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加快“创造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关于韩国“创造经济”战略的解读及启示

2016-08-29 09:26张宇飞
华东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韩国融合经济

文 张宇飞

政府:加快“创造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关于韩国“创造经济”战略的解读及启示

文 张宇飞

朴槿惠政府于2013年提出了实施“创造经济(Creative Economy)”的创新战略发展思路。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韩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但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遭受重创,以往支持韩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化工业、技术引进和要素供给等有利因素逐渐消失。为此,朴槿惠政府于2013年提出了实施“创造经济(Creative Economy)”的创新战略发展思路,通过将创造性和想象力注入科技、ICT、文化类企业,充分激发国民的创新和创造意识,并以此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促进产业和产业、产业和文化之间的结合,推动新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而为了实现面向未来的“创造经济”发展,韩国政府推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重塑韩国经济增长模式,引领经济走出困境。

从“追赶型增长”到“引领型发展”

韩国在过去30年内完成了工业化进程,迅速成为贸易强国,被誉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复兴的样板”。而近几年,韩国整体经济增长趋势放缓,就业市场逐渐呈现饱和状态,与经济起飞时期相比,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也已出现一定程度下降。韩国科技政策研究院(STEPI)研究认为,这除了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有关,还与韩国追赶型(Fast Follower)增长模式相关。一是更注重应用研发而非基础研发,过于注重短期收益而规避高风险、挑战性强的研发,缺乏原始性、系统性、全面性研发;二是对创新容忍度较低,缺乏对企业创业失败的宽容;三是创业企业市场准入门槛高,对中小企业“死亡谷”阶段的支持较少。总之,“追赶型”的发展模式,即单纯追求扩大市场和削减成本的增长思想已无法适应韩国经济体系。

针对国家经济现状,朴槿惠政府经济改革的主旨是摆脱以劳动、资本投入为主的量的增长,追求以生产率为中心的质的增长,由追赶发达国家的模式转向引领世界市场的模式,提出将现行的经济政策战略从以模仿和应用为主的“追赶型”转向定位原始创新的“引领型(First Mover)”,实现经济复兴。

图1: “追赶型”与“引领型”经济政策

所谓“引领型经济”,是通过聚焦技术和创造性,提高中小企业或创业公司的产品附加值,实现经济增长、出口攀升,从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并培育新的市场需求和新兴产业,并进一步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形成经济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将想象力和创意转化为竞争力

韩国政府认为,创造经济是以想象力、创意和科技为基础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一方面,创造经济是将想象力与创意转化为竞争力的过程。政府通过塑造开放的创业环境,鼓励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将创意、想象力、科学技术、ICT融入产品和服务,形成创意性资产,在此基础上强化传统产业并开拓新市场、新产业,从而创造大量、高质量就业机会(就业率达到70%以上),实现良性循环(如图2)。另一方面,创造经济是各产业实现有机融合的平台。政府通过培育引领型融合产业,将文化、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互联网技术产业实现相互融合,从市场需求出发,打破产业间界限,实现跨产业合作。

韩国创造经济战略的核心目标:一是通过创造和改革,增加工作岗位,扩大市场,重点扶植创业型中小企业,实现知识财产创利,提高产业附加值并摆脱现阶段就业市场饱和的局面;二是通过将精尖端技术、文化创意注入相关产业,挖掘全球先导产业,扩大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增强创造经济的国际领导力;三是通过鼓励国民创意,培养和发掘企业家精神,营造容忍创业失败的创新环境,最终建设一个尊重创意并使其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具体而言,通过创造经济的推进,韩国将不断激发国民创意,培养创意融合人才,加强创意性、挑战性研究,培育创意产业种子,发掘国民幸福技术,促进技术、产业融合,强化ICT创新力量,提倡冒险企业家精神,并最终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

图2: 创造经济的运行模式

发展与改革:成立未来创造部

为推进本国科技创新和创造经济发展,韩国进行部门调整和改革,专门新成立了未来创造科学部,旨在集约科技资源和发挥科技创新作用,为建设先导型创造经济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该部主要职能包括:(1)研发与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未来先导领域的研发工作、研发预算的分配调整、研发项目的评价、科技成果管理与产业化计划。(2)信息通信。推进国家信息化工作、制定信息通信产业政策、实施软件产业中长期培育等。(3)政策环境。制定创造性经济等相关政策与法规、科技发展中长期政策目标。

