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交通方式下天津历史街区道路空间分配研究

2016-09-07 09:03宫同伟周梅婷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6年5期
关键词:机动车交通道路

宫同伟,周梅婷

(1.天津城建大学,2.天津师范大学)

多种交通方式下天津历史街区道路空间分配研究

宫同伟1,周梅婷2

(1.天津城建大学,2.天津师范大学)

机动车尚未普及之前,很多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建设时,其组织结构以及空间都无法适应当今的交通状况。论文以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道路空间为例,旨在发现历史街区道路空间分配的弊端并尝试提出存在问题区域的解决方案。

历史街区;道路空间;交通问题

1 历史街区的道路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在机动车尚未普及之前,很多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建设时,其组织结构以及空间都无法适应当今的交通状况。如今,机动车数量飞速增加,这对于传统的老文化街区的道路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很多街区已无力承受快速的机动化时代带来的交通压力。

如今大部分历史街区只是对旅游景点集中的一两条街道简单地规划为步行街,街区内其他道路功能划分不明确。道路横断面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道路具体承担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交通出行方式以什么为主、周边的土地利用性质是什么等因素,造成传统历史街区活力减退。

历史街区内部道路主要由次干道和支路组成,其街巷密度较大,宽度较窄,且系统性较差。相对于现代机动化发展的需求来说,历史街区内的道路一般路面宽度不足,且主次道路分级不明显。由于街区内干路宽度有限,支路标准较低,缺乏对区域交通发展的用地预留,所以道路用地资源严重不足。

通过对历史街区路阻流量分析,完善道路结构,将利用率不高、人流量少的道路进行重新分配,增加道路承载量,使历史街区与城市有机融合,从而带给历史街区更多的活力。

历史街区由于其街道尺度较小,道路空间分配较为混乱,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成为普遍现象,如何保证非机动车的路权,保证车辆安全通行成为主要问题。本文旨在发现历史街区道路空间分配的弊端,并尝试提出存在问题区域的解决方案。

2 国内外历史街区交通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20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首都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议强调:历史街区无论其规模,城市、镇、历史中心区和居住区,还有各种天然或者人工的环境,皆具有历史文化保持意义,都是时代的见证。但是,对历史传统街区的交通现状矛盾的研究却少有提及,有关国外古城、旧城的交通改善方法对历史街区的交通组织与管理也有指导意义。

我国历史街区道路情况的改进都纳入保护性控规的专项,只对一小部分历史街区的交通规划进行研究,大部分则为先分析道路空间之后,再推导道路交通规划的一系列研究方法。综合来说,现在尚无明确的专项历史街区交通组织和管理体系的研究。解决历史街区的交通问题需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创新性,努力探求和研究适合于历史街区的交通组织与管理模式并大胆实践。

3 以天津五大道街区道路空间为研究案例

天津市中心花园历史街区的道路包含区内道路和外围道路。区内道路:以花园路、丹东路、辽宁路、承德道为代表的中心放射状路网以及赤峰道。外围道路:和平路、营口道、新华路、哈尔滨道,以及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代表性道路岳阳道、成都道。本文通过对现状空间结构、交通设施、出行者特性等的分析,在尊重历史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和保护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格局的前提下,记录一定时间段内通过调研点的车辆数、车辆种类,总结数据;通过对路段横断面分析,结合车流量统计数据,判断出道路容量与通行能力是否符合通行要求。本文的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和案例研究法:先将国内外的相关案例和图文资料做总结整理,把握目前我国面对城市交通空间问题时所使用的方式方法,获取现有成果和思路,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

2) 调查法:根据本文所选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同时与当地居民坐谈交流,深入了解现实状况。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中心花园历史街区交通组织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研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论文提供实证资料。

3)统计研究法:通过对中心花园历史街区交通设施、交通流量等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历史街区交通拥堵、交通冲突等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优 化历史街区交通组织的对策。

4 历史街区道路空间分配现状与问题

4.1道路停车严重阻碍车辆通行,高峰期尤为严重

交通问题中,汽车的违章停放现象非常严重,根据现场调研发现,中心城区路内所设置的车位是3.4万个,这样就占用了460余条道路。在日间,街道上不按车位停车的达到了6.4万辆;到了晚上,竟然超过了20万辆。这其中公共商务区,医院等地点的四周违章泊车的现象尤为明显。这一现象对整个城市的公共交通都有很严重的影响。

历史街区道路系统落后,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交通巨大的车辆需要了。一般情况下,为了缓解停车问题,在道路边划线停车。在街区的重要道路沿线划线,这样一来很多自行车、电动车甚至行人的道路空间被侵占。这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对整个交通的正常运转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使周边的正常停车场因为人们图省事,而使用率下降。

在城市里,我们将汽车当作了交通空间的主要行使对象给予重视,很多区域也根据机动车的数量变化来拓宽道路的尺寸、增加道路的数量。可是一个城市里真正的主人翁是城市中生活的人群,人们是享受整个城市的主体,道路的建设也是为了方便人们的出行。所以,道路真正需要服务和满足的是人们的方便与否,而不是一味地给车辆让位。

4.2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带来的交通混乱,道路功能混杂,非机动车出行存在安全隐患

历史街区由于历史悠久,街道较狭窄,小汽车数量的增多给道路带来前所未有的通行压力,拓宽其道路宽度又会影响历史建筑的保护,所以导致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车流量较大的高峰期,非机动车的安全难以保障。同时,历史街区道路的功能划分不够明确,“街”和“巷”相互混杂,部分主要道路承担着城市过境干道和商业服务的双重功能。过境道路穿越住宅区,这种状况不利于交通效率的发挥,同时对街区内部居民的出行安全和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干扰。

