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语授课本科生学习适应能力的比较研究

2016-08-24 04:23阿拉腾巴特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8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某大学蒙古语授课本科生和汉语授课本科生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学习观、学习自律性以及课程适应性等方面,蒙古语授课本科生与汉语授课本科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语言障碍、思维方式和交往习惯制约着蒙古语授课本科生的学习适应能力。非连续性教育的观点对蒙古语授课本科生学习适应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蒙古语授课本科生 学习适应能力 非连续性教育

一、研究背景和调查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授课本科招生始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蒙古语授课本科生的教育,无论是招生人数还是专业设置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现有自治区11所高校累计112个专业(方向)设有蒙古语授课班,在校蒙古语授课本科生已超过2万3千人。

本文将主要通过与汉语授课学生的比较,讨论蒙古语授课本科生学习适应能力。笔者于2015年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某大学大三学生中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42份,有效303份。其中蒙古语授课本科生153人,汉语授课本科生150人。笔者运用方差分析比较这两类学生之间学习适应能力的差异。

二、学习适应能力的比较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蒙古语授课本科生学习适应能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与汉语授课本科生存在着一定差距。

1.课程适应性

在学习的目的性方面、两个群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对大学的授课方式的适应性方面,两者确有显著差异。蒙古语授课本科生在教育学内容广度(F(1,299)=5.792,P<0.05)、教学进度(F(1,300)=9.064,P<0.0l)、课程难度(F(1,297)=6.366,P<0.0l)的适应明显不如汉语授课学生。

2.学习自律性

在两类群体的自学能力(F(1,296)=7.377,P<0.0l)和作息时间安排能力(F(1,297)=5.655,P<0.05)有显著差异。

3.学习观

蒙古语授课本科生学生和汉语授课专业大学生竞争观和学习忍耐力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在竞争观方面,蒙古语授课本科生虽然认可现代社会的竞争机制,但是面对竞争更倾向于采取保守的态度(F(1,297)=5.655,P<0.01)。在学习忍耐力方面,他们与汉语授课生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F(1,301)=7.036,P<0.01)。

三、蒙古语授课本科生学习适应问题的原因分析

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内容得知影响蒙古语授课本科生学习适应特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点。

1.语言障碍

由于专业特征,他们的大部分专业课程用蒙古语授课。但是他们必须学习一些汉语授课的课程,包括部分专业课和学校开设的公共课。对此,14.3%的蒙古语授课本科生回答听不懂汉语授课教师的讲授内容。40.1%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47.3%的学生担心自己的汉语水平会影响到将来的就业。因为语言障碍,蒙古语授课本科生在课堂交往中显得思维不敏捷,有的学生害怕回答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程本身失去兴趣和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一现象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解释。在问卷调查样本中,蒙古语授课本科生的94.7%来自农村牧区,85.7%的学生的家中藏书量不足一百册。与城市家庭相比,农村牧区蒙古族家庭的文化资本相对薄弱,父母的书面语知识比较匮乏,家庭背景也间接影响到了蒙古语授课本科生的学习适应。

2.思维方式

在问卷调查样本中,53.3%的蒙古语授课本科生认为自己与汉族学生在思维方式上有差异。受到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蒙古族学生形成了自由朴实、随遇而安的性格。这也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与现代教育的要求之间出现一定的偏差,在学习方面缺乏主动进取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同时,他们愿意把时间消磨在各种娱乐活动当中。在问卷调查样本中,蒙古语授课本科生和汉语授课本科生的看电视剧频率(F(1,301)=30.309,P<0.001)逛街频率(F(1,301)=40.855,P<0.001)、参加文体活动频率(F(1,301)=9.762,P<0.01)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尤其是蒙古语授课本科生看电视剧、逛街的频率远高于汉语授课本科生。

与此相反,在蒙古语授课本科生在学习方面却“坐不住冷板凳”。有的学生独立性较差,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老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学习,但是到了以自学为主的大学环境就不能适应,久而久之变得懒散而没有责任心。这些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阻碍了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使他们毕业后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

3.交往习惯

在问卷调查样本中57.4%的蒙古语授课本科生回答与其它民族学生没有交往。为了进一步了解他们的交往习惯,笔者对四名学生的交友情况进行了更具体的访谈。

大学校园是文化多样性极为丰富的生活空间。学生的跨民族交往越多,越有助于他们的大学学习适应。在问卷调查样本中57.4%的蒙古语授课本科生回答与其它民族学生没有交往,表明多数学生的交际圈仍局限在本民族内。从访谈调查来看,部分学生虽然和汉族学生有交往,但是交往程度很浅。交友仅仅局限于本民族内部将不利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和理解,甚至出现对其它文化的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到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环境。

四、非连续性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对于蒙古语授课本科生学习适应的困境,笔者尝试用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概念进行分析。

在教育本质的认识上,博尔诺夫借鉴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解提出了非连续性的教育形式。传统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一种连续性的活动,儿童通过这种教育循序渐进,不断地趋向完善。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困难和干扰,进而给教育带来障碍。这些障碍导致教育出现非连续性。非连续性教育的两个主要表现就是遭遇和危机。在某种程度上说,危机是遭遇的一种,是遭遇的高级形态。在博尔诺夫看来,遭遇对于人的自我成长具有重要的决定性的意义。“人”的形成不是在连续性的发展中形成的,而是通过遭遇形成的。发生了遭遇就会使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发生变化。教育不是要回避遭遇而是要正视遭遇,正视遭遇的教育价值。

蒙古语授课本科生在大学环境里也面临着这种困境。一方面他们通过家庭教育传承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心理,另一方面需要适应并掌握代表社会主流文化的学校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必然要面对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因此,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具有明显的非连续性特征。这种非连续性进而影响到其它方面。传统上,大家认为应该给少数民族学生更多的“照顾”,因为他们是教育过程中的弱势群体。这些“照顾”即优惠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很难解决学生在学习适应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学习自律性为例,大学里大量的自由支配时间既给大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但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挑战。蒙古语授课本科生这方面的适应能力比较差,有些同学甚至采取消极态度,不去正视问题,进而导致学习适应的恶性循环。优惠政策弥补不了这方面的缺失。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关键在于如何树立信心,在遇到问题时,更倾向于自己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所以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有必要给学生提供正视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认真思考的机会。具体做法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以让他们和学习适应能力较强的同学之间结成对子,定期开展活动。发挥班集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另外,本科生导师制在这里也有很大的用武之地。本科生导师不同于任课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所面临的问题。导师在尊重学生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并在学生深陷困境时能够伸出援助之手。

借助博尔诺夫的理论,对于蒙古语授课本科生的学习适应问题是否可以转换一下视角?即我们一方面正视他们所面临的学习不适应现状的同时,另一方面将其看做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契机。这种视角也许有助于对少数民族学生走出学习困境提供新的对策。

参考文献

[1]O·F·博尔诺夫著,李其龙译.教育人类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1-61

作者简介:阿拉腾巴特,男,蒙古族,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社会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