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领导层大换班及内外政策走向

2016-08-30 08:32凌德权
军事文摘 2016年13期
关键词:阮富仲越南总书记

凌德权

越南领导层大换班及内外政策走向

凌德权

随着4月12日越南第十三届国会第十一次会议落幕,越南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大幅度人事更迭即告完成。从1月底越共十二大到这次国会会议,焦点是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掌握在什么人手中,越南今后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重大人事变动主要特点

干部年轻化迈出空前大步伐。建党86年的越南共产党是越南的执政党,也是越南惟一的合法政党。越战结束进入和平年代已经41年,随着岁月的流逝,老一代领导骨干陆续离世或进入晚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老龄化现象突出。在越共上一届中央政治局的16名成员中,超过65岁的多达10人(包括总书记、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国会主席和书记处常务书记),不到65岁的仅有6人。中央领导层年轻化成为越共亟待解决的一项紧迫任务。

越共在筹备十二大的过程中,就各级党代会换届的选举规则、规程、标准和条件等以中央决议方式做了规定。其中,关于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成员的年龄条件为: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年满65岁者不再连任政治局委员;连任的中央委员不得超过60岁(个别例外),新当选的中央委员不得超过55岁;中央候补委员不得超过45岁。

越共十二大按照这个年龄条件的规定,实现了中央委员和省部级以上特别是中央政治局成员的大幅度年轻化。在新一届政治局的19名委员中,连任的7人,新当选的达12人。180名中央委员更新了一半以上,20名中央候补委员都是45岁以下的年轻领导干部。这是越共历史上幅度空前的一次“大换血”。

老中青三个梯队的干部结构初步形成。在越共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中,72岁的阮富仲作为惟一“特殊情况”高票连任总书记,属于“40后”;15人属“50后”;2人属“60后”(55岁和56岁);1人属“70后”(46岁)。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干部结构初步形成。

这就意味着,亲身经历过抗法抗美战争时期的绝大多数人已离开政治舞台,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战后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将作为干部队伍的主体开始接班主政。

国家机构顺利实现新老交替。越共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在十二大就决定了党内分工和国家机构领导人的提名方案。第十三届国会第一十次会议根据党领导层的变化,按照法定程序提前“健全”了国家机构各个系统的领导人。

国会主席:阮氏金银接替阮生雄。这是越南历史上第一次由女性出任最高立法机构领导人。同时更换了两名副主席,留任了两名副主席。

国家主席:原任公安部长的陈大光接替张晋创出任国家主席。陈大光成为继黎德英之后拥有大将军衔的第二位国家元首。他在未来越南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引人注目。

政府总理和成员:原副总理阮春福接替阮晋勇出任总理。这次国会会议批准3位新的副总理和1 8位新的部长,其中军队总政主任吴春历接任国防部长,原公安部副部长苏林接任公安部长。46岁的黎明兴系已故政治局委员、原公安部长黎明香之子,成为越南最年轻的国家银行行长和政府成员。改组后的政府27名成员中,包括6名政治局委员(政府总理、3名副总理、国防部长和公安部长)。

新权力核心形成。越南实现集体领导体制,越共党章规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经过这轮重大人事调整,越南形成了以阮富仲为总书记的五人权力核心,而不是西方媒体所说的“四驾马车”。这五人是:阮富仲(总书记)、陈大光(国家主席)、阮春福(政府总理)、阮氏金银(国会主席)、丁世兄(书记处常务书记)。国防、公安、中组部、中央检查委员会等要害部门的领导人均属这个领导核心的重要支持者。

72岁的阮富仲历任六届中央委员、五届政治局委员,其党内资历和威信均远高于政治局其他成员,政治影响力显著提升。

陈大光为两届政治局委员,党内资历与阮春福、丁世兄相当,但具有年龄优势。陈大光在宣誓就职后说,他是“对内对外代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家元首、国防与安全委员会主席、人民武装力量统领”。外媒认为,越南提前三四个月完成国家机构人事更迭,原因是为了缩短权力交接期,也是为了接待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底访越。未来,越南一旦实行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并轨的体制,陈大光将是最可能的人选。