4.3历史街区道路横断面特殊性

道路的交通空间过于狭窄,汽车数量较少时的历史街区设计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交通现状。过量的各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穿越历史街区时,矛盾叠加,出行效率降低,部分路段长期拥堵,交通安全隐患激增。道路横断面如图1、图2所示。

图1 成都道横断面示意图

图2 岳阳道横断面示意图

4.4交叉口交通混乱,交通设施不足

历史街区道路交叉口交通设施不齐全。调研发现,直行车辆与右转车辆冲突较明显,某些路口在高峰时段需要交警现场指挥交通,出行安全性较低。同时,交叉口左转车辆等待时间长,必须要等到直行车辆都通过后方可通行。

历史街区上的慢性过街设备不够完善。非机动车辆和步行者因为没有必要的交通引领标识,会出现任意行驶的情况;尤其是过境路段,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之间互相影响,有时候甚至出现两次过街,造成了严重的交通问题。

行人的道路设计不够完善。人行道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只关注到人群的正常行走和疏通,却未关注到在道路上也有停留与休憩的需要。人行道的设计只考虑到了规划行人的行走区域,将车辆与人群划分开来。可事实上,行人却是和道路最紧密接触的群体,他们对道路的要求更多更高,人行道在设计时更需要以人为本,而不是先行的功能至上。

5 历史街区道路交通空间分配优化措施

岳阳道是单行道,影响道路空间分配的主要因素是白天路面停车,应进行合理管制以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

5.1非机动车道与路侧停车灵活转换

非机动车的安全问题需要得到更多关注,自行车两侧都有汽车的情况需要避免,另外道路沿线划线停车的路段需要改造,减少对非机动车道的影响和干扰。

将路侧停车车道与自行车车道互换,中间辅以标志物软隔离,保证高峰时段的机动车车道使用效率。

5.2环岛改善措施

可以将部分机动车的行使线路与停放点进行变更,对车流量进行约束。使用高峰时段对货车限行,自行车另外建设非机动车车道,架设过街天桥等方法,使环岛的压力变小。出于便利行人的目的,可以在任何一条道路距离环岛30米左右设立人行道。通过实际调研得知,因为行人的随意穿行,会致使机动车在高峰时,有1~2分钟的延迟;所以,若修建地下人行通道,则将会有力地改善交通拥堵状况。

5.3成都道昆明路小学路段改造

成都道昆明路路段在学生放学、职工下班时会发生交通冲突,导致路段内人群聚集,影响车辆及行人通行。小学校门口上下学时段的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对于整个区域交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小学校门口及周边道路的安全畅通,范围由一个点交通问题波及到局部城市道路网的运行。其中包括交叉口及路段的通行能力下降、服务水平降低、交通事故增加、车辆延误增加等一系列交通问题。交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接送学生车辆和上下班车辆短时间内过于集中在小学校门口及周边道路,导致远远超过道路承载能力。

城区典型小学校门口一般设置在次干道或者支路上,学校周边道路的交通流量主要由接送学生车辆和过路车辆组成。学校门口道路拥堵现象主要由学生上下学接送车辆和过路车辆随意违反交通规则、乱停乱放、不按正常路线行驶所引发,而长时间停车占据道路资源对交通影响最为严重。

小学校门口及周边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交通组织方案,在昆明路小学路段,设置接送家长专用交通岛。昆明路小学位于昆明路、贵州路和成都道交口,通行车辆本身就大于一般路段,接送家长若没有固定等待区域,则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因此应考虑设置等待区域,具体措施为拓宽人行道为等待区域。第二阶段:方案实施后,导致道路交通流量变化,因此需要重新对有信号灯的交叉口重新进行配时。

5.4实施公交优先道路空间再分配

公共交通路线通常和城市道路在交叉口的地段怎样变换,就是我们说的交叉口的安置问题。在一个全新建设的区域道路空间里,理想状态是所有的公交路线在交叉口处立体交叉,可便捷地转换且尽量减少延误,而在历史街区道路网中很难实现这一点。因此,可以考虑在交叉口设置专用进口道、专用信号相位等来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由于受车道数约束,中心花园历史街区道路无法设置公交专用道,所以可以采用在交叉口使公共交通信号优先的办法,具体说明如下。

可以把公共交通和信号的控制相结合。这样的话,可将信号进行优化,减少公共交通遇到的各种交通问题,使乘坐的乘客交通利益最大化。将公共交通系统的管理和评估均置于首要考虑。考虑竞争信号工作计划时,需要将公交车的行使情况和时刻表的信息做比较,把机动车自动定位信号行驶到公共交通先行的信号控制上。

[1]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陆化普.大城市交通问题的症结与出路[D].北京∶清华大学.1997.5.

[3]王炜,陈学武,陆建.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Road Space Distribution Studies of the Historical Blocks in Tianjin under Today's Traffic Condition

GONG Tong-wei1, ZHOU Mei-ting2

(1.Tianjin Urban Construction College, 2.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A lo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of road construction, vehicle before has not yet universal, it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space can't adapt to today's traffic. Based on five avenue historic district of Tianjin road space as an example, aims to discover the disadvantages of historical block road space allocation and try to provide a solution of problem areas.

historical block; road space; traffic problems

猜你喜欢
机动车交通道路
由一起厂内机动车事故引发的思考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繁忙的交通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小小交通劝导员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机动车维修企业诚信缺失解决之道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