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脏康复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心功能的影响

2016-08-22 03:19史科敏浙江医院浙江杭州310012
浙江实用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出院心功能心脏

史科敏(浙江医院,浙江杭州 310012)

·护理与康复·

综合心脏康复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心功能的影响

史科敏
(浙江医院,浙江杭州310012)

目的探讨综合心脏康复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3例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综合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综合组给予综合心脏康复干预,分为早期康复训练、中期康复训练、恢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出院1年后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疼痛、躯体功能、生理角色、整体健康)、心功能水平及复发情况。结果综合组出院1年后生活质量各指标显著高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5、6.078、6.930、5.103、3.709、4.117、7.955、5.935,P<0.01);综合组出院1年后生活质量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0、4.617、5.865、3.163、2.835、2.949、6.434、4.936,P<0.01);综合组出院1年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二尖瓣舒张期血流E峰与A峰速度比(E/A)、二尖瓣前叶舒张期E峰至室间隔的距离 (EPS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506、4.524、3.412、5.016、3.354,P<0.01);两组心脏缺血性事件复发率(7.69%vs 23.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2,P<0.05)。结论综合心脏康复干预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的生活质量,提高心功能恢复水平,降低心脏缺血性事件的复发。

心脏康复;冠心病;介入术;心功能

冠心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已成为首位致死疾病。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关键在于恢复冠状动脉血供、尽可能挽救心肌细胞、改善心肌缺血状态[1]。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虽能使大部分患者血管重建,但一些患者术后仍会再次出现心脏缺血性事件。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2]。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术后采用心脏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预后[3]。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成功行介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综合心脏康复措施干预,探讨其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03例,全部患者为首次行介入术。根据序列号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综合组52例,男39例,女13例,年龄47~72,平均(60.39±7.14)岁,体质量指数(26.18±1.35)kg/m2,按病变动脉支数可分为单支31例,双支17例,三支4例。对照组51例,男41例,女10例,年龄49~71,平均(60.72±6.95)岁,体质量指数(26.03±1.46)kg/m2,按病变动脉支数可分为单支32例,双支16例,三支3例。两组男女比、年龄、体质量指数、病变动脉支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2)均为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且手术均成功进行;(3)患者知情。排除标准:(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基础性疾病;(2)依从性差或精神病患者;(3)心肌炎、严重心律失常、左束支传导阻滞、肺心病等其他心脏病变;(4)肝肾功能异常者;(5)介入手术禁忌者。

1.3方法综合组:患者介入手术后采用综合心脏康复干预措施,持续时间2个月。通过讲座、手册、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冠心病相关健康教育,及时了解并解决患者心理困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制定长期的康复运动方案:(1)早期康复:术后1~3天,术后12小时辅助患者进行下床缓慢步行活动,每次5~10分钟,间隙性运动为主,注意适当休息;(2)中期康复:术后3~30天,进行有节律运动,以室内缓慢步行为主,每日3~4次,每次5~10分钟,距离可延长至500~800米,可适当进行上下楼梯运动,患者可进行适当休息,若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则立即结束运动,由专人护送至病房进行进一步处理;(3)恢复训练:术后30天,以步行或骑车为主,可选择跳舞、体操、太极等健身运动,逐渐增加强度或距离,以自觉劳累为度,每周2~4次,每次运动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运动结束后放松休息5~10分钟。患者外出运动时应携带急救药,随身携带基本信息卡,包括姓名、病情、紧急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内容。指导患者进行自我防范意识,当出现:(1)心率>100次/min,或<50次/min;(2)胸闷、胸痛、上臂疼痛、颈部紧缩、眩晕投影、冷汗、气短、肢体麻木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适当休息后症状未见好转时,应立即联系家属陪同入院救治。对照组:患者介入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 (1)健康教育,发放PCI术后健康手册,指导患者学习;(2)心理干预,解决患者心中困惑;(3)运动干预,术后完全制动12小时,卧床3天后指导患者进行床上锻炼,建议患者出院后进行有规律的运动。方法与柳晨等[4]方法相似。

1.4观察指标全部患者随访1年,运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出院时、治疗1年后生活质量水平,包括心理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疼痛、躯体功能、生理角色、整体健康八个方面;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监测患者心功能恢复水平,包括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二尖瓣舒张期血况E峰/A峰速度(E/A)、二尖瓣前叶舒张期E峰至室间隔距离(EPSS);记录两组再次发生缺血性事件(急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情况。

1.5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生活质量两组出院时生活质量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出院1年后生活质量各指标显著高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5、6.078、6.930、5.103、3.709、4.117、7.955、5.935,P<0.01);综合组出院1年后生活质量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1年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0、4.617、5.865、3.163、2.835、2.949、6.434、4.936,P<0.01);对照组出院1年后与出院时生活质量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

