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河州地区商业集市的发展及地域结构探析

2016-09-03 08:17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集市

巨 芳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清末河州地区商业集市的发展及地域结构探析

巨芳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河州即今日临夏回族自治州之古称,该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商贸兴盛。清末,河州集市共23处,集期多为一旬三次,其开市频率虽高于西北大部分地区,然考察其市场交易之商品、开市时间、立废时间等,均可发现河州农村集市市场并不发达;同时,该区集市在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征,即西部较东部密集,南部较北部密集,主要集中于西南部且中部分布不足。此种地域分布格局,一方面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河州四乡自身区位差异所致。

清末;河州;集市;地域差异

河州即今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故而成为联系农业区与牧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黄金地段。这里自古便是民族贸易的重要市场,《甘宁青史略》即载:“盖八坊为回民商务聚集之地,富甲省垣,居民达三万余人,全系回族。”[1]经历朝历代,河州已逐步发展成为中国西部货物吞吐量较大的集散地。因此,研究历史时期河州地区的商业贸易,不仅对今日临夏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对于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团结和凝聚更是如此。

目前,关于河州商业的研究和探讨,学术界已有不少佳作面世。[2-5]然有关河州集市方面的研究,学术界专门研究却极少。吕强在《清代甘肃商业市场发展及演变过程专题研究》一文中提及清至民国河州集市的数量与分布特征,[3]然并未做深入探究。刘永胜在《明清时期河州地区农牧业开发研究》一文中介绍了清至民国时期河州地区的茶马贸易市场、寺集、虚市。[4]本文拟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结合古今材料,考证清末河州集市的数量,分析其集期及市场发育程度,以期对该区集市的地域分布特征以及其形成因素有较为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本文的研究时段“清末”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2年宣统退位截止。古今河州在地域范围上亦有较大变动,本文所指河州地区即今日临夏回族自治州,集市特指分布于广大农村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县城各大商业网点并不算入其中。

一、集市数量与集期

(一)集市数量

明代商业经济成长的可靠标志是市场(市、集)地成长。[5]然翻检河州地区方志,可发现河州最早的集市设于明代,且仅有两处。[6]至清末,随着官方茶马贸易衰落,民间贸易地兴起,河州集市亦日益兴盛,有关清末河州集市的数量,《河州续志稿》有明确记载,现将其摘录如下:

东:锁南壩集、王家集、唅乍打巴集、唐汪川集、张家集、平善集

南:宁河集、买家集、太子寺、罗家集、漫路集

西:双城集、尹家集、韩家集、居家集、吹麻滩集、刘家集、大河家集

北:唵歌集、小嶺集、孔家寺集、三角滩集[7]

清末河州集市共22处,其中东乡6处,南乡5处,西乡7处,北乡4处。然《河州续志稿》所记并非完全属实。翻阅民国19年《导河县志》,其载录“南乡,定羌驿……其东五十里三甲集”。[8]《河州续志稿》在乡镇中并未提及三甲集。《清史稿·董福祥传》载:“河州马永林叛,渡洮战却之,连破高家集,三甲集”。[9]12632同时,《清史稿·左宗棠传》云:“寇聚河州,其东出,必绕洮河三甲集,集太子寺,再西大东乡,皆险要”。[12]12030足见三甲集在清末明确存在,且地处要道,“三甲集地处广河、东乡、临洮三县交界处,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大门,这里自清代中期以来就是有名的集镇”。[13]224三甲集作为地名,也有一定来源,“三甲以‘三甲’行政区划而得名,集则是这里很早就形成集市而加上去的”。[14]17据此可以推断,三甲集为修志者所疏漏。翻检《河州续志稿》,可发现北乡莲花城、白塔寺均有无市期的明确记载,故统计集市数量时此二处未被列入。所以,综上统计得清末河州几县共有集市23处,而武少锋在研究清代陇东地区农村集市中考得,村集的场址数量为66处。[15]足见其间之差距。

(二)集市集期

市场开放周期是分析集市功能的要目,本文所探讨的市场开放周期,是针对定期市场而言,对于不定期开放的市场不做探讨。“明清时期集市的开市频率,大体上从明代的每旬1~2次,发展到清代的每旬2~4次,乃至隔日市。”[16]10-12河州集市的发展亦符合此种发展规律。一般而言,各地市场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以及居民需要,开放周期分为常市、间日集、一旬三次、一旬两次等。常市即日日开放,间日集也称隔日集,分单双日开市,开市频率较高。如“宁河集,单日为市”。[10]“八十里买家集,双日为市”。[10]一旬三次的集期顺序分别为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等,如三甲集,“古历每月一四七为集日”[13]224韩家集,“2,5,8逢集……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始设集市”。[17]67集日在单位时间内的多少,在某些地区可以作为其商品经济发展的指标,但就那些“朝而聚集,日昃而散”的市集来说,集期并不能完全代表集市的市场发育程度。相反,集日在单位时间内如较少,却可说明区域市场发育程度之低,所以就集期做一定研究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笔者根据《河州续志稿》卷一《舆地·乡镇》中有关集期的记载,制成表1.

