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嬗变的原因及启示

2016-09-03 15:01朱联平
湖湘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嬗变启示

朱联平

摘要: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嬗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主流价值观的建设,缺少阵地宣传的正确方法,任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滥,缺乏治党的科学思维。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嬗变导致了前苏联瓦解和国家分裂。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嬗变给我们的历史启示主要有:形成党的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互动共振机制,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多元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唤醒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时代认知。

关键词: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嬗变;启示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16)05-0027-0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本文试对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嬗变的历史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以期盼对我们所从事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所启示。

一、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嬗变原因

(一)忽视主流价值观的建设,导致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地位丧失

按照当今俄罗斯的一些学者的看法,苏共垮台、前苏联解体的原因可以追溯到赫鲁晓夫时期。“因为正是从赫鲁晓夫开始,苏联领导层开始偏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方向,为以后的灾难种下了祸根。”[1]实际上,自斯大林时代开始,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影响到前苏联主流意识形态功能的健康发挥。前苏联自建国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联合体,多民族国家要求高度的政治文化认同。对于一个现代民族国家而言,只有构建主流价值观才能形成这样的政治文化认同。主流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前苏联建国以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本国的主导意识形态,产生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家整合力,一跃成为世界上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国家。但是一个国家一旦忽视主流价值观建设,或者说教条化地曲解甚至背离主导意识形态,带给这个国家的将是颠覆性灾难。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2]P539现代西方学者也认为:“一个社会不应局限于物质生产和经济交流。它不能脱离概念而存在。这些思想和概念不是一种‘奢侈’,对它可有可无,而是集体生活自身的条件……没有价值体系,就没有可以再生的社会集体。”[3]P111

(二)缺少阵地宣传的正确方法,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有名无实

客观而言,苏共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形式上比较重视。但由于缺乏马克思主义教育宣传的正确方法,没有找到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规律,却将马克思主义变为僵硬的教条和空洞的说教,最终得到的是事与愿违的结果。正如有研究者认为的:“苏共的宣传教育只会板着面孔训人,宣传的前苏联社会与实际的前苏联社会相距甚远。”[4]举一个事例即可以看出前苏联领导层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上存在的形式主义、上下脱节等问题。1966年11月10日,前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在主持召开的专门研究意识形态宣传问题的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要求有关部门写一本颂扬党和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的教科书。前苏共中央书记处当天做出决定,按照勃列日涅夫的讲话精神,拟定出具体措施。不久,一份由前苏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职能部门联合制定的宣传工作措施,上报政治局;“奉献给党和人民的教科书”按时出版。可此后由前苏联部长国家会议安全委员会就当时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向苏共中央递送的一份简报却反映了这样的事实:马克思主义课程被看作是废话;对马克思、列宁著作不感兴趣;党委在学校里扮演的是极不招人喜欢的角色,党委成员被认为是不学无术、落后于现代需求的人;如此等等。这隐含了一个明显的事实,即意识形态宣传部门从上至下的形式主义和上下脱节等问题,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人民群众对于那些空洞的说教已经变得冷淡和漠视。这是一个不详的信号,它反映了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信仰危机。事实上,前苏共长期以来缺少探索和创新思想教育的正确方法,已使青年一代理想信念旁落。

到了戈爾巴乔夫时期,更是发展到将马克思主义的舆论阵地拱手让出,前苏共大量有影响的报刊舆论工具先后被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新人”接管的局面。从缺少思想教育的科学方法、放松正确的舆论宣传到直接退让主导意识形态的思想舆论阵地,逐渐使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变得有名无实。

(三)泛滥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造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信仰迷失

前苏共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征程中,对其发展历史的否定似乎带有某种文化惯性。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掀起了苏共党史上第一次历史虚无主义浪潮,在国内国际都引起了不小的思想混乱,虽然这个时期的意识形态还是强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但是由于斯大林本人的形象及其历史功绩没有被科学和辩证地看待,而是遭受完全的质疑与否定,使得斯大林时期建立起来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与之相应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连带性地遭受怀疑,人们开始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大理念上徘徊甚至迷失方向。赫鲁晓夫之后,党内全盘否定斯大林思想的活动一直都没有停歇。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改革掀起了前苏共历史上第二次历史虚无主义狂澜,终于虚无掉了前苏共建党建国以来一贯坚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灵魂——马克思主义。人们从对斯大林、勃列日涅夫的谩骂和批评开始,发展到对前苏联社会主义的缔造者列宁的批判;从把十月革命说成是“历史的错误”,发展到将斯大林时代说成是“一系列罪恶和错误”;从大量描写历史伤痛、聚焦前苏联社会消极现象和阴暗面的小说、影片、戏剧,发展到将前苏联7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批判为充满错误和黑暗的历史。

