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宁洱井低水位异常分析及地震预测

2016-09-04 02:31李利波李琼胡小静高文斐张立张彬
中国地震 2016年4期
关键词:宁洱井水降雨量

李利波 李琼 胡小静 高文斐 张立 张彬

1)云南省地震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北辰大道148号 650224

2)宁洱县地震局,云南普洱 665100

0 引言

地下流体是地壳中最活跃的组分,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地下水位对地壳应力-应变状态的变化反应灵敏(万迪坤等,1993;刘耀伟等,2010)。1966~2006年出版的《中国震例》中,显示水位前兆异常的震例共100个,占统计震例的41.7%。100个震例中,共有283项水位异常,平均每个震例有2.83项异常。云南地区有许多个地下流体观测井,其水位前兆异常对周边地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万登堡等,1995;张立等,2009;邹平等,2009;张体移等,2012;孙小龙等,2013;付虹等,2014),为该区域的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宁洱井的水位自2014年10月25日开始下降,至2015年7月5日下降幅度达39.2cm,低于正常水位谷值8.335m,处于异常低值状态,该异常变化与2012年11月11日缅甸7.0级地震和2014年10月6日景谷6.6级地震前的异常现象类似(图1)。这一现象是因干旱引起,还是因区域应力-应变状态发生改变,由构造活动而引起的?通过现场排查观测系统和周围环境干扰,根据车用太等(2011)提出的地下水异常识别的相关性原则、分析水位观测数据的质量、水位与降雨量的关系以及区域构造活动特征等多种因素,进而探讨造成宁洱井水位异常持续低值的原因。

1 宁洱井概况

图1 宁洱井2010年以来水位动态曲线

宁洱水位井(滇 08井)位于宁洱县城西门巷(23°03′53.4″N,101°02′38.8″E),孔口标高1320m,井深120.23m,观测段深度为76.32~120.23m。该井为静水位,水位埋深2.5~5.0m,井水平均温度19.4~22.1℃,为基岩裂隙承压水,水质类型为HCO-3-Ca2+,地下水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渗入(云南省地震局,2005)。地表为第四系(Q)松散碎屑物、风化状玄武岩,基底岩层为白垩系曼岗组(K1m)岩层,井孔观测段为紫红色、紫灰色、灰绿色泥岩,夹粉砂岩(图 2)。

在区域构造上,宁洱地区位于澜沧江断裂带(F2)与红河断裂带(F3)之间,受无量山-营盘山断裂(F1)和孟连-墨江断裂(F4)等活动断裂控制和影响,历史地震活动比较强烈。宁洱井位于无量山-营盘山断裂附近,该断裂NW-SE走向,被NE向孟连-墨江断裂及次级小断裂切割、错动,构造复杂,活动强烈(云南省地震局,2005;谢英情等,2007;张勇等,2008),最近一次中强震活动是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

2 异常调查分析

2.1 观测系统和周围环境调查

笔者曾于2015年6月4~5日在现场对宁洱井观测系统的工作状态、井口装置及辅助设备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图3)。水位观测仪器为SW40-1型,滚筒式记录,滚筒使用两节5号干电池供电,一般能用1年,最近1次更换时间在2014年12月20日,这段时期供电正常。水位数据从模拟记录曲线上读取,并记入观测记录,此间观测工作正常。检查井口装置及其辅助设备时,发现增加了些小挂件,监测人员讲是为了平衡水面浮标的重量,这可能会使观测数据有一定误差。

对宁洱井周围环境进行调查时发现,可能有影响的干扰是观测站旁的民用水井及民房施工、西洱河、西门龙潭、西洱水库和东洱水库,以及若干鱼塘等(图4)。据监测人员介绍,2015年1~5月间,该井水位与2014年同期相比,无明显变化,表明对此井的水位影响较小。由于此段时期处于旱季,降雨量少,西洱水库和东洱水库一直在蓄水,水库管理人员介绍,库水位与2014年同期相比,无明显变化。

2.2 水位观测数据的质量核查

现场对宁洱井的水位观测进行校测时发现,实测数据与监测数据相差较大,达3.78m,推测可能是浮标有问题。第 2天(6月 5日),从井孔中取出浮标,再次对水位进行校测(表1)。监测人员介绍,2007年6月3日宁洱地震时,水位观测数据波动过大,记录不完整,在震后对水位进行过校测,之后未校测。

图2 宁洱井钻孔柱状图及附近地区地质构造简图

宁洱井水位观测是滚筒式记录,米格纸打印观测数据到记录本上。对数据进行拉框归零处理(图5),与2007年前的监测数据相比,正常观测年变幅约为28cm,相对而言其水位变化是可靠的。

图3 宁洱井水位观测系统

图4 宁洱井周围河流和水库位置

表1 宁洱井水位数据校测结果

图5 宁洱井水位拉框归零处理后的动态曲线

2.3 水位与降雨量的相关性分析

分析2008年以来宁洱井水位和降雨量的关系(图6),其正常动态为周期性年变,受降雨影响。一般是雨季6~10月水位上升;旱季11月~次年5月水位下降。对比2000年以来宁洱地区1~5月的降雨量(图7),2015年1~5月降雨量为 306.3mm,与往年平均降雨量(298.8mm)相近,属于正常年份。这表明2015年水位持续下降与降雨量关系不大。

图6 宁洱井水位与降雨量

图7 宁洱地区2000年以来历年1~5月的降雨量

对宁洱井2008年以来雨季降雨量与水位年变化间的关系作一元回归分析(图8),得到宁洱井的年降雨量与水位年变化的相关系数R,R2=0.4383。反映了其水位的年变化受雨季降雨量影响正常。

