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地理课中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

2016-08-26 16:00李海春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年23期
关键词:主导作用研究性学习指导

李海春

摘要: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牵涉的范围广、可采用的研究方式多,所以在实践中会出现种种问题。再加上初中生兴趣广泛但变换迅速、学生的思想也容易出现反复和波动,因此初中生地理研究性学习离不开教师适时的指导。本文就指导学生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引发的有关问题及解决途径作探究和思考。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主导作用;初中地理;问题;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126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来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在初中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由于地理学科涉及面广、可探讨的内容丰富,很多学生选择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绿化、企业、交通等热点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摸索前进中,有一些研究课题是成功的。像“对涧河污染原因的探析”“学校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市区交通状况的调查”等课题的研究,学生在整个学习和活动中不仅做了大量的翻阅资料、走访、问卷调查、野外考察等工作,并把在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很好地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但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学习的过程中,笔者也碰到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

1. 课题确立不当。有些学生在确定研究课题时,仅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的课题远离生活实际、研究范围过大、超越了初中生的观察和研究能力。因此,在做这类课题时,教师与学生都感到十分困难。

2. 研究活动无从下手或收集的资料不能紧扣课题。当课题确定以后,有一些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入手,不知道如何制订方案,不能根据课题的需要来确定正确的研究方式和制订的方案操作性不强,难以在实践中实施。

3. 在实施研究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方面的难题。在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有的学生很容易对研究失去信心,产生不愿意坚持下去的想法和行为。

4. 研究成果的表述缺乏理论性。不少学生不知道如何写论文,文中对论点的论证仅仅是资料的罗列,缺乏必要的分析,难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指导学生确定合适的研究课题。学生确定什么研究课题是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首要环节,也是今后课题能否进行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和研究成果的质量。

教师应注意引导,并与学生一起参与课题来确定工作。初中生由于刚接触研究性学习,没有经验,往往一时提不出课题。这时,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切忌直接替学生确立一个课题,而应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找问题来研究,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罗列出来,然后再分析、归纳、总结、提炼成研究课题。

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组织课题的讨论,并根据不同学生生活的具体环境和家庭条件及兴趣要求,确定最佳课题。如在郊区生活的同学,可以调查郊区的农业区位因素特点、开展河流污染状况的调查、探究垃圾的处理等课题;城区的同学可以了解工厂、商业、交通的布局情况及区位因素,城市空气和环境的状况以及原因,垃圾分类以及城市水污染的问题等等。

课题的选择不宜太难,否则学生可能会失去信心,进而影响今后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题分类和可行性论证时,要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抱着平等的态度参与。教师应该相信:学生在进入研究过程中,如果能够发现自己的选题存在问题,那时再进行调整、修改、纠正,从中吸取教训,也是一个很大的收获。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学习的过程,课题只是载体。

(2)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制定最佳的研究方式。学生从依赖于教师的传统课堂转入自主的研究性学习时,常常感到千头万绪,无从入手。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把学生扶上“马”。这种扶持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有利于调动和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造力。

当学生制订了初步计划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举办一次“如何制订研究方案”的专题讲座,也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成功案例给学生以启发,还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课题确定最佳研究方案,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补充。如社会调查类,研究方向是就某一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展开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形成调查报告。这一形式是大多数学生容易采纳的形式。调查方式可采取实地观察、访谈、调查、问卷、资料收集等。教师在其中的角色是引路人,绝不能包办代替。教师要做的不是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是要帮助学生去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教师能够正确引导、适当点拨。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努力探索。

实践证明:这样的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调研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更能以研究性学习为手段,让学生学会地理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市区交通状况的调查》中,关于布点的选择、车流量测算、问卷调查、走访相关部门和《对涧河污染原因的探析》中的实地观察、排污企业的记录、环保部门的相关数据、对周边社区的走访等都为调查报告最终的成功提供了合理、有效、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当学生的研究步入正轨,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可转入定期检查、了解进度、解答疑问等辅助地位。

特别要强调的是,在课题研究中,有效资料的收集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研究的成败,同时也是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直接研究取得了第一手资料。教师要提醒学生调查的资料和数据要有代表性,避免以点带面,并要指导他们如何去获取这些资料。当学生靠获取一般的资料无法满足研究需要时,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有关书报、杂志等,提示或帮助学生与相关单位的专家取得联系,使学生能将有限的时间用在有效资料的收集上,并在其中教会他们掌握、自觉运用这些方法。

(3)在实施研究过程中,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初始热情可能会慢慢消失。面临困难时,有的学生会失去信心。教师应适时分析学生遇到的问题,分析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对于知识性障碍,教师可采用介绍相关书籍、开设辅导讲座、小组补充教学等方式,进行详略得当的指导。对于意志力问题,教师要循循善诱、分析原因、树立形象榜样和开展小组竞赛,给学生“打气”。

(4)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和准确表达思想,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学生总结研究过程的最后阶段。作为指导教师,首先要明确研究性学习活动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强调的是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明确了这一点,教师就能以平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艰巨的探究过程和稚嫩的论文成果。这个阶段,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取舍、分析资料和如何组织有用的第一手材料。教师要求学生论文必须根据调查资料来提出论点和论据,并要有一定的论证分析。

研究性学习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以学生自我探究活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为宗旨;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为任务。它不仅是一场学习方式上的革命,更是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思想实现的关键。由于目前开展研究性学习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还需要我们教师做更多的探索与实践。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逐步地、认真地组织学生和指导学生把研究性学习做好。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东县大浦镇中心学校 421421)

猜你喜欢
主导作用研究性学习指导
人大主导立法六人谈
峨眉盘破门武术保护与传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