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无障碍化结构改造设计

2016-09-05 08:17周俊荣谢卫容马爱兵王忠英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6年3期
关键词:上下车导板车门

周俊荣 谢卫容 马爱兵 王忠英

(湖北工业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武汉 430068)

公交车无障碍化结构改造设计

周俊荣谢卫容马爱兵王忠英

(湖北工业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武汉 430068)

本文将针对现有公交进行结构改造,以满足各种人士的乘坐需要,改善弱势群体的出行环境,构建和谐平等的社会,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力。

无障碍化 公交车 弱势人群 上下车装置 车厢内部

随着国家各方面的加速发展以及全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建设,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但是,国内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残障人群对融入社会大环境的渴望不容忽视。因此,针对这些弱势群体无障碍化环境的建设十分有必要。无障碍公交的设计,将为老、幼、残障人士等相对弱势群体的生活与出行提供便利,极大地满足他们对日常出行的要求,同时针对性的设计也将极大地保证出行的安全性[1]。

要设计优良的无障碍公交结构,需要充分了解各类弱势人体的乘坐需求,对各类人群的出行困难之处进行系统分析,并以交通弱势者的思维模式设计公交车的每一处细节,充分了解这一群体对公交车不同功能区的特殊需求。

我国主要弱势群体包括老年人、婴幼儿、残疾人士和携带婴儿车和重物的乘客[1]。针对这个群体出门乘车不方便的主要原因是上下车不方便。本文设计的总体思路重点是方便上述人群安全上下的协助上下车装置的结构设计,以及合理布置弱势人群专门使用的优先区和轮椅区,并安装保障残疾人士在公交行驶过程中安全的装置[2]。

1 上下车装置

据调查,我国普通轮椅的标准为长1100mm,宽650mm,总高920mm,座面高450mm[3]。针对两车门公交车,所有供轮椅进出的车门最小宽度应为900mm,以满足轮椅使用者以及婴儿车、拄拐杖者通行。在上下车装置的结构设计上,本设计采用伸缩导板辅助结构。

1.1伸缩导板辅助装置的组成

伸缩导板辅助装置主要由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两大部分组成。传动机构主要由电机和滚珠丝杠螺母副组成,执行机构主要由导板、连接板、顶板、勾板以及箱体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伸缩导板辅助上下车装置

1.2工作原理

当公交车到站停车时,司机通过按钮启动步进电动机,从而通过联轴器将电动机转动转变成滚珠丝杠的旋转,以使与其连接的螺母移动,进而使螺母支撑导板移动(如图2所示)。

图2 导板移动

导板向前运行1165mm后将完全伸出箱体外。同时,因重力导板前端落下与地面接触,从而与箱体形成一定角度。此时,连接板正处于勾板上方,顶板的半圆形凸起紧贴勾板的一侧(如图3所示),滚珠丝杠继续运转,顶板继续向前运行并将勾板顶起使其旋转。勾板转动时将勾住连接板,使其在行进中以长销为圆心逆时针转动。当勾板逆时针转动90°后,顶板继续缓慢向前运行,直至连接板恰好转动至竖直,且位于箱体口时停止。此时,连接板在转动过程中已将导板向斜上方拉起,并使导板与车门处车厢底盘吻合连接,与车厢形成20°的坡度。此时,轮椅、推车或拿拐杖人士即可通过这个斜坡上车。

图3 导板落下

司机通过该处车门摄像头观察到全部乘客安全上车后,按下按钮,电动机反向启动,丝杠螺母副反向运动,收回导板,关闭车门。

2 车厢内部结构

为使弱势群体无障碍化乘坐公交车,除上述上下车装置的改造外,还需合理布置车厢内部空间,以保障弱势群体在公交行驶过程中的安全。

2.1降低地板高度

现在,一般公交车的车厢地板高度在700mm左右。因此,本方案的设计将公交车厢地板高度降到400mm左右,同时结合伸缩式导板装置,帮助乘坐轮椅者以及其他弱势人群方便上下公交车[3]。

2.2专用座位

专用座位是专门为弱势群体提供的座位。这些座位位置的安排与设计应尽可能地方便弱势群体的乘坐。例如,座位应安排在靠近车门处,座位旁边应设置合适高度的扶手,扶手采用防滑材料,扶手安装高度要适合乘坐轮椅者使用,大概在距车厢地板800mm处较为合适,以方便乘客稳定身体。同时,应在这些座位旁边给出标示,起到提醒作用的同时,也便于乘客区分。此外,若需要的话,也应在车厢内增加婴幼儿专用座椅。

2.3功能区域

应在公交车厢内设置一个至少宽750mm、长1300mm的轮椅区。此区域正对残障人群上下车的车门,地板的设计应该防滑。轮椅区安装有折叠座椅,当轮椅区无残疾人士使用时,普通人也可以使用折叠座椅减轻出行复担;当有残疾人上车时,普通乘客应主动让出该位置。为避免轮椅侧向移动,车侧或内壁上应安装轮椅使用者易于把握的扶手或把手,轮椅区的对面应安装轮椅使用者易于把握的可伸缩扶手或其他的装置。除轮椅区外,特殊功能区域还应包括折叠轮椅安放位置、婴儿车安放位置、婴幼儿专用座椅、拐杖固定夹等。同时,还应装备约束系统,如轮椅防滑固定夹以保证轮椅的稳定性以及安全带装置等。

3 结论

通过对普通两门公交车上下车装置和车厢内布局设计实施结构改造,可以使现有的公交车完成无障碍化改造。该改造投资成本低,有利于弱势群体的出行,有利于我国社会和谐、人性化的发展。

[1]杨晓光,周雪梅,滕靖.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研究及实践[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2]陈锦富.城市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王引.我国无障碍公交车设计探讨[J].大众科技,2010,(3):83,111-112.

Accessible Bus Structure Reconstruction Design

ZHOU Junrong,XIE Weirong,MA Aibing,WANG Zhongying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8)

The survey showed:with the spe eding up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and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increase, including disabled, elderly and adults, i ncluding the transportation disadvantaged groups accounted for more and mor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country, in their daily lives going on a journey to become a a very big problem. Barrier-free traffic facilities in our country will have a huge potential market demand. In this cont ext, barrier-free bus design exploration of urban,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bus to meet a variety of people who ride to. This can improve the travel environment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society, produce good social reaction force.

barrier-free,bus,disadvantaged people,up and down the device,cabin

猜你喜欢
上下车导板车门
车门关闭过程的流场分析
车门气密性对风噪的影响分析
基于停站时间的城市轨道交通发车间隔优化设计
柳钢2032 mm热连轧线卷取侧导板控制策略优化及设备管控
冷轧机防缠导板结构比较
楔横轧制导板粘料影响因素分析探究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停站时间影响因素的研究*
宁波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上下车时间特性分析与建模
别克君威车门自动落锁
荣威350车右前车门异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