越南国会主席阮氏金银向新总理阮春福(右)送花

越南形成了以阮富仲为总书记的五人权力核心

在越南的政治生活中,书记处常务书记一职非常重要。杜梅、黎可漂在出任总书记之前的职务就是书记处常务书记。越共中央网站最新公布的政治局成员排名中,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丁世兄仅次于阮富仲,位居第二,由此可见其党内地位举足轻重。其后的排名依次为陈大光、阮氏金银、吴春历、苏林、阮春福。如果越南继续实行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分权体制,丁世兄也是未来接任总书记的重要人选。

“激进改革派”“对华强硬派”阮晋勇“裸退”出局。阮富仲是坚持马列主义、胡志明思想和社会主义方向的“稳健改革派”代表人物,但被西方和敌对势力贴上了“保守”“教条”“亲华”的标签。党内资历相当但具有年龄优势的阮晋勇被西方智库学者和媒体称为“激进改革派”“亲美派”“对华强硬派”代表人物,他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与阮富仲等持不同政见,而且企图问鼎总书记这一最高领导职位。

据西方媒体透露的材料,越共在十二大过程中就总书记这一最高职位进行了复杂尖锐的斗争。阮富仲利用筹备十二大的主导权和在政治局、书记处内的相对优势,下了几招“先手棋”,确定了选举规则、程序、标准和年龄条件。在老一辈领导人的幕后支持下,越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全会经过反反复复的投票表决,最终通过了四位最高领导人提名方案,迫使阮晋勇退出提名方案,排除了阮晋勇争当总书记的可能。

尽管阮晋勇淡出越南政坛,但他的影响力和思潮依然存在。越共党内的矛盾和斗争依然错综复杂,亲西方势力和反华排华思潮主要集中在部分知识界、部分媒体和部分退休老干部。西方思潮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对越南青年一代渗透非常严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以及“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非常激烈,并将长期存在。但至少在五年内,以阮富仲为代表的“举旗护旗派”有能力掌控大局。

在融入国际经济时代,越南不断促进工业发展

内外政策走向

越共十二大的主题词是“团结、民主、纪纲、革新”,政治报告的题目为《加强建设纯洁、强大的党;发挥全民族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力量;全面、同步推动革新事业;牢牢保卫祖国,牢牢维护和平稳定环境;为早日使我国基本成为现代化工业国而奋斗》。

关于越南今后的旗帜和道路,越共十二大强调:“继续大力革新思维,创造性地运用、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胡志明思想,坚定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的目标。”

越共十二大文件提出,要“加强实践总结、理论研究,准确预测,及时制定方针政策,有效处理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解决好反映我国革新与发展规律的各种重大关系”,其中包括:革新、稳定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革新和政治革新之间的关系;遵循市场规律和确保社会主义定向之间的关系;发展生产力与逐步建立、完善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经济增长和发展文化、实现社会进步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与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之间的关系;独立、自主和融入国际之间的关系;党领导、国家管理和人民当家做主之间的关系等。

越南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然而也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越共十二大文件说:“我们党指出的四个危机仍然存在,尤其是在经济上更加滞后于地区及世界各国的危机;敌对势力破坏我国的‘和平演变’危机;一部分干部、党员、公务公职人员在政治思想、道德、生活方式方面的蜕化状况以及‘自我演变’‘自我转化’的表现 ;官僚、腐败、浪费等弊端的存在和复杂变化。”

越共十二大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经济增长速度年均6.5~7%。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3200~3500美元,工业和服务业比重约占GDP的85%;五年平均全社会总投资约占GDP的32~34%;国家财政赤字约4%;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约5%;GDP平均能耗每年下降1~1.5%;城市化率到2020年达38~40%。