表1 清末河州集市集期分布表[10]

据表1统计,清末河州地区集市交易处共23处,其中无常市,间日集4处,占总数的17.3%,剩余集市均为三日一集,共19处,占总数的82.6%,为间日集的4倍之多。姜守鹏将北方集市与南方(尤其是江南市场)进行比较,指出北方集市一般以5日集,即每旬2市为多,南方则以每旬3至4集为多。[18]29-30倘以此为据,清末河州集市的开市频率高于北方其他大多数地区,是否可以断定清末河州农村集市较发达呢?

二、集市市场的发育程度

加藤繁提醒人们,开市次数视集市规模,村镇市场之间距离等情况而定,不能因某地开市次数多,便认定该地商业必然繁盛。[19]131-146同时还需考察交易商品、开市时间、设立时间等,方能知晓清末河州集市市场的发育程度。

首先,从集市所交易的商品入手。买家集,“民国十八年前集市规模不大,有杂货铺二十余家,摊贩十余处……赶集农民主要出售粮食、木柴、木炭等。”[20]36居家集,“集期为二、五、八之日,交易品以粮食及牛驴牲畜为主”。[21]143刘家集,“集期为一、四,七之日,交易品以山货及土产之白盐为主。”[21]144河州集市贸易以粮食市与畜类为主,明嘉靖《河州志》即记:“大市即粮货市也,五榖充积贸易,至午而散。中市即畜类市也,六畜咸聚贸易,至午而散。”[9]可见,自明至清末,河州集市的主要交易商品为粮食与畜类,始终为原料输出,即便是简单的工业制成品,也极为罕见。如此频繁的开市,也只能满足农村中最一般的有无互济。

其次,从开市时间、设废情况等分析。罗家集“以出卖木柴为主及粮食、大麻等的集市,故有‘柴集’之名,又因其集市仅为上午一段时间,也称‘露水集’”。[20]36东乡族集市一般都是午市。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或5点。赶集人早出晚归,当日赶回家。[22]45小农可在一日之内往返,方便其进行交易,但此种“朝而聚集,日昃而散”的市场,恐不能因开市频繁而认为其市场发育程度高。另外,河州还存有时设时废之集市。如唵歌集在清末间日为市,至民国19年“居民百余户,无市期”。[11]可见其市场主体的不稳定性。河州集市市场的交易方式,更充分表明该区市场之不发达。“集市上也有以物换物的古老的交易方式。如蔬菜换粮食,羊只换布匹等……集市上,过去多不用秤,粮食论升、斗,有大升、小升。鸡论只、羊论个、牛论头,马论匹,柴炭论担或筐,水果蔬菜论堆,洋芋论袋。”[23]46此种交易方式,毫无度量衡而言,基本停留在商品交换的初级阶段。此外,集市的参与人数亦可作为参考对象。“东乡最大的锁南壩集在逢集时最多也不过三四百人,其他集市就更少了。”[24]7

在广大农村,集市的主要交易品大多为盐米、蔬菜、棉布、农器等,清末河州集市市场基本满足农民生活需求,发挥了平行交易的作用。虽开市频繁,但仍存有大量“朝而聚集,日昃而散”、市场主体不稳定、交易方式落后的集市。商品流通基本上为本地土产,初级市场与外层市场缺乏联系。故从总体来看,清末河州集市市场发育程度并不高,更多的农村基层市场依然是传统农产品的集散地,缺乏近代化色彩。

三、集市发展的地域特征及形成因素

(一)清末河州集市发展的地域特征

翻阅嘉靖《河州州》、康熙《河州志》、清宣统《河州续志稿》以及民国19年编纂的《导河县志》中对于集市的记载,可发现编纂者在记载这些集市时均以东西南北四方为划分依据,在记载四大区域的生活来源时,也以此为划分标准。如:“导河以农业为本位,借工商而谋生活者,百不逮一,虽东乡多负贩,南乡多樵採,西乡多牧猎,北乡多工匠……”[11]由此可见,在当时编纂者就已认识到河州四大区域之间存有地域差异。那么,清末河州集市的分布是否也具备此种地域特征?倘若有,又是何种因素造成了此种分布格局?

