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集成商在智慧城市大潮中发展转型的几点思考

2016-09-07 09:03北京北大青鸟安全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学东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6年5期
关键词:集成商智能建筑智慧

文/北京北大青鸟安全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学东

传统集成商在智慧城市大潮中发展转型的几点思考

文/北京北大青鸟安全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学东

一、 针对时代背景的思考

在浙江乌镇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周易.益卦》中的一句话,“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其含义是要变通趋时,把握时机,做出适于时代需要的判断和选择。这既是当今社会整体发展形势所趋,同时也是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在智慧城市大潮中不可回避、应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在中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发展极其迅速,系统集成商队伍也异常庞大。据权威部门统计,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2000多家,其他相近行业工信部系统集成资质企业4000多家,获得安防工程资质的企业10000多家,还有其他未获得资质的系统集成商数十万家。

经过20多年的行业发展,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服务市场进入了相对的成熟期,市场增长率逐步趋缓。同时,随着建筑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逐步提高,针对各种软硬件产品的集成服务收入在整个系统集成服务市场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围绕着软硬件产品进行的应用开发比重却越来越大。系统集成商夹在厂商和用户中间,同行的激烈竞争以及日益增加的设备成本和财务成本让系统集成的利润在不断萎缩,同时受经济环境及政策等影响,整个行业进入了周期性低谷。

近年来,各大智能建筑集成商也都在尝试寻求相关多元化的转变,转变方向包括机房/网络/音视频等专项工程、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研发及分销、进军行业领域(医院、酒店、银行、工厂等)、建筑节能、智能建筑产业链服务(咨询、运维、电子商务等)、智慧城市等相关领域。其中,智慧城市是中大型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发展转型中考虑的主要方向。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电、公交和防洪防涝设施等建设。坚决治理污染、拥堵等城市病,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宜居。2014年,智慧城市在政策层面进展明显,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路径、工作重点都有了明确的界定,相较前几年,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向进一步明确。

与城市智能建筑市场不同,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处于发展阶段,并且是比较初期的阶段。从2000年左右开始,我国相继提出了数字城市、平安城市、智能城市、无线城市等不同的城市概念,直到国外在2008年提出的智慧城市概念后,国内开始接受了智慧城市的概念,自此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局面如火如荼,但随着认识和落地的逐步深入,新经济形势下的现实困难和行业成熟度不足等相关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在此期间,国家各级部委也是经历了“破冰—过热—碰壁—理性—迷茫—探索”的过程。纵览智慧城市在我国短短几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在国家部委层面,政策导向明显、利好政策频出;城市层面在态度上积极踊跃、在落地上持谨慎观望态度;在企业层面普遍参与积极性很高、方向不明手段不多。

在这次智慧城市的浪潮中,投资机构、运营商、央企、原数字/智能城市专业企业、IT企业、智能建筑企业等,都努力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智慧城市”成为各种各类大小行业会议、企业之间私下聚会的主要话题与谈资,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渐渐显露出来,缺乏资源整合能力(尤其是部委资源、资金、资源置换的消化能力和非城市信息化内容的落地)、对智慧城市的认识程度不一、资金/人才/技术储备不足等,多数公司只能炒概念、签框架协议、做务虚的顶层设计、承接常规子系统等。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政策频出,缺少建设、运营准入标准,存在项目一哄而上等现象。此外,由于缺乏相关的标准体系,项目建设水平、基础参差不齐,严重制约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缺乏详细的工作任务和实施路线。目前,我国有些城市喊口号似的盲目跟风,把智慧城市仅仅定位在工程建设,或者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没有深刻领悟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国家打造智慧城市的核心目的,从而更加难以实现较好的落地效果。

3)缺乏相应的配套体制和法制环境。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程,而当前各地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这一特性认识不足,没有建立推动智慧城市运营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仅仅依靠政府投资来推动建设,无法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将直接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严重不足。

4)缺乏统一的理解认识。无论是智慧城市建设者还是城市运营参与者,对于智慧城市还有很多片面化的认识,典型错误如:智慧城市仅仅简单地城市信息化,智慧城市万能论(即智慧城市可以解决所有大城市存在的问题),智慧城市仅仅是锦上添花面子工程等。这些片面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

经过多年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个人认为智慧城市建设目前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

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得到政策和政府的支持,上到住建部、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下至当地政府一把手挂帅,各委办局坚决配合执行,这样才能有效地展开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规划设计一定要进入深度调研,结合当地经济情况和实际发展规划,不能一味地偏于技术及产品。

要结合当地情况找到合适的落地运营模式,投融资方案要切实可行,要全面考虑到融资手段、政府信用、还款计划、资源置换等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的难点