图8 宁洱井的雨季降雨量与水位的年变化

表2 含水层受力状态的变化机理

2.3 异常性质判定和原因分析

根据Scholz等(1965)的岩石体积膨胀与流体扩散(DD)模式认为,一般当含水层受力状态改变时,井水位会发生变化。受压力作用时,因孔隙压力增加,井水位上升;在张力作用下,孔隙压力减小,井水位下降(表2)。

笔者对宁洱井附近的民用水井、民房施工场地、西洱河、西门龙潭、西洱河水库和东洱河水库等进行了现场调查,发现民用水井和西门龙潭抽水时,宁洱井水位会下降;停止抽水后,水位恢复。因加压水泵工作、民房施工、西洱河水库和东洱河水库蓄水等,水位可能上升;水库放水时,水位恢复。但该段时期,宁洱井的水位持续下降,变化很小(日变化≤0.3cm)(图9),表明周围环境对该井水位的影响较小。

当前宁洱井的水位从 2015年 7月 5日开始由降转升,至 10月 24日上升幅度为16.2cm,为正常年变幅度(28cm)的57.8%,呈破年变现象。从宁洱附近地区近期的GPS高程时间序列曲线(图10)来看,景东-思茅和景东-墨江的高程差与宁洱井的水位均有明显同步异常,即2015年7月以来表现出下降-恢复的转折现象。

图9 宁洱井2014年10月以来的水位动态曲线

图10 宁洱井附近地区2011年以来GPS高程的时序曲线和研究区及邻区发生的地震

宁洱地区主要受 NNW向无量山-营盘山断裂和 NE向孟连-墨江断裂活动的影响(图2),无量山-营盘山断裂以右旋走滑为主,兼正断性质,孟连-墨江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并受一系列NE向次级小断裂切割、错动,形成NNW向张性、张扭性为主的棋盘状拉分盆地——普洱盆地(谢英情等,2007)。利用云南地区GNSS监测网各个测点位移的观测值和相关数学模型,估算2014年10月以来的面膨胀曲线(图11),认为云南地区2015年应变场波动较为突出,周边应力调整明显,上半年以面膨胀活动(张性)为主,下半年以收缩活动增强(压性)为主。因此,排除周围环境的干扰后,认为宁洱井的持续低水位现象属于前兆异常,原因可能与该区域NE向孟连-墨江断裂和次级断裂等构造的拉张活动有关,含水层受张力变形,导致孔隙压力减小,从而水位下降。

图11 云南地区2014年10月以来的面膨胀等值线

3 地震活动性分析

根据Mjachkin等(1975)提出的裂隙串通(IPE)模型认为,当前宁洱井水位异常从第Ⅲ阶段进入第Ⅳ阶段,即微裂串通阶段(图12)。该阶段,在构造应力的持续作用下,微裂缝剧烈增加,小裂缝发育成较大的裂缝;由于介质的不均匀性,大裂缝加速变大,发生不稳定变形,形成窄带区;窄带两侧的微破裂应力相对减小,窄带区大裂缝在剪应力作用下发育若干小断裂;小断层之间破裂串通形成主断裂,在水位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发育地震。本文从宁洱井映震较好的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2012年11月11日缅甸7.0级地震和2014年10月7日景谷6.6级地震等(图13),分析其震前的水位异常特征,对区域地震活动性进行分析。

图12 裂隙串通(IPE)模型(据 Mjachkin et al,1975)

图13 地震前宁洱井的水位动态曲线

表3 宁洱井的水位前兆异常特征

表4 宁洱井的水位前兆异常的孕震特征

从宁洱井的水位异常与地震的关系(表3)来看,主要对应的是普洱地区、滇西南地区和滇缅交界地区的地震活动。宁洱井的水位从2015年7月5日开始上升,10月24日转平,至12月31日已过去179天,当地仅发生了10月5日的ML3.0和12月5日的ML3.2地震,尚不能完全解释该异常现象。因此,该区域近期仍存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宁洱井的水位异常和该区域地震活动特征(表4),未来的地震活动可能在滇西南地区(耿马-双江-澜沧-景洪-勐腊一带)及滇缅交界地区(孟连-西盟-缅甸东部-老挝北部一带),应注意发生中强震的危险。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宁洱井的异常低水位现象的现场调查分析,得到以下认识:

(1)水位观测系统的工作正常,环境干扰小,其水位观测资料相对可靠,当前宁洱井的低水位处于异常低值状态,2015年的年变幅度仅为正常年变的57.8%,属于破年变异常。

(2)分析宁洱井2008年以来的雨季降雨量与水位年变化间的关系,发现其水位的年变化与雨季降雨量的关系正常,认为当前水位持续下降与降雨量的关系不大。

(3)利用云南地区GNSS监测网各个测点的位移观测值和相关数学模型,估算面膨胀曲线,表明其低水位异常可能与该区域构造的拉张活动有关,含水层在张力作用下变形,导致孔隙压力减小。

(4)通过总结宁洱井的水位前兆异常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认为应密切关注滇西南-滇缅交界地区的中强地震活动。

此外,宁洱井水面浮标老化,对观测数据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产生误差。由于其水位异常对应的震例较少,对区域地震活动的分析结果影响较大。

猜你喜欢
宁洱井水降雨量
宁洱县咖啡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
来安县水旱灾害分析与防灾措施探讨
第八章 不速之客(续)
德州市多年降雨特征分析
宁洱县10500人次皮肤病患者情况分析
降雨量与面积的关系
井水的奥秘
人们常说“井水不犯河水”,井水和河水真的没有关系吗?
宁洱县录制洞经音乐
降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