据上图可知,清末河州集市的分布,从南北来看,南部较北部集中,从东西来看,西部比东部密集,从总体来看,集市多分布于西南地区。虽西、南两地与东、北二地的集市数量相当,但东、北二地地域广阔,尤其是北部,仅有四处集市,难以满足北部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所以,据此可知,清末河州地区的集市分布具备南比北多,西比东多,主要集中于西南部,且中部集市分布不足的地域特点。

(二)市场分布特征的形成因素

1.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商品生产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商品生产,由此构成劳动的地域分工,是商品流通的前提与保障因素。[25]4足见地域环境对于商业的影响。有关河州的自然地理环境,《藏边采风记》有明确记载,现摘录如下:

一路地势,向上倾斜,不久又正式翻山。此山土名尖山嘴,上山须十里。久未行动,步行平地已感费力,上山更为艰难。有些时候,只能一步一喘。所有驴马,亦全身流汗,气喘吁吁,循由道曲折而上。[26]1-2

……

出河州南门西行,溯大夏河而上、这一带,为大好大夏河河之冲积平原,林木延,居民稠密,沿途所遇人马亦多,景色酷似汉水流域之汉中平原。一水中流,两侧为肥沃之平原,再远些有绵延之山影。两列山间平原之宽广,约自数里至数十里不等。想不到在陇南山地,尚有如此大好平原。这一带称河州西乡,亦是著,出人物的地方。西北要地诸马,均为西乡人氏,想与此间土地之肥美,水利之便捷有关。

图1清末河州集市地域分布图①上图中东乡王家集、唅乍打巴集、张家集三处集市因无法考得其地点所在,故在绘图中并未显示,然并不影响清末河州集市的整体分布格局。

自河州到拉卜楞二百里间,完全循大夏河而行,故不必若兰州至临夏之须屡次翻阅大山。[26]10-11

《藏边采风记》虽为民国32年之作品,但考虑到清末西北内陆并无大量现代交通工具,且商路仍以自然环境为基础,故可作为参考。从上述所引资料可见,至民国时期兰州与河州间的道路依旧不便通行。永靖县黄河沿岸虽有一部分川区,但大多数仍为丘陵、沟壑,州境中部山川相间,且多为黄土丘陵中、低山,梁峁起伏,沟壑纵横。足见河州北部地理环境之复杂。河州东部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导河县志》载“东乡多负贩”,[11]东乡人有毛驴、小本钱的,在农闲时便外出做生意,这大多是由于东乡山高谷深,土地均在半山,形似梯田之故。“惟河州夙称难治,其东乡民性尤强悍好乱,故俗有三十年一小乱,六十年一大乱之谚,实则河州东乡一带,土瘠民贫,以生计问题,不免铤而走险耳。”[27]22农村集市作为基层市场,主要出售家庭自产而不自销的物品,因而农副产品的剩余是农村市场形成的内在原因之一。出现剩余产品,“生产者就要为这部分农副产品寻找出路。实际上,这就是农副产品剩余市场化过程的开始。”[28]23而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下,农副剩余品的机率便会降低。且“市场在各种条件有利于交易的地方发展起来。四通八达的良好的河运始终是最佳的有利条件。”[8]651河州东部与北部地处西北内陆,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不仅使该区农业生产落后,同时,又制约了市场和商品流通地发展,内货难以外运,外货难以内销,从而成为这里经济落后的一大根源。

大夏河流域与河州东部、北部相比,自然环境则甚为优越。大夏河流经地区,形成州境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水利方便的东、西、南川,该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且可进行水上运输,靠近黄河的大河家地区虽四面群山环绕,中间却川道平衍,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川水地宜农,山谷地宜牧。优越的自然环境增大了该区剩余农副产品的可能性。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方便了农产品地外运,从而丰富市场货源,使这些农产品有机会进入上层市场进行加工再销售。

2.区位差异因素

河州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边缘,西南与青藏高原相接,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河州穆斯林处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中间,他们不仅熟悉了汉族的农耕文明,又熟悉藏族的游牧文明。既可适应低海拔内陆气候,又适应高原缺氧气候,正是这种独特的区位因素,“使他们成为青藏牧区同中原农区物质、能量交换的最佳二传手”。[2]28-31然河州地域广大,东西南北四乡之间存有明显的区位差异。

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促成了此种商业发展格局。从上述《藏边采风记》可知,河州北部虽与兰州有着地缘之利,且有政治上之关联,但两地之间却因交通之梗阻,遂与兰州往来不便。西部与南部在地理位置上因临近藏区,加之商路完好,故而往来便利,商贸发达。且河州西部、南部与藏区之间的密切联系并非只因地缘之故,“河州人除对甘肃负担各种捐税之外,又要负担青海的各种需求。”[29]90“因夏河(即拉卜楞)每年生产之粮食,仅足供本地五月左右之食用,不足之数,什七来自临夏,什三则仰给临潭。”[26]12因此,“拉卜楞寺,商业权十九在河州回人手中”。[29]88正如费孝通所说:“他们中的许多人终年活跃在青藏高原,把各种工业品送到牧民手中,又从一座座帐篷中收购农牧产品运往临夏市场,形成收购、运输、销售一条龙的流通体系,正在西部少数民族中开辟着一条新的‘丝绸之路’”。[2]28-31

