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专业涂料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

2016-09-02 00:59徐春涛
广州化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涂料考核生产

徐春涛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4)



精细化工专业涂料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

徐春涛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广东中山528404)

涂料产业是广东珠三角地区精细化工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涂料专业人才。涂料课程是高职高专精细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建设是培养合格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本文从项目化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涂料生产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总结了涂料项目化教学的课程人才培养实施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涂料课程;精细化工;项目化教学;教学改革

广东地区是中国最集中的涂料制造生产基地。中国涂料看广东,广东涂料看珠三角。建筑涂料在广东涂料领域里占比最大的一个漆种,另外木器涂料和家电涂料也是占有比较大的份额,这些涂料的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顺德、东莞、深圳、中山、广州、江门等地[1]。随着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压力的增大,涂料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需求,因而对高技能涂料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依据中山市涂料企业和周边地区涂料企业的需求在精细化工专业里开设《涂料生产技术》课程,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技能型涂料人才为地方涂料企业服务。

1 涂料产业特点

涂料化工是多学科的交叉,“四大化学”(有机、无机、物化、分析)是其基础,还有胶体、界面、高分子等化学。物理、机械、电子、计算机包括纳米材料在内的新材料等学科都涉及。涂料产业特点,首先是应用范围广,产品类型多,基本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涉及到涂料,涂料已渗透到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其次是技术含量高,知识密集度大,如果把一般制造业的知识密集度看成100,那涂料产业的知识密集度就为260,这就决定了涂料技术的内涵。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改善和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意识的不断提高,各国竞相开展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含量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等环保节约型涂料的研究和开发,涂料已成为一类名副其实的高科技材料[2]。最后是涂料行业具有加工产业的性质,所用原料有树脂、颜填料、助剂和溶剂四大类,都可由专业生产企业提供。任何一种原料的质量提高、品种的更新换代,都直接影响涂料技术进步。

2 传统涂料课程教学特点

涂料传统的教学主要一下几方面特点:首先是课程强调理论。涂料课程是建立在涂料用树脂的合成理论、涂料的成膜和固化理论、涂料配方原理及其评价方法理论上。在教学上理论课时占到80%以上,学生动手机会较少,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机会少。其次是内容多。涂料课程内容涉及涂料树脂、涂料工艺、涂装技术和涂料分析检测,每一部分几乎是一门课程、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3]。如果在一门课程上涉及这么多内容,那就只能针对每部分的内容做一个范范而学,实际上就等于一门概论课,掌握不到核心技能。再次就是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知识更新快,工艺设备和配方都跟不上涂料的发展,往往学到的知识与企业需求有差距。另外就是教学中企业参与几乎为零,涂料是一门经验学科,在涂料生产、配方设计、施工过程中有些现象和原理是目前用已有的科学理论知识所无法解释的,但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却很好,许多操作技能要求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勤学多练,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获得。最后就是教学方法落后,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采用满堂灌,一言堂,老师主导,学生主动参与行非常少,最多也是问答式教学,这都不能根本解决学生参与度低,学习效率差,和不感兴趣的问题。

3 涂料项目化教学开发

3.1涂料生产技术项目化教学开发思路

涂料生产技术课程是精细化工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按传统教学模式,要系统学习涂料知识至少要上《涂料树脂》、《涂料生产工艺》、《涂料分析检测》和《涂料涂装》四门专业课程。对于高职教育要把这些内容压缩到一门课程,这就要把握住一个关键点,那就是知识够用,技能熟练的技能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对课程进行改革,项目化教学就是一个新的突破口。针对调研涂料企业的主要岗位和岗位群,确定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将工作内容整理成能力要素,构建岗位所需能力所对应的知识要素。继而通过校企合作整理出与岗位知识和能力一致的典型真实工作任务,重构课程内容,形成以任务为驱动,模块化的教学内容,项目化实训、综合实训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计划制定、课程标准制定和项目化教学方案设计[4]。

3.2课程的培养目标

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根据中山市及周边地区涂料企业对涂料技能人才的岗位能力要求而提出的,这些目标是由涂料企业专家,管理人员,一线师傅和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化工专业教师组成的课程指导委员会共同提出和修订的,它主要包含总体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总体目标是指能遵循涂料的生产原理拟定出涂料原料路线、工艺路线方案;根据单元反应的基本知识、操作要点制定出产品的生产操作规程;利用涂料专业实训室的仪器和设备生产出常规涂料并对产品进行常规分析。为学生将来从事涂料生产技术、生产现场管理、产品研发等工作打下基础。本课程培养学生从事的初次就业岗位有操作员、实验室助理,二次晋升岗位也是主要就业岗位是技术员和实验员,未来可能发展的岗位是车间主任和研发工程师等。

3.3内容设计

通过企业合作与调研,开发教学项目与情境。根据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要求,《涂料生产技术》项目课程改革需要选择合适的项目载体,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为此,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工教研室涂料教学课题组利用2~3年的时间深入中山及周边大、中、小型涂料企业、涂料用原料企业、施工单位,调查岗位特征,剖析涂料行业的工作流程、工作对象、设备、劳动组织形式、环境布局、人员组织,结合涂料项目化教学及教学条件。根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经过教师的详细分析选择、通过行业专家论证、与企业合作,将课程内容设计成以项目为载体,将企业工作任务改造成学习性工作任务,最后将该门课程设计为内墙乳胶漆、汽车光油、红木家具漆三个必选项目和手机UV漆作为自主项目,总共四个项目,在每个项目中将涂料生产技术、安全知识、产品研发、涂料调色、产品检验、等知识负载在项目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完成一个个项目、任务,达到培养自身的岗位操作技能、岗位能力的目的。我们设计的项目都是与企业合作的真实项目,并把企业生产中常出现的问题设计在项目里面,其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如下表:

