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科创中心这两年,孵化体系多维度发力

2016-08-29 09:26俞灵琦
华东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众创孵化器科创

文 俞灵琦

03科创中心这两年,孵化体系多维度发力

文 俞灵琦

孵化器是梦想的苗圃,也是汇聚着无数产业资源、扶持政策、企业服务的创业基地,在科创中心建成的两周年来里,让我们来细数这些孵化器是如何蜕变的。

众创空间作为一个新生词,在上海科创中心建成的两年来已经传遍大街小巷,随着民营资本的融入以及创新2.0的时代需求,传统意义上的孵化器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的趋势下,已然蜕变出新的样貌。

同时,众创空间正从多维度发力,在上海科创中心的引领下,作为创新创业的载体,为抱有远大理想的创客们,营造出一片自主创新、蓬勃发展的新风气。

跨越资本紧缩的壁障,迎接投融资新气象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中,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看好创业投资,而各区政府也加大了对于众创空间与创业企业投融资的扶持力度。

自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两年来,民营资本的涌入渐渐代替了投资人成为投融资市场的主流,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要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着力扩大民间投资”的重要指示下,上海的投融资风潮经历了O2O企业倒闭潮、P2P创业被叫停、风投市场资本紧缩等等考验,创投市场并没有萎缩,反而较2015年有所增长。

一方面,上海出台了许多对于投融资的扶持政策,诸如在2016年2月出台的《上海市天使投资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为企业在初创种子期,因风险过大、不确定因素过多、银行不给贷款、风投又看不上、没有人愿意做“天使”等市场缺位情况下,政府跨前一步加以引导。

而各区的政府也积极性相应,对于众创空间和创新企业加大投融资方面的扶持,嘉定区便在《关于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方案(试行)》中提到要完善金融支持:优化政府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的金融服务模式,加强区镇联动,打造科技金融平台,为创业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加大嘉定创投基金和天使投资基金投入,嘉定创投基金由原来的12亿元规模增加至20亿元规模。嘉定天使投资基金由原来的1亿元增加至2亿元。企业最高可获得嘉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500万元的股权投入,并可在约定的一定期限内以多种模式退出。同时吸引50家以上社会投资机构,撬动社会资本200亿元投资500家以上的创业企业。建立国资背景的政策性担保公司,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信用增信服务。探索“投贷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模式,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积极推动创新型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发展,对成功上市挂牌的企业提供中介服务费用补贴。

而在松江区发布的《松江区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中也提出了优化创业投融资机制:设立创业引导基金,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风险投资投向众创空间、孵化器,加大对创新创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在股权众筹平台、“新三板”、上海股权交易中心的“E板”和“N板”等资本市场上市挂牌,为创新型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建立多种金融产品构成的融资体系,支持企业使用股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及贸易融资等创新金融产品。

众创空间对接大院,打造科技成果转化“自循环”

2015年的3月6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要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而在2016年5月9日,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中再度强调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意义。

目前,上海众创空间呈现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等特点,通过与大院大所和大企业合作,让优质创新资源向大众创业释放,并通过各个环节的专业服务,推动创业项目快速成长,实现了全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把自主创新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转化成品牌产品、转化成企业利润、转化成地区经济实力的目标。

2015年11月,上海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从权益激励、转化便利性、人员顾虑三个问题入手,重点在科技成果处置权改革、转化平台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共性技术研发与服务、企业转化主体、科研人员创业等5个方面提出了19条举措。而这些举措也带来切切实实的变化: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仅2015年一年就已转化新药品种13个,合同总额达7亿元,接近过去五年总和;上海理工大学太赫兹研发团队获得太赫兹技术研究院的72%股份,学校占股28%;上海交大近年来转化了不少科技成果,也取得了一些经验,通过成立知识产权公司专门负责技术类无形资产的作价投资入股,为部属高校提供了思路。

为了更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嘉定区政府构建了科创院地合作的“嘉定模式”,嘉定将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发展升级紧密结合,首批40个总投资近170亿元的重大科技产业项目已经启动。2016年初,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中落户嘉定,双方将以此为抓手逐步做实中科院上海分院产业化基地。2016年7月1日,“科嘉梦工厂”正式揭牌启用,部分入驻项目落地实施;截至6月中旬,已经落地的企业近80家,其中41家企业已经办结企业营业执照,行业覆盖信息科技、新材料、投资管理、电子商务、广告设计等,注册资金超过5亿元。

而在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张江生物医药孵化器为例,便与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维持着院地合作关系,当中科院专家有了成果转化的点子,就可以联系这家孵化器,商量入驻、投资等事宜。孵化器负责人邓伟表示,上海的大院大所资源十分丰富,企业可以积极与这些院所对接,将众创空间设在院所内或院所附近,让更多论文上的、实验室里的成果释放出来,走上转化之路。

围绕创新创业办活动,众创空间搭建展示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发展众创空间,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引入市场机制,上海围绕着创新创业办活动,使各类展会和大赛成为各位创新主体与服务机构集聚、分享、互动的大平台,从而增强资源平台创新服务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例如,2015年7月17日,由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和东方财经·浦东频道共同打造的“众创时代下的上海机会”科创主题活动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2016年6月8日,“创在上海,新想未来”2016上海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开幕式在上海科技馆下沉式广场顺利举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基础上,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今年继续承办了2016年“创业在上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本次大赛以整合创新创业要素为契机,致力于构建专业的科技型企业服务平台,引导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创新创意企业。许多众创空间承办了大赛分赛点的比赛,为参赛企业安排了第三方咨询中心,提供融资及落户政策咨询等服务。

此外,众多具有自身特色的众创空间会定期组织培训和企业家沙龙等活动,给予企业创业指导,增加创业企业之间的交流机会。如金石湾科创天地有导师培训平台和线上线下服务平台,通过公司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根据不同周期不同行业,金石湾会组织不同的创业导师展开培训讲座,让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能够少走弯路。而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中,会定期有微信活动和线下企业家沙龙活动,使企业了解知识产权、基金、法律等讯息,构建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的完整创业生态圈,解决企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猜你喜欢
众创孵化器科创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倾力打造资本市场孵化器
成都值得推荐的20家大型孵化器与众创空间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