的感知节点具有多样性,各节点和传感器网络通常也没有统一的网络协议,因此无法提供统一的安全防护体系。物联网的节点往往是散布在开放空间中,大多数是以无线技术进行通信,所以,物联网的感知节点成为最易受到攻击的环节,攻击者可以利用网络协议的漏洞侵入物联网,对整个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构成威胁。

四、物联网无线通信的安全策略

1、增加无线通信平台集成度。增加无线通信平台的硬件集成度,尽量避免硬件接口遭受攻击,为了避免遭受物理攻击,应该增加其工作电流、温度和电压的范围,提高其工作的可靠性,从而实现对无线通信平台的监测和保护。无线通信作为现在网络发展的一个产物,要求无线通信的网络后台安装有强大的防盗窃系统和防窃听设备,真正意义上的保证用户使用通信业务时的安全。

2、物联网业务认证机制。无线通信受限于无线网络资源,传统的认证是有区分性的,网络层的认证只负责网络的部分,业务层的认证只负责业务的身份鉴定,两者是不关联的。但是物联网与传统业务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它的业务和网络通信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在物联网中网络层的认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物联网无线通信中要加强网络层的认证,如果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省去业务层的认证。

3、物联网的加密机制。无线通信技术必须具备扩展性、兼容性和良好的移动性,尤其要与现在主流的4G移动通信技术相兼容。物联网作为一个具有海量数据的网络,密钥作为物联网的安全技术的基础,在维护物联网安全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加密机制至关重要。但是物联网的特点决定了需要一个容易部署而且适合感知节点资源有限等问题的密钥管理方案。另外,密钥管理方案还必须保证当部分节点被操纵后不会破坏整个网络的安全性。

4、构建网络安全构架 。由于各种网络技术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目前物联网网络层关于各节点之间的通信并没有统一的协议,给攻击者留下了许多安全漏洞,这给物联网带来了很大的安全威胁,所以,必须加快网络层协议的统一,以保证物联网数据传输的安全。

五、结束语

物联网全面感知的特性,决定了在物联网系统中要大量应用无线通信技术,由于无线通信技术本身固有的开放性、物联网节点的安全局限性以及物联网系统中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并存的复杂性,必然会导致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将会面临很大的安全问题,并且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长远的发展和改善,最终建设一个安全、可靠、可信的物联网无线通信环境。

参 考 文 献

[1] 宋俊德.浅谈物联网的现状和未来[J].移动通信.2010.

[2] 杨光,陈金鹰 . 4G技术综述.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0.

[3] 杨永志,高建华.试论物联网及其在我国的科学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0.

猜你喜欢
无线通信物联网安全
基于ZigBee的舱内人员巡检系统的应用研究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