(四)缺乏治党的科学思维,促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尽失

前苏共党的建设的失败直接殃及党和国家政治灵魂的生存命运。前苏共在前进道路上主要存在三个致命性缺陷。

一是无力克服党内的官僚主义。前苏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前苏共党的创始人列宁十分重视党内民主建设,反复强调官僚主义会给党和国家带来致命伤害,并提出防患措施。但铁的现实是,官僚主义却成为列宁之后前苏共党内最为突出的政治问题。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官僚主义已经逐渐深入到前苏联的政治体制当中,日益固化为一种政治文化现象。党的全部事务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甚至集中到各级党的书记一个人手里,为了统管一切,这些书记就得为自己建立起拥有官僚主义的机关及其部门,于是造成了一个庞大的党政官僚工作者队伍,“庞大的党和行政官僚队伍和家长制、一言堂的管理方式、方法相互作用,结成一种独特的行政体制。这套行政体制,办事效率低、文牍主义盛行、官僚主义严重。”[5]

二是无视党内特权阶层的腐败行为。前苏共领导体制不断塑造着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者及其特权者阶层:“70年来,这个阶层经过党和国家几代精英的交替,他们的意识中起决定作用的特点是坚信其永远执政的权力系与生俱有,不与人分享。”[6]P276 前苏联既得利益者和特权者阶层的形成,是前苏共自己造成的。前苏共对各级领导人的任命,基本原则是亲信圈子、裙带关系、上下级关系、集团利益关系以及“克格勃”关系,例如赫鲁晓夫就直接任用自己的亲属,勃列日涅夫则是将亲戚、朋友、上下级关系等全都用上。前苏共的这种既得利益者与特权者阶层不断发展,日益掌控着中央和地方的党、政、军领导机构和企业、农庄的领导权,他们利用拥有的权力尽可能多地谋取各种不正当利益。研究统计,1991年莫斯科上万名大富翁中,绝大多数是原来的党政干部;而同年6月的一次调查发现,前苏联高级干部中76.6%的人因为自身财富与本人的共产党身份不相称,希望改旗易帜,走资本主义道路。[7]美国政治学者亨利·基辛格对此颇有见地,指出:“前苏联共产党精英成了特权官僚阶级,理论上掌管着国家的正统,实际上却专注于维护其特权。”[8]P447前苏共对于成长于自身的既得利益阶层及其对执政党的危害性不可能不清楚,却熟视无睹,任由发展。

三是放任苏共领导人的错误言行。领导人的言行往往是一个国家发展前行的风向标。处在重要职位的领导者不仅行为上要表率示范,而且言语上要慎言担责。前苏共最高领导人中,赫鲁晓夫当政时不顾后果地抛出针对前任领导人的《个人崇拜及其严重后果》的秘密报告;勃列日涅夫本人也在言辞上不负责任,是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和带头搞特权的最高代表;戈尔巴乔夫则直接讲话提出不要马克思主义,散布“共产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9]P58等错误言论。而那位曾任苏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后升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亚·尼·雅科夫列夫,分管前苏共中央意识形态工作,位居要津,却是疯狂诋毁马克思主义、恶毒攻击社会主义的苏共高级别领导人。前苏共领导人无所顾忌的错误言论、不负责任的轻率作风、立场不坚的政治品行,由于党内缺乏有效监督与制约机制,听之任之,最终结果可想而知。前苏联人在反思前苏联解体时认为他们的国家“是被一小撮有影响的党及国家领导人葬送的”[10]P1的基本判断,是符合实际的。“苏联不是败于军事,也不是败于科技和经济,而是败在思想战争,败在意识形态之争。”[11]P251美国另一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前苏联败在意识形态上,败在了对马列主义、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念上。”[12]可谓一语中的!

