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海洋
——2016年中国航海日于宁波开幕

2016-08-26 06:44王锐丽
珠江水运 2016年14期
关键词:落户航海宁波

文|本刊记者 王锐丽



筑梦海洋
——2016年中国航海日于宁波开幕

文|本刊记者 王锐丽

2016年中国航海日活动,组织市民和青少年参观宁波港。

2005年至今,中国航海日活动已在北京、上海、舟山、宁波等11个城市连续举办了11届主题论坛及节日纪念活动。这是宁波第二次承办中国航海日论坛活动。今后,此活动将长期落户宁波。

“呜——”7月11日上午9时,一艘艘船舶同时拉响汽笛,庆祝第12个中国航海日的到来。

同一时刻,2016年中国航海日论坛在宁波开幕。来自“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嘉宾齐聚宁波参加论坛。本次论坛由宁波市政府和中国航海学会共同主办,主题为“再扬丝路风帆,共筑蓝色梦想”。

611年前的今天,是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的首航日。2005年,国务院决定将7月11日定为我国的“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作为我国涉海领域唯一的国家法定节日,中国航海日是展示我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窗口,在传承航海文化,提升全民航海、海洋和海权意识,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上,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至今,已在北京、上海、舟山、宁波等11个城市连续举办了11届主题论坛及节日纪念活动。这是宁波第二次承办中国航海日论坛活动。今后,此活动将长期落户宁波。

本届中国航海日论坛为期两天,共设中国国际海员论坛、海丝港口国际合作论坛、中小航运企业领袖论坛、国际航运及大宗商品交易论坛、行舟致远航海文化论坛、宁波国际海洋新兴产业论坛6个专题论坛和11项群众活动。

开幕式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何建中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海运业将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即加快海运创新发展、促进海运协调发展、强化海运绿色发展、扩大海运开放发展、实现海运共享发展,担当起“世界之所依”的重任,勇于开拓,不断前行,积极践行和弘扬丝路和航海精神,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在中国国际海员论坛上发言。

中国国际海员论坛现场。

宁波成为航海日的长期举办地

今年4月,交通运输部同意中国航海日论坛长期落户宁波。中国航海日论坛缘何长期落户宁波?针对这个问题,中国航海日论坛执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宁波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劳可军接受了记者采访。

他表示,2005年,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中国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全国性的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渔业、船舶工业、航海科研教育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贯彻“一带一路”战略,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海防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

自2005年开始,已分别在北京、上海、宁波等11个城市连续举办了十一届纪念活动。“中国航海日论坛”自2014年起成为纪念中国航海日的主题活动。据交通部领导和参加历届活动的嘉宾反映,去年在宁波举办的中国航海日论坛在演讲质量水平、嘉宾层级、港口合作、国际化程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反响热烈。

为深入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国航海日论坛可持续化、品牌化发展的目标,今年1月份,宁波市人民政府向交通运输部申请论坛落户宁波。4月,交通运输部批准今年将继续在宁波举办中国航海日论坛,同时长期落户宁波,并同意在宁波市设立中国航海日论坛(宁波)组委会及其办公室,负责“中国航海日论坛”活动。

该论坛是中国航海日的主题活动,于每年7月11日举办,并要求按照“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兴海强国”的航海日活动宗旨,进一步做大做强品牌效应,扩大“中国航海日”影响。这意味着中国航海日论坛将长期落户宁波,可以说是宁波目前唯一一个获得永久举办权的全国性重要节日纪念活动,这是国家航海日活动组委会、交通运输部对宁波组织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宁波上下努力工作、积极争取的结果。

落户宁波,事出有因

3)分阶段控温热风干燥:初步分析恒温热风干燥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得出较好的因子水平,即温度不高于65℃,风速在1.2m/s左右。因此,分阶段控温热风干燥的试验条件取3个水平:45℃(150min)→55℃(即:在45℃的烘箱内烘干150min后迅速升温至55℃,以下类似),45℃(150min)→60℃,55℃(120min)→65℃;风速取1.2m/s;装载厚度取单层。

