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饲料营养界大咖首聚宁夏,西北地区终现高端水产论坛

2016-09-03 10:44当代水产蔡金柱微信公众号tsfish
当代水产 2016年7期
关键词:水产饲料鲤鱼渔业

■ 《当代水产》蔡金柱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国内饲料营养界大咖首聚宁夏,西北地区终现高端水产论坛

■ 《当代水产》蔡金柱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麦康森

2016年6月21日,由中国水产学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石嘴山市人民政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的首届西部地区水产饲料实用技术论坛在宁夏石嘴山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戈贤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解绶启、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谢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谷、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立侨、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周小秋等饲料营养界大佬齐聚,分享学术的饕餮盛宴。

在水产业中,饲料的质量始终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在本次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以现代生物技术的角度,切入到水产饲料的运用。麦康森提出,拓宽原料来源、提高营养价值应当成为水产饲料的发展趋势。要拓宽原料来源,其中包括微藻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以及微生物发酵工程、微生物/酶工程等途径,能有效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此外,要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保障食品安全,益生菌在水产养殖的运用必不可少,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能有效提高机体的健康水平。

戈贤平

麦康森认为,生物技术将为饲料工业提供无限的商机,今后水产饲料的发展方向必定会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戈贤平对我国大宗淡水鱼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在产量上,他指出,2014年我国大宗淡水鱼产量2,008.6万吨,占淡水养殖产量的68.4%,较2008年增加563.0万吨,增幅达38.9%。

在产值上,2014年,我国淡水养殖产值为5,072.6亿元,较2008年增加2,506.6亿元,增幅达到97.7%;淡水养殖产值占渔业产值的46.7%,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24.3%;大宗淡水鱼产值2,432.8亿元,占全国渔业产值的22.4%。

除了对淡水鱼进行宏观的阐述,团头鲂营养需求研究的理论成果也是戈贤平本次报告的一大亮点。他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脂肪、糖类、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角度论述团头鲂的生理健康,其科学性和专业性得到在场嘉宾的认可。

解绶启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解绶启在会上重点分析了中国水产养殖的现状与问题及如何应对。现在水产养殖对饲料的依赖越来越大,配合饲料的使用比例越来越高。据解绶启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淡水养殖鱼类1,957.27万吨,甲壳类196.05万吨,龟鳖23.02万吨。如果扣除滤食性鱼类的鲢348.44万吨,鳙243.46万吨,还有摄食性水产动物1,584.44万吨,如果按饲料系数1.8计算,需要饲料2,852万吨,如果饲料系数1.0~1.5计算,需要饲料约1,584~2,377万吨。

我国很多养殖模式仍然是半精养,很多养殖品种可以获取一部分天然饵料,这部分天然饵料在生产的过程中,必然会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补充饲料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减少饲料的消耗,改善水质。他认为,不能只追求饲料价格低,更应该看整个养殖的经济效益。替代蛋白源可能会影响饲料的渔业污染和生产性能等,应该重视高效能饲料。

会上,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谢骏提出了系统性的应激防控理论,并详细介绍了应激防控体系,包括预警技术、免疫技术、增氧技术,三道防线调控生态以及切断传播途径技术。他认为:“鱼类出现应激状态意味着体内能量的重新分配,此时的糖代谢最急需、蛋白质代谢最迟缓,其载氧能力下降、免疫系统全线下降、感染机率大增。病害防控的关键在鱼,而池塘养殖的关键在气候。”

谢骏

李谷

周小秋

陈立侨

据他预测,今年鳃出血病整体会比2015年大大好转,而且饲料销量整体会比2015年好,要准备充足的原料。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谷在会上分享了现代生态渔业典型模式的构建。他表示,发展生态渔业是加快科技成果在现代集约化水产养殖开发应用的需要,种养共生模式、净水渔业、碳汇渔业、休闲渔业、清洁渔业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李谷基于生态滤池高效净化的复合池塘养殖模式、稻田异位修复的复合池塘养殖模式、浮床原位修复的复合池塘养殖模式的典型案例做了具体分析。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周小秋将重点放在对鲤鱼的研究上,他认为,如今国内鲤鱼规模化养殖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产业安全、产品安全以及生态安全三方面。因此,高效健康养殖成为了鲤鱼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周小秋从营养物质的角度对鲤鱼健康进行了探讨。他指出,适宜水平的营养物质能增强鲤鱼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消化能力,而消化吸收能力的提高与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有关。

周小秋特别指出,鱼体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对维持肠道及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当平衡被打破后将严重影响肠道健康,营养物质恰好能提高鲤鱼肠道有益菌的数量。此外,营养物质也能增强鲤鱼疾病抵抗力。

提高营养物质,关键在于饲料技术,为此,周小秋也对此进行深入的剖析,为当下鲤鱼饲料的研发提供一些思路。

凡纳滨对虾,在国内甲壳类养殖中占重要的比例。对此,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立侨对其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就营养调控问题给予思路与策略。

当前凡纳滨对虾的生长主要面临着成活率、抗逆性、抗氧化、免疫力等方面的问题。对此,陈立侨认为需向凡纳滨提供特定的营养素以及额外的能量,包括蛋白质和氨基酸等。此外,改善机体状态、提高机体抗逆和抗病能力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除了使用常用的水产动物免疫增强剂,微生物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会上还有其他专家学者发表精彩报告,围绕着水产饲料进行探讨与交流,可谓是干货多多。

首届西部地区水产饲料实用技术论坛云集了国内众多知名的饲料营养界专家,本次在宁夏齐聚一堂,实属罕见。在西北地区,人们往往很难把其联系到水产养殖,而此次论坛的举行,也足以看出国家对西北地区水产养殖开发的重视。西北地区能否成为水产养殖的新蓝海?我们有所期待。

猜你喜欢
水产饲料鲤鱼渔业
读《鲤鱼跳龙门》有感
南极磷虾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鲤鱼旗装饰坠
出货火爆是行业复苏还是假象?水产饲料、动保企业如何在“危”中寻“机”?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天然叶黄素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
一击止“痛”!450余水产人聚焦第九届中山大学水产饲料技术创新大会,教你从百亿到百年
鲤鱼跳龙门
休闲垂钓 传统渔业新引擎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