二、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嬗变启示

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建构到嬗变的历史过程,折射出这个国家由强大走向衰亡的历史轨迹。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嬗变的政治后果,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因此,我们在对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问题上,务必做到:

(一)形成党的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互动共振机制

执政党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着互动共振的内在关联性。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党的组织队伍是党的肌体,灵魂与肌体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人民群众信任党,在于党的两个先进性:一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先进性;二是党的良好形象,也就是党的整体队伍的先进性。这两个先进性是互相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党的队伍依赖先进的指导思想引领,党的指导思想又以党的肌体健康发展为载体。执政党保持先进性,社会认同度就高;反之,就会由对党的不信任,产生对其指导思想的信任危机。前苏联亡党亡国的教训,完全证明了这一点。今天,当多数俄罗斯人在被问及是否怀恋过去的前苏联时,得到的是“对过去没有任何怀恋之情,而且今后也不會有”的坚定回答。前苏共的眼睛里没有人民,人民对党的存在也视而不见,党和人民的关系处于断裂状态。前苏联的执政党建设表明,一方面,前苏共执政党自身出了问题,前苏共先进性的丧失、党群关系的脱离、特权现象与官僚主义的盛行、党内民主空气的严重窒息以及上层精英领导人物的蜕变等,使广大民众对苏共产生了不信任情绪,进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产生了不信任与怀疑,亦即党的建设上的问题殃及其思想灵魂的建构。正所谓皮之不存,毛无以附之。另一方面,前苏共在对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上,要么实行文化专制,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要么彻底放弃马克思主义,结果又影响了党的建设健康发展,加速了前苏共瓦解。从严治党的目的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更好地造福于民,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让人民相信党,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

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党的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互动共振机制中,关键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树立党的良好形象,体现党的先进性,强化党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促进人民群众对党的指导思想的政治文化认同。同时,在多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交锋的时代挑战面前,要把牢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舆论阵地,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发展而非僵化的思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来引领党的建设,批判地甄别和清醒地应对来自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挑战,从而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

(二)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多元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贯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世界进入全球化大数据(BigData)时代的当今社会,全球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锋、渗透和融合。就中国而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出现了利益追求多元、价值判断多元、思想行为多元、政治诉求多元的情况,这是社会分工精细化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但我们肯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搞主导思想多元化。前苏联是前车之鉴,我们有自己的国情、党情、社情和民情。不管全球化如何向纵深发展,也不管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思想状况多么复杂多样,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和引领多元、多样、多变的文化价值思潮,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前进。

为此我们要做到:一是战略措施上,积极主动地进行社会意识形态整合工作,及时排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干扰。二是方法原则上,重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只有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社会共识,才会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从而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彰显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感召力、凝聚力和生命活力,从而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

(三)唤醒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时代认知

当代中国,进一步坚定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认知,需要正确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时代变迁发展中的一系列挑战性课题。这包括: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垂而不死”的现象,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现实,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在不发达国家的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義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新兴的社会阶层,如何正确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斗争带来的影响,等等。不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解释和正确回答,就不可能有效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产生的对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的困惑甚至误解,相应地,就不能很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提供强而有力的理论支撑。

对于这些问题,一要坚持科学释疑。我们要对各种理论思潮和社会现象,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和解释,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与正当性认识,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社会认同,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二要把握认知规律。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艺术性,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实践性,重视当代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批判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动。三要聚拢阵地资源。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14]“场馆教育”、“基地教育”、“实物教育”并用,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影视教育并举,立法、施政、激励措施并施,利用多种舆论宣传资源和手段,把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文化逐渐地转化为全体人民的意识自觉。四要形成社会认同。当下而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认同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最好认同。要切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行动追求。唯此,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宣传思想领域的管理权、主动权。

参考文献:

[1]李新梅.当代俄罗斯作家记忆中的前苏联解体——俄罗斯作家访谈录综述[J].俄罗斯研究,2013,(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法]吉尔·利波维茨基,[加拿大]塞巴斯蒂安·夏尔.超级现代时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左凤荣.前苏联剧变是信仰危机还是体制危机[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6).

[5]叶书宗.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6]闻一.回眸前苏联[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7]黄继锋.信仰缺失:意识形态领域内前苏联解体的促成因素[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8][美]亨利·基辛格.论中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9][俄]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M].徐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10][俄]瓦·博尔金.戈尔巴乔夫沉浮录[M].李永全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11]玛雅.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12]许志功.把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基础上[N].解放军报,2000-07-06.

[13]农华西.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嬗变启示
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双性同体意象及其嬗变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集方式的嬗变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浅析清代中后期以来的戏曲声腔演变
香港黑帮电影的叙事嬗变与未来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