表1 课程设计

3.4教学实施

(1)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

本课程按照项目化教学实施分为:清漆的生产、乳胶漆的生产和色漆的生产三大模块进行教学,每一个模块都是一个完整的任务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告知全体班组成员分为若干小组,以6人为一组,并进行人员分工,选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做组长。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三个模块的生产任务。

每个模块为若干个工作任务,每个模块的完成都遵循以下八个工作阶段来完成:

(2)项目化教学学习方法

以涂料生产过程为学习过程,每个小组从接受工作任务开始,分析要生产产品结构、查找原料路线、工艺路线、工艺控制要点、分析测试方法等相关资料,组织报告、论证,确定方案后进行生产操作,并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在查找资料时小组成员中的某三个人先分头查找有关目标产品的以下材料:目标产品的用途、特点、生产现状;目标产品的几种生产方法;查找各种方法的生产成本,进行比较,估算,然后六人一起从可行性、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环保等方面对生产方法展开评价,商讨决定合适的原料路线和工艺路线[5]。然后另外三人分头查找该路线的其他三方面资料:原料、产品的理化常数指标;产品生产工艺控制要点;产品生产所需仪器设备。在汇报本组的生产方案时,采取老师点名的方法来决定哪位同学上台发言,老师和同学根据该同学现场表现和对小组贡献给予评分。汇报人在介绍方案时要阐述资料的来源、可行性和理论依据,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5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学习的综合情况予以评价,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既注重理论知识又注重操作技能,同时还注重对职业关键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考核方法从根本上避免了以考核知识的积累和记忆为目标,“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模式,从而能够强有力地达到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主要包括课堂汇报考核、生产操作考核、项目完成报告部分考核、小组评价考核、自我评价考核和知识考核六方面的考核。课程考核评价由二部分组成:工作任务完成过程的考核(A),包括任务完成的质量、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体现的能力和素质;理论考核成绩(B),二部分成绩比例为75%和25%。

总成绩=过程性评价×75%+终结性评价×25%

其中过程性评价分为5个部分,即平时课堂汇报(15%)、操作考核(25%)、项目报告(15%)职业关键能力自评(10%)、互评(10%)。终结性评价主要是理论考核(25%)。

4 改革成效

(1)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涂料生产技术》课程项目改革后,采用多种教学方 法,学生通过完成项目,获得“内墙乳胶漆”,“家具漆”,“光油”等一个个直观的实物产品,并掌握了理论知识、职业技能,提升了职业素养。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的成就感倍增,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明显。

(2)校企合作效果明显

以往校企合作基本上停留在学校老师和企业合作或者企业参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建议。而参与到一门课程甚至课程内容的设计,这对企业是个全新的体验,并且企业可以把自己的项目放在教学上面,而且看到学生通过对企业参与设计的项目得到良好的完成。企业从用人的角度上说等于在学校就开始为自己定向培养人才了,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更高了。企业获得了自己想需要的人才,而学校培养了高质量的人才,提高了教学质量,这是校企合作的双赢模式。

(3)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

《涂料生产技术》课程项目改革后,教师在整个教学 过程中由以往的教授者转换成裁判和主持人,这种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除了精通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外,更应该具有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职业技能、对涂料行业的敏锐的洞察力、深受人敬佩的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

(4)开发项目化教材

开展项目化教学以来,传统的教材已经不适用于项目化教学体系,课题组根据涂料教学的需要与企业合作开发出了《涂料生产技术》项目化校本教材。目前已经使用了三年,教学效果良好。并得到了学生和企业的好评。

[1]张强,胡遇明,吴为亚.高职高分子材料专业涂料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论坛,2010(1):67-68.

[2]胡飞燕,刘 芳.高职高分子涂料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改革[J].中国轻工教育,2012(2):79-81.

[3]李为立,徐泽孝.院校涂料化学专业课程教育的项目化设计研究[J].广东化工,2015,42(19):164-165.

[4]刘桂云,刘德峥.涂料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3(3):44-45.

[5]郭双华.高职高专 “ 项目课程 ” 研究与实践——以《涂料生产技术》项目课程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1(2):96-97.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Coating Curriculum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in Fine Chemical Industry*

XU Chun-tao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Zhongshan Polytechenic,Guangdong Zhongshan 528404,China)

Coatings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fine chemical industry in Pearl River Delta in Guangdong province,and it requires a lot of paint professionals each year.Painting courses is a core curriculum of Fine Chemical Engineer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urriculum development is the key to training qualified skilled personnel.From the project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reform,combined with vocational college of Zhongshan Polytechnic Coatings Production Technology course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the paint project teaching courses of training methods were summed up,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coating curriculum; fine chemical industry; project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涂料生产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201401248);2013年广东省高职类教育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青年项目基于涂料生产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模式的研究”。

徐春涛(1982-),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精细化工。

G712

A

1001-9677(2016)011-0232-03

猜你喜欢
涂料考核生产
“漆黑”竟然是一种涂料吗
用旧的生产新的!
内部考核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自洁型涂料的研究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终结卷材和涂料之争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