中国航海日论坛之所以能长期落户宁波,首要是港口优势。自古以来,宁波就以港口而闻名,与海洋有着不解之缘。秦朝时期,徐福东渡日本就是从宁波出发的;唐宋时期,宁波成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在国家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近代,宁波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还因此孕育了著名的“宁波帮”。如今,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跨越式发展,宁波舟山港已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位居世界的第一和第四。可以说,宁波的成长和发展,与港口、海洋有着无法割裂的联系,“港口就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开放就是宁波最大的优势”。

其次,宁波综合实力雄厚,具备长期办好中国航海日论坛的基础、条件和能力。从去年成功举办经验来看,宁波会展业发达,拥有完备的大型活动场馆和酒店等服务设施,高标准的接待服务能力;交通发达,栎社国际机场开通80余条国内外航线,高铁直达;常年举办中东欧国家投资博览会、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国际国内大型经贸文化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宁波曾与交通运输部共同发起并在宁波成功召开了APEC港口服务组织成立大会,形成了默契的合作。

最后,论坛长期落户宁波有利于整合国家和地方优势,实现中国航海日论坛持续化、品牌化发展。中国航海日活动先后在11个城市举办,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和知名度逐步提高,但始终缺乏一个长期稳定的举办机制和落户地点。宁波作为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沿线城市,积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对接长江经济带、推进海运强国,港航事业发展很快,却缺乏一个与其港口地位相匹配的重大活动平台。这次宁波与中国航海日论坛的结合、“结缘、结亲”,有利于中国航海日论坛走可持续化、稳固化、品牌化发展之路,有利于将中国航海日论坛打造成中国航海领域的顶级论坛,也有利于宁波加快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

2016中国航海日宁波第二届“新丝路”全国帆船邀请赛。

宁波迎来新机遇

航海日活动长期落户宁波,将为宁波新添一张国家级名片,宁波港航事业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机遇。一直以来,宁波港口虽然吞吐量等指标居于前列,是世界大港,但港航服务业的发展与港口发展不相匹配,此次中国航海日论坛落户宁波,可以有效发挥国家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统筹行业和地方两种资源,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加快宁波打造港口经济圈、建设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港航物流服务中心的进程。

航海日活动长期落户宁波,能有效提升港口地位。深入推进浙江港口、江海联运、海上丝路港口联盟,加快打造多式联运国际枢纽,建设港口经济圈。同时有助于宁波做大航运业集聚平台。建设宁波东部新城港航物流服务集聚区,强化口岸大通关公共服务平台、“航运大超市”等功能。到2020年,形成经济联动效应达100亿的航运物流集聚区2个,大宗商品交易所交易额达到2万亿元。

另外,作为航海日的常年举办地,可以很大程度上创新港航服务业态。引导国内外金融、保险、融资、中介等服务机构落户宁波,开展航运融资、信托、担保、投资等业务。建设航运服务资源数据中心,提升“海上丝绸之路”指数品牌。到2020年,港航相关产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宁波航运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到500亿元,跨境电商贸易超过250亿美元。

龙头港航物流企业也会产生集群效应,涌向宁波。比如,宁波舟山港集团、中远海运、中外运等大型企业都纷纷落户宁波。海洋一批跨国贸易物流企业区域总部、专业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和物流园区运营商,也都意向牵至宁波,而宁波本土大中型物流企业开始向多功能增值服务商转型。到2020年,宁波市物流企业将超5000家,船舶管理公司达到100家,航运经纪公司达50家,全球性航运服务企业2-3家。

航海日论坛亮点纷呈

劳可军表示,今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主题是“再扬丝路风帆,共筑蓝色梦想”;口号是“大航海·新丝路”。主题与口号将在一个时期内相对固定,保持连续性。

今年中国航海日论坛活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专题论坛和群众活动,一共有6个论坛和11项群众活动。分别是中国国际海员论坛、海丝港口国际合作论坛、中小航运企业领袖论坛、国际航运及大宗商品交易高峰论坛、行舟致远航海文化论坛、宁波国际海洋新兴产业论坛等。此外,今年新增的国际城市和港口合作论坛,由国际城市和港口协会和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同期在宁波举行。

