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创新开放日在京举行
——“先医后药”的智能制造理念是施耐德电气创新思维的最好例证

2016-08-29 06:40本刊讯
电器工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开放日施耐德能效

施耐德电气创新开放日在京举行
——“先医后药”的智能制造理念是施耐德电气创新思维的最好例证

通过“创新,无处不在”,施耐德电气设计更适合中国制造业发展阶段的工业创新理念,用全套面向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的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中国本土企业拥抱智能制造。

本刊讯 记者 吴珂 报道 2016年6月21日,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在北京举办主题为“创新,无处不在”的创新开放日活动。

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朱海在会上作了“创新,无处不在”的主题演讲。朱海指出,随着城镇化、数字化、工业化的三大趋势推动能源需求不断上涨,如何提高能效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之一。据统计,至少有三分之二的能效潜能尚待挖掘。朱海认为,未来的电网一定是分布式的,每一个个体既是能源的使用者,也是能源的生产者,这在原来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大数据时代会让这一切变得可能。因此,分布式电网的发展将会带来巨大的商机。

施耐德电气深耕中国市场近30年,将中国发展成为拥有26000名员工的全球第二大市场,成功的秘诀除了始终专注于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本地化人才培养、包容的企业文化以及“在中国,为中国”的中国原创战略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战略,为企业发展带来持续的推动力。朱海介绍说,施耐德电气的“创新,无处不在”理念主要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是智能的硬件,每一个产品都是互联互通的。第二,这些产品在一个区域里面,是可以互相控制的。第三个层面是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具有前瞻性的信息。通过“创新,无处不在”,施耐德电气设计更适合中国制造业发展阶段的工业创新理念,用全套面向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的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中国本土企业拥抱智能制造。

朱海在谈到施耐德电气在智能制造方面与众不同之处时强调一个观点,即“先医后药”。“我很担心很多人将实施智能制造简单理解为购买很多的智能化设备,这种片面观点很可能让一些企业误入歧途,”朱海解释:“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痛点是什么,希望通过智能制造解决什么问题,达成什么效果。再根据实际需求上马不同的解决方案。”施耐德电气能够帮助客户提高效率,然后根据他们实际的生产计划、生产能力和未来的潜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智能化方案,这才是施耐德电气提供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在回答现场记者提问时,朱海还谈到他对什么是智能制造核心的理解。他说“智能制造的核心不是智能化的机械设备,比如‘机器人’,智能制造要达到的目的是透明,或者用另外一个词叫‘通’,‘通则不痛’。智能制造的核心是把制造的黑盒子打开,实现整个制造过程的透明化。”

朱海还在此次“创新开放日”中,发布了2016年施耐德电气中国重点关注的“四大领域”:第一,从技术、模式和协作三方面持续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开展跨界合作,积极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第二,帮助客户实现智能制造,践行中国制造2025的纲要要求;第三,深度整合全球资源,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第四,助力中国社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并支持中国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开放日施耐德能效
魔法学校开放日
上海:稳中有进 能效趋优
家长开放日
悦于形 匠于心——百超天津工厂开放日顺利举办
施耐德的失落
施耐德电气睿易系列ATV310通用型变频器
施耐德:以PlantStruxureTM PES助力节能降耗
施耐德电气 Foxboro Compact 200系列I/O
浅谈实现高能效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
欧盟:LED照明能效标准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