越共十二大提出了五年任期的六项重点工作,其中难度最大的是两项:党建反腐、经济社会发展。阮富仲和越共中央一再强调加强党建和反腐,思路和目标明确,但难度和阻力非常大。如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全面革新,越共内部争论很多、矛盾很多、难题很多。目前,越南经济形势十分困难,2016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仅为5.46%(2015年为6.68%),农业出现负增长,进出口金额下滑;国有企业、银行系统积弊难改;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公共债务接近上限。越南经济增长缺乏亮点和动力。在国际经济不振的大环境下,越南要达到十二大确定的目标决非易事。2016年是落实越共十二大决议的开局之年,越共新领导班子面临着一系列的考验和挑战。

越南国防、安全和外交政策的表述没有大的变化。十二大文件称:“牢牢保卫祖国的独立、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保卫党、国家、人民和社会主义制度始终是紧密相关的;牢牢维护和平稳定的环境以发展国家是党、国家、整个政治系统和全民的经常和重要的任务,其中,人民军队和人民公安是骨干。”

国防、安全的重要目标是:“大力发挥全民族和整个政治系统的综合力量,最大程度地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坚决、坚持开展斗争,牢牢保卫祖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保卫党、国家、人民和社会主义制度;保卫革新事业和工业化、现代化事业,保卫国家民族利益;保卫民族文化;牢牢维护和平环境、政治稳定、国家安全、社会治安。”

对外政策的表述是:“保障国家民族的最高利益,在国际法基本原则、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一贯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合作与发展的外交路线;对外关系多样化、多边化;主动、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成为国际社会值得信赖的朋友、伙伴和负责任的成员,服务于牢牢维护和平稳定环境的目标,最大程度地争取外部各种资源以发展国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的地位和威信,为世界上和平、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事业做出贡献。”

越共十二大要求“提高各种对外活动的效果,继续深化各种合作关系。”“提高融入国际经济的效果,在总体计划和合理路线图中充分履行国际承诺及新一代国际自由贸易协定;符合于国家利益。”“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与各伙伴的关系,尤其是对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各战略伙伴和各大国,使业已确立的关系框架进入实质性关系。”“主动参加各种多边机制并发挥作用,特别是东盟和联合国。主动、积极参加有关国防、安全的多边机制,其中包括参加更高水平的的合作活动,如联合国维和行动、非传统安全演习及其他活动。”“大力加强在文化、社会、科技、教育及其他领域融入国际社会。”

越俄关系是越南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之一

结 语

观察家们认为:越南“独立自主、国际关系多边化多样化、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社会”的对外路线不会变,但在具体问题上会有一定幅度的动态性调整。越南将继续奉行“大国间相对平衡”的外交政策,特别是与中美两个大国搞好关系,“避免卷入大国竞争的漩涡”,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以进行经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越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中越作为两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广泛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中越两党最高领导人2015年实现了互访,确定了发展两党两国关系的定位、目标、原则和方针。在越南顺利完成党和国家高层人事更迭之后,推动全面落实两党领导人共识有大量工作要做。

中越关系中最大的分歧是南海争端。如何落实中越高层“妥善处理海上分歧”的共识,对双方都十分重要,需要双方职能部门和媒体良性互动。

鉴于越南各级领导干部大幅度的年轻化和越共十二大以后的新变化,中国宜抓住机遇,积极推动落实2015年中越两党总书记互访时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识,大力推动两国全面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密切与越南高层、各对口部门和各地方年轻一代领导的交往交流,加快实现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对接,推动重大合作项目的洽谈、签约和实施,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将越南和中南半岛视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支点。当前,特别要净化双方媒体宣传,努力改善两国民意基础。

责任编辑:葛妍

猜你喜欢
阮富仲越南总书记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越共十三大正式闭幕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越南百里“银滩”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阮富仲 首次访美
越共总书记下周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