表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

与对照组1年后比较**P<0.01

对照组(n=51)出院时 1年后 t P值 1年后 t P值心理健康 61.36±14.27 74.59±17.16** 4.275 0.000 62.09±14.85 0.125 0.901活力 42.43±12.97 58.61±14.15** 6.078 0.000 45.17±15.38 0.680 0.498社会功能 53.64±11.37 72.19±15.60** 6.930 0.000 56.37±11.41 0.980 0.329情感角色 29.46±9.32 41.07±13.50** 5.103 0.000 33.24±11.52 1.457 0.148疼痛 60.75±14.60 71.94±16.13** 3.709 0.000 63.16±15.28 0.659 0.511躯体功能 63.40±12.38 74.82±15.71** 4.117 0.000 67.23±9.63 1.006 0.317生理角色 35.15±8.76 52.83±13.42** 7.955 0.000 37.67±10.25 1.254 0.213整体健康 48.75±12.63 65.41±15.82** 5.935 0.000 51.20±13.26 0.728 0.468综合组(n=52)指标出院时61.72±15.03 43.25±13.06 54.20±10.95 30.18±9.61 61.25±13.95 65.12±11.48 35.26±9.13 49.38±11.94

2.2心功能水平出院时,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综合组出院1年后心功能指标(LVEF、LVESD、LVFS、E/A、EPS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506、4.524、3.412、5.016、3.354,P<0.01)。见表2。

2.3复发情况出院1年内,心脏缺血性事件复发者综合组4例(心绞痛3例,心肌梗死1例),复发率7.69%;对照组12例(心绞痛8例,心肌梗死4例),复发率23.5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2,P<0.05)。

表2 两组出院1年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出院1年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n LVEF(%) LVESD(mm) LVFS(%) E/A EPSS(mm)综合组 52 57.95±6.23** 30.15±3.24** 26.04±3.12** 0.98±0.08** 7.59±1.08**对照组 51 54.28±4.17 33.47±4.16 24.18±2.35 0.91±0.06 8.46±1.52

3 讨论

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5]。但临床研究发现,介入手术会损伤患者动脉血管内膜,导致部分内皮细胞脱落,造成血小板聚集或黏附,促使促裂素分泌,从而使中膜皮还击细胞向内膜移行或增生,导致内膜增厚,增加了管腔狭窄的风险[6]。同时血管外基质沉积、肉芽生长、局部炎症反应可促使早期血栓形成,进一步损伤血管,导致再次缺血性事件的发生。介入术虽能改善动脉血管狭窄,使部分血管重建,有效改善局部微循环,但是其不能阻止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并不能彻底解决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7-8]。郭春芳等[3]报道,冠心病介入术后采用心脏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预后。

综合心脏康复干预措施中首先是对患者进行冠心病健康知识教育,增强患者疾病知识水平,纠正或改善生活中不良的生活习惯[9]。有研究表明,大约有30%的冠心病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通过健康教育者一对一交流,了解并解决患者实际心理问题,有助于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为后期的心脏康复锻炼奠定了思想基础[10]。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缺乏运动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11]。国际医学建议,运动康复锻炼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12]。本研究综合组采用综合心脏康复干预的核心就在于运动。运动能有效降低内皮素水平,提高纤溶酶活性,有助于降解脱落的内皮组织,同时能降低血小板活性,防止血小板聚集或黏附形成血栓,有效保证血流畅通,降低缺血性事件的发生[13]。运动还能调节内皮细胞活性,抑制平滑肌细胞向内膜移行或增生,防止内膜增厚,同时促进血管舒张释放,扩张动脉血管,有助于逆转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细胞,开放或建立正常的血管通道,提高了运动贮量及心脏储备功能,改善了心脏功能[14-15]。

本文结果显示,综合组出院采用综合心脏康复干预1年后,生活质量各指标(心理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疼痛、躯体功能、生理角色、整体健康)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心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1年内再次发生心脏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综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综合心脏康复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促使患者康复,降低再次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

[1]郑淑梅,杨秀兰,吕烨辉,等.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297

[2]Madani M,Alizadeh K,Ghazaee S P,et al.Electiv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procedural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periprocedural myocardial injury.Texas Heart Institute Journal,2013,40(4):410

[3]郭春芳,朱林锋,沈磊,等.自助式心脏康复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641

[4]柳晨,李莹莹.心脏介入手术的术后护理体会.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2):160

[5]Leonardi S,Stebbins A,Lopes R D,et al.Quantification of the effect of clopidogrel on enzymatic infarct size related to a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insights from the CHAMPIO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trial.Coronary artery disease,2013,24(4):321

[6]郑淑梅,杨秀兰,杨茜,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全程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中国综合临床,2014,30(1):29

[7]李瑞洁,李宝寅,秦雷,等.心脏康复综合管理对年轻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5):249

[8]梁爱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脏康复治疗的疗效.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7):561

[9]董玉芬.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康复的影响.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6):875

[10]梁欣,杨蓉,苏斐,等.早期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经急诊介入治疗后患者的疗效观察.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1(12):1462

[11]王春彬,蔡琳,周名纲,等.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随访管理对康复和预后的影响.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6):693

[12]葛凤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1):15

[13]梁丽芬,葛秀春,李建萍,等.心脏康复综合管理对年轻冠心病 PCI术后病人运动耐力的影响.护理研究,2014,1 (15):1887

[14]Rosner GF,Kirtane AJ,Genereux P,et al.Impact of the presence and extent of incomplete angiographic revascularization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The acute catheterization and urgent intervention triage strategy(ACUITY)trial.Circulation:A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2,125 (21):2613

[15]梁婷,都冬梅.康复路径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1):1155

猜你喜欢
出院心功能心脏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心脏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第五回 痊愈出院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