根据职能分析,此次组建的未来创造科学部不仅将统管基础、应用、开发等全方位科技业务,而且还将负责涵盖信息通信领域的“智能生态链”—创意概念、系统平台、网络通信及终端设备,在科学和IT行业乃至整个产业界将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创造科学部的职能,一方面源于多个部门的并入,主要包括教育科技部(负责基础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知识经济部(发掘并计划ICT研发、信息通信产业振兴、软件产业、新发展动力等)、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计划、评审、调整国家层面的科技政策,分配调整研发预算)(如图3)。另一方面来源于以往多个部门的职能剥离。如国务总理室、广播通信委员会、文化体育观光部、行政安全部等有关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广播通信、融合、振兴,数码领域以及广告、国家信息计划职能归并到了未来创造科学部。

图3: 未来创造科学部的职能划分

推进与引导:政府的重要使命与责任

推进三大改革。(1)对现行人才培养制度的改革。韩国现行以升入大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制度,使学生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未来将打破应试教育的体制束缚,发掘学生天赋,尊重学生梦想,支持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活动,为企业输送更多敢于挑战的创造性人才,并从中发掘和培养年轻企业家。(2)对现行资本融资市场的改革。通过强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力度(在选择资助时从追求企业创业成功率的指标转向是否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打造完善的风险投资环境(协助企业在KOSDAQ上市,利用政府预算和民间资本联合支持),加强政府采购,为创业公司新产品做好市场推广,改变全国金融支持模式过于单一、创业型新兴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3)强化市场竞争秩序维护者的角色。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保护力度,避免具有发展潜力的小企业尚未成型即被大企业收购;另一方面鼓励中小企业将产品定位于全球市场,并帮助其疏通和拓宽全球产品销售渠道。

关注和支持产业创新、融合发展。(1)创建产业技术R&D流程。如推广自由探索性课题,采用多种研发资助模式(包括先商业模式创新后技术研发、先研发后奖励等);引导设计师与市场营销专家参与课题研究,将技术主导的绝对评价方式转变为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相对比较评价方式。(2)培育引领型融合产业。如将文化、IT、BT、NT与产业连接,培育“国民幸福型融合产业”;各部门共同组建“产业融合规范和解除障碍推进团”,确立融合规范与制度改善综合对策。(3)加快传统主导产业升级。如通过智能汽车、海洋成套设备、绿色船舶、无人驾驶飞机等未来主导产品,实现融合扩散;通过IT、新材料、创新工艺等手段来加强传统行业(如服装纺织业)的创新发展。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1)基础设施。构建世界最高水平的互联网与网络环境;同时,加大ICT技术的投资力度,尤其是相关人才培育。(2)推进风险投资和中小企业发展。为创业者提供优惠税制与创业资金;为中小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支援;实现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共生共存;加快风险投资的发展。(3)将政府干预减少到最小化。消除阻碍创业的制度;重整知识产权制度,构建创业生态系统;营造容忍失败的产业环境。

路径依赖需要通过新战略来进行突破

分析解读韩国创造经济战略,可以带给我们以下启示:

第一,路径依赖需要通过新战略来进行突破。韩国经济的腾飞与发展,与其形成的善于跟踪成熟技术、注重硬件及生产工艺提升的集成创新的“追赶型”战略密切相关;然而,当经济转型的需求日趋强烈的时候,摆脱路径依赖的压力将显得更为迫切。这是韩国创造经济战略提出和推进的根本动力,即向开拓全球新兴技术市场、注重软件及产品附加值提升的“引领型”经济转变。

第二,注重融合是韩国创造经济的核心内涵。创造经济的本质是想象力、创意性及科学技术的融合发展,这也促进了ICT产业、文化产业、健康产业等多种产业之间的融合;同时,创造经济中展现出大小企业之间的共生发展,为产业融合赋予了新的内涵。

第三,强调政府的引导和推进作用。未来创造部是韩国推进创造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针对市场失灵的领域,它将从政策引导、环境营造和机制优化等方面不断为产业发展、企业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

猜你喜欢
韩国融合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融合》
在韩国走马观花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