宁波市去年组织的“我的航海梦”征文绘画比赛、“新丝路”全国帆船邀请赛、港口开放日等11个群众活动反响普遍较好,市民参与度高,今年将继续保留,并且在形式、内容上将有所创新,更加丰富多彩。

劳可军补充,虽然今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举办机制发生变化,准备时间较短,主办方力求将今年的活动办出应有的特色:一是务实高效。根据交通运输部要求,按照“主题突出、规模适当、内容丰富、节俭务实”原则,结合宁波本地特色和优势,争取每一项活动办得圆满、取得实效。二是广泛参与。增加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广泛性,吸引青少年和市民的参与,鼓励有关单位、团体、组织积极参与中国航海日活动。三是扩大国际影响。2016年中国航海日论坛活动将适当增加国际交流活动。准备邀请境外专家、学者、代表参加活动,促进思想和文化交流,提升航海日活动的国际影响力。

宁波未来与筑梦海洋

根据不久前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宁波舟山港将建成全球一流的现代化枢纽港,重点从提升港口基础设施能力、完善集疏运网络体系、打造港口经济圈等几个方面推进。宁波港口作为宁波舟山港的核心组成部分,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集疏运体系,在多式联运上已初具规模,枢纽港地位基本确立,“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围绕港口开发建设、加强港口合作、完善集疏运网络等方面全面提升港口地位,打造国际一流现代化枢纽港。

一是高水平推进港口开发建设,提升港口规模能级。优化港区建设布局,提升岸线利用效率,促进港口资源有效集聚。稳步推进梅山、大榭、穿山港区等一批深水码头建设,集中布局若干多式联运泊位及分拨平台。改、扩建镇海、北仑等港区老旧码头,充分挖掘现有码头潜能。加快梅山港区20万吨级进港航道工程、石浦港区主航道一期、宁海三门湾航道一期等航道及锚地项目建设。

二是加强港口合作和网络建设,提升港口枢纽地位。深入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扩大金塘集装箱、衢山散货等共建码头的规模和范围,合力推进开通条帚门航道、梅山进港航道等共用航道锚地。充分利用丝路平台,发挥APEC港口服务网络作用,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港口资本合作,探索建立以宁波舟山港为主体的国际港口联盟,提升港口国际枢纽地位。做好中国航海日论坛落户宁波及常设机构组建工作,谋划推进亚太港口服务组织(APSN)在宁波设立研究机构。

三是加快建设宁波空港,打造航空物流枢纽。加快建设栎社机场T2航站楼以及配套设施等三期工程,完善空港物流园区,引进战略投资方,拓展航空物流业务,实施空港物流园区工程,争创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提高机场综合服务能力。

四是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扩大港口腹地范围。加快发展海铁联运、水水中转、空陆/空海联运,完善多式联运平台和标准,争创国家海铁联运综合试验区,加强铁路无水港建设,深入拓展江西、湖北、安徽、新疆等内陆无水港,开拓武汉、重庆、成都、西安等中西部内陆市场,加强与中东欧、东盟、日韩等有关国家合作,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争创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打造“一带一路”海陆联运物流枢纽。

五是构筑“三大通道”,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全力构筑“一纵一横一射”三条跨区域、大容量、快速化的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全面融入国家综合运输通道,提升宁波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进一步优化加密市域范围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等交通网络,完善对内各个港区集疏运体系,解决通达港区“最后一公里”问题。

“十三五”期,宁波将以港口为依托,以航线网络和多式联运为纽带,基本形成能力充分、功能完备的综合交通枢纽。沿海港口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总计达到120个;新增集装箱泊位6个,总计达到34个;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力争达到1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600万标箱以上;海铁联运量达到50万TEU;新增“一带一路”国际航线5条以上,覆盖全球主要港口城市;腹地“无水港”达到20个以上。

猜你喜欢
落户航海宁波
大航海争霸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抢人大战”待升级——“落户式抢人”或许不灵了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博物馆
海口出台积分落户新政打通保障房商品房转换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