由上可知,河州东部与北部虽临近省会兰州,然因往来商路崎岖,故而商业联系并不密切。河州虽与藏区由于生产方式的差异,存有互通有无的机率,然北部、东部与西部、南部相比,在地理位置上则离西南藏区稍远,加之往来商路的不便,商业联系不强。相反,西部与南部在地理位置上临近西南藏区,往来便利,且商业联系自古便根深蒂固,沿线出现大量集市也在情理之中。因此,清末河州集市的分布才会出现上述地域特征。

四、结语

农村市场在商品交换、社会联络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故而在研究区域商品经济发展时,考察农村市场的发展情况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清末,在历经数次战乱后,河州商业整体上有所恢复,河州集市共23处。而清代庆阳地区农村集市场址高达66处,其中存有明显差距。集市集期虽多为一旬三次,开市频率高于西北大多数地区,然仍存有大量时立时废、朝实暮虚、产品单一的市场。因此,总体而言,清末河州频繁开市的集市并不能说明该区农村集市之发达,大部分集市依然是传统农产品的商品集散地,近代化气息不强。尽管如此,河州地区农村集市在地方商品流通体系中依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繁荣农村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该区集市呈现出西多东少,南多北少,主要集中于西南部且中部分布不足的地域特征,此种分布特征一方面是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所致,另一方面乃为河州四乡区位差异的结果。自古至今,该区资源匮乏,地方手工业不甚发达,长期束缚着商业地进一步发展。在商品流通的新型发展模式下,如何将河州的独特地理位置与藏区牧业更完美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共同致富的新路,在将来会愈加迫切。

[1]慕寿祺.甘宁青史略[M].兰州:兰州俊华印书馆,1936:46.

[2]费孝通.临夏行[J].瞭望,1987,(23):28-31.

[3]杜常顺.明清时期黄河上游地区的民族贸易市场[J].民族研究,1998,(3):66-72.

[4]严梦春.河州回族脚户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5]王平.历史上河州多元生态间的贸易运输组织与网络[J].青海民族研究,2011,(1):106-110.

[6]吕强.清代甘肃商业市场发展及演变过程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刘永胜.明清时期河州地区农牧业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崔瑞德,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51.

[9]吴祯.河州志[Z].兰州:甘肃省图书馆管藏.

[10]张庭武.河州续志稿[Z].兰州:甘肃省图书馆管藏.

[11]徐兆藩,修.黄陶安,纂.导河县志[Z].兰州:甘肃省图书馆馆藏.

[12]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12632,12030.

[13]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志编委会,编纂,甘肃省志:51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224.

[14]马学平,主编.广河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17.

[15]武少锋.清代陇东地区市镇发展和集市演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6]许檀.明清时期集市的发展及其意义[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2):10-12.

[17]临夏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临夏县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67.

[18]张明富.明清经济史研究的杰作——读姜守鹏先生《明清北方市场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10):29-30.

[19]任放.近代市镇研究的回顾与评估[J].近代史研究,2008,(2):131-146.

[20]政协会议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临夏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Z].1992:36.

[21]政协会议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临夏文史资料选辑:第5辑[Z].1989:143-144.

[22]南快莫德格.蒙古语族诸民族民俗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45.

[23]马自祥.东乡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46.

[24]甘肃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东乡族调查资料汇集[M].1963:7.

[25]张萍.地域环境和市场空间——明清陕西区域市场的历史地理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4.

[26]聂赤峰.藏边采风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2:1,10,12.

[27]马鹤天,著.胡大浚,点校.甘青藏边区考察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22.

[28]《中国农村市场模式研究》编委会.中国农村市场模式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23.

[29]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M].天津:天津大公报馆出版,1937:90,88.

〔责任编辑艾小刚〕

M arket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Structure Analysis of Hezhou in late Qing Dynasty

Ju Fa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Hezhou is the old name of Hui Autonomous State of Linxia.The commercial trade of here was developed because of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position.There were twenty three bazaars in Hezhou in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Most of bazaars opened ten days of a mouth.The frequency was higher than most of northwest region.However,we can know the markets of Hezhou’countryside is not so prosperous by investigating the goods,opening time,setting and wasting time.At the same time,the markets of the west region were more prosperous than the east.And the markets of south region were also developed than the north region.Most of markets were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and there were little markets in the central region,which was caused by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Late Qing Dynasty;Hezhou;market;regional differences

F329

A

1671-1351(2016)01-0075-05

2015-12-24

巨芳(1991-),女,甘肃兰州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集市
热闹的集市
等你,一起逛集市
探访于山“相亲集市”
热闹的集市
热闹的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