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2016-08-23 22:13邢秀伟王立娟叶珊珊
考试周刊 2016年58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邢秀伟++++王立娟++++叶珊珊++++崔艳梅

摘 要: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程,既能将几门基础医学课程联系在一起,又能与传染病学和内科学交叉融合,是开启医学生临床思维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本研究对此课程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总结,为《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基础医学课程 教学改革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影像学专业学生的必修、必考课程。为适应新世纪医学的发展和需要,《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与考评方式都必须进一步改革,以满足新时期社会与学生的需求。过去的课堂教学方法已经成为现今医学教育进步的绊脚石,因此,笔者总结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同时检索大量相关学术资料,现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1.既往教学的不足之处

教师掌握知识陈旧,教学方法老套,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未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授课过程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常见疾病与新现疾病不能有机结合。试卷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全方位考核学生,不能有效开发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2.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建议

2.1课前教学准备

主要是教师备课的准备,老师要吃透教学大纲,深入研究教材,反复备课,内容要十分熟悉,还要深入思考,把握整体,分清重难点,对每一部分内容要做到烂熟于心。同时根据专业需要对教材进行分割、取舍、简化、扩充,对教材进行重新、周密的编排[1]。另外,要理论联系实际,临床与课程统一联系起来,加入季节时疫及新现疾病,有目的地传授,逐渐形成自己的授课特色,才能够发挥自如、运用自如,难易分清、重点突出,讲课透彻。

2.2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一门难以理解的基础医学课程,免疫学难理解,微生物学多而碎杂,若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将会产生不利于学习的深远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相应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绪论是一本书的最重要的部分,是全部章节的浓缩,绪论讲解好了就能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讲微生物的时候,从制醋造酒到青霉素的发现,从毒力改变到耐药性变异,从巴斯德到李斯特,从经验到实用,从国内到国外,一定要吸引学生、引人入胜,如此,既能使学习气氛变得轻松,又能增强大家的学习趣味性[2]。所以,每一个章节老师都应精心研究、细心设计,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3教学模式的改善

2.3.1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内容繁多,章节凌乱,枯燥乏味,学生往往感觉到内容抽象、零散、不易理解。因此,本课程不宜整体、循序地全部讲解,应根据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做有机调整,促使学生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务必理论结合实际,去旧迎新、结合临床,注重实用。研究者在实际教学中,结合专业特征将细菌、病毒、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的顺序做了相应调整,在授课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2充分利用多媒体,发挥资源优势。近年来,我校大量引进多媒体,基本上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多媒体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简约性、可重复利用性等特点,越来越多地在课堂上被应用。近年来教材编撰、出版频繁,教材为求新颖,新添内容极多,但授课学时有限,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化的教学需求。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化抽象为简单,化枯燥为趣味,化繁重为简约、整洁,减少了认识难度,使学生的眼、耳、脑、手都动起来,大大强化了课程授课的效果。

2.3.3积极改善课堂教学方法。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十分不受学生欢迎,既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使课堂过于沉闷。近年来,启发式教学法十分流行和受欢迎,注重提问、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模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能扩充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3]。另外,巧用形象比喻,促进学生理解。采用形象比喻法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象比喻,就是将抽象难理解的概念用熟悉的日常事务和现象联系起来,加以对比,帮助大家轻松理解概念。最后,注重知识的整体性。老师在备课时对教材进行严格的剖析,对知识框架进行重新优化整合,使其成为一个容易接受的知识结构。既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理解难点,又对本课程有系统、全面的认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临床思维,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的分析思维和判断能力。

2.3.4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授课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临床实际[4]。讲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就应该给学生讲浓汁特点,并结合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介绍破伤风杆菌时,就可以讲解产后新生儿的破伤风病例;讲解乙肝病毒时,就可以结合临床“乙肝五项”的检测方法,介绍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5]。

总之,教师吃透教学大纲,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备课,熟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改善教学方法,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巧用形象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注重知识的整体性,注重理论联系临床实践,就能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讲好、讲活、讲懂,就能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胥振国,蔡玉华,袁星.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1(12):1704-1706.

[2]李晓华,黄小凤,曾怡,等.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应用探索与体会[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4):572-577.

[3]乔媛媛,李波清,李娜,等.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7(3):242-243.

[4]石新丽,孙梦雯,程方岩,等.虚拟实验室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5):2879-2881.

[5]吴玉龙,程梅,杜镇镇,等.全日制专升本药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改革探索[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4):2739-2742.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