智慧城市建设从开始萌芽到现在,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全线开放绿灯,各级落地部门和企业应当学会发挥自身优势,深入理解智慧城市的概念和热点时政的结合方式(如城市综改、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生态小镇、北斗、大数据、养老、精准扶贫等),搭上实施政策和资金的顺风车。

由于智慧城市的项目存在耗时长、投入资本人力资源多、协同部件多等特点,在无形中要求项目管理统筹部门在资金模式、政府风险、资源整合、技术及人才等方面做出全方位的考虑及安排。

资金模式方面,应充分分析自身项目情况,展现智慧城市落地模式优点,评估资金成本、融资手段及能力、对资金方的吸引力、对政府的要求条件及退出机制;政府风险方面,对信用风险、体制风险、政策延续性风险、人员变动风险等方面做出充分准备和预警;资源整合方面:聚集及整合各方资源的能力和公信力;技术层面,保证相关产品和技术的成熟度,以及保持后续研发力度;人才方面,新型产业、中高端和基层人才都非常匮乏,还需后续加强各方面人才储备。

二、 针对系统集成商的转型策略的思考

随着传统集成市场的如履薄冰,智慧城市商机的显现,系统集成商面临着更多的思考。为了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不被市场所淘汰。企业也面临着很多选择。结合当前形势。我认为目前传统集成商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转型不转行

很多弱电系统集成商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客户,这些客户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寻求创新,所以原有的信息化,智能化业务不能够丢弃,锻炼队伍在某一个行业或者领域要做好,做精。在稳固现有利润点的同时,拓展新业务、寻求新的发展。

另外,各企业也应结合自己公司的状况和行业公司的状况,在智慧城市领域进行差异化发展,发挥自身所长,在智慧城市发展的浪潮中站稳脚跟。

2.结合自身状况的差异化发展

智慧城市的发展刚刚经过第一个小高潮,在波动的洗礼下,我们不难看出一些企业和单位的转型探索正在悄悄进行。纵观传统集成商在智慧城市大潮中的发展转型趋势,总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即向上飞,升级为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对外整合外部资源,统筹协调各部委、投资方、资源置换合作公司、落地实施公司等,对内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完善商业模式,并从人员、资金等做好相应准备。

另一种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即向下沉,下沉为专业领域的领头羊公司,企业在智慧城市项目中努力专注于子功能模块,专注于某项局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应用或服务。

三、企业个案的思考

以北京北大青鸟安全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为例,选择的是向下沉的做法,公司由于在消防和教育培训领域有着明显的优势,将放更多的精力在城市安全和智慧城市培训专业领域。

1.城市安全领域的做法

城市安全是国家层面最重视的领域之一,各级领导尽职免责的“防弹衣”。传统意义的城市安全包括:平安城市、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不同城市安全领域之间完全独立的管理部门,智慧城市时代的城市安全则整合城市安全需求,通过先进的理念、模式、技术,打造全新的城市整体“大安全体系”。

为此我们强化自身,调整组织架构、投入研发力量、打造城市安全领域的一专(智慧消防)多能(其他城市安全领域)的能力;同时造船出海,发起组建中关村中安城市智慧安全产业联盟,整合城市安全范畴内各类企业(信息安全、平安城市维稳反恐、消防安全、环境安全(水/空气/固废等)、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市政安全、生产安全等),联盟企业集体出海,各施所长,各取所需。

2.智慧城市培训领域的做法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的人才都出现了紧缺的场面,可见智慧城市的培训需求巨大。故而青鸟公司的另一个侧重领域是智慧城市的培训市场。

这一领域主要面对的培训对象为与智慧城市应用相关的所有人员,无论是政府人员、企业员工、在校学生,还是老人孩子残疾人等特殊全体,都有培训的需求。这就要求培训企业整合资源,全民培训。我们将与目标城市的校企合作,增设课程,搭建环境,增加校企互动机会,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行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优秀的人才。

智慧城市就像是冲刷着各行各业的滔天巨浪汹涌而来,同时也在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一点一滴地改变着人们生活。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上到国家层面下到执行单位,对于已有经验都在做出适时的反思和调整。此时,各相关企业尤其是传统集成商,更要在这次波动中把握好机遇,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在现阶段抓紧练兵增强实力,才能在下一个高峰中脱颖而出,在行业中找到不可替代的位置。

猜你喜欢
集成商智能建筑智慧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研究
客群维护,集成商都在怎么做?
集成商如何为客厅影院设计方案
全美Top 100定制集成商最常用的影音/智能/家居品牌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探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