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区茶树良种无性扦插快繁技术

2016-09-07 22:18吴军舰王思梅郭明星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4期

吴军舰 王思梅 郭明星

摘 要:陕南是陕西的茶叶主产区,陕南茶叶生产对当地农民致富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从品种选择、母本园管理、苗床地的选择整理、扦插技术细节、苗圃管理和苗木的出圃6个方面概述了陕南地区茶树良种无性扦插快繁技术。以期能为茶叶生产提供指导。

关键词:茶树良种;无性扦插;快繁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4-0057-02

陕西的茶叶主产区在陕南,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茶产业发展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全省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6.7万hm2以上,全省茶园面积达到18.7万hm2。其中汉中10万hm2,安康6万hm2,商洛2.7万hm2。要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关键是如何在本地搞好茶树良种的无性扦插快繁技术,以保证陕南茶区改扩建新无性系茶园的种苗之需,避免长途外调带来的高成本和低成活率。现将有关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以供生产借鉴。

1 品种选择

结合陕南地区以绿茶生产为主的实际和各品种愈伤组织形成快慢的特点,无性系快繁品种应以陕茶1号、龙井长叶、龙井43、中茶108、平阳特早等国、省审品种为主。品种选择要考虑到品种的适应性和适制性,还要参考品种自身愈伤组织及新根生成快慢多少等特性。

2 母本园管理

2.1 肥水管理 加强母本园的肥水和病虫害管理,以提供优质穗条是提高无性系扦插快繁成活率的关键之一。留穗条的母本园除正常田间肥水管理外,在春茶采摘完后按1hm2尿素150kg,二铵225kg混匀后条施追肥促条。后期根据母本园茶条长势情况,可在6月底前追施尿素1~2次,并注意防旱排涝。

2.2 病虫害防治 陕南地区茶树病虫害发生较轻,主要以叶蝉、蚜虫和茶饼病为主。留条母本园可在头年秋天结合修剪、清园等措施清除病虫枝,并可用石硫合剂封园。在釆条的10d内可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药剂喷施一次,以防止病虫害随条入圃。

2.3 打顶喷肥,促条熟化 在8月初,即釆条前的20d左右,摘除枝条顶端的1芽1叶或对夹叶,抑制枝条顶端优势。结合打顶,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一次,以促进茶条半木质化,腋芽饱满。

3 苗床地的选择和整理

3.1 苗床地的选择 苗床地应选择在地势较高,交通便利,排灌方便的地方。土质以沙壤土或水稻土为主,pH值在4.5~6.0。要合理水旱轮作,避免重茬地。

3.2 苗床地整理 用于茶树无性扦插快繁的苗床地要赶早深翻晾晒,深翻30cm左右,暴晒不少于7d。以便熟化土壤,减轻病虫害的危害。

4 扦插技术细节

4.1 扦插最佳时间 茶树无性扦插春夏秋三季皆可进行。通过多年试验和实践,结合陕南地区春夏两季易旱的气候特点,我们认为陕南地区茶树无性扦插以秋季最佳,当平均气温在25~30℃时,即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最佳扦插时间。这期间扦插的插穗能在扦插后30~40d内快速形成愈伤组织,在越冬前长出2~3条新根,大大提高成活率和出圃率。10月中旬以后不建议继续扦插。

4.2 整地作畦 (1)平整土地。在扦插前3~4d,对前期深翻的土地中耕耙平,耕深15~20cm,碎土耙匀。(2)施肥。结合耕耙作畦,1hm2施油渣1 500~2 250kg,过磷酸钙750kg,土壤有机调理剂750kg,混匀后平均撒在畦面上,并与土壤充分拌和、平整。然后再在其上覆盖细土6~10cm。(3)作畦。畦长30~40m,畦宽1.2m,畦高15~20cm,畦间宽30~40cm。苗床地四周开挖深35cm,宽45cm的排灌边沟。畦面作好后要碾压踏实,防止漏风跑气。去除畦面杂物土块,使苗畦表面平整紧实,沟直如线。(4)畦面喷药。畦面作成后可用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40%的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喷施畦面杀菌消毒,施药2~3h后方可洒水。

4.3 插穗的选择和处理(1)自产茶条要随釆随剪随插,外地调运的茶条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注意透气保湿,防止运输中风吹失水。注意品种间要挂牌标示,防止混杂。(2)茶条应选择生长健壮,抗性强,节间长,腋芽饱满,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半木质化(红秆)良种穗条为主。(3)短穗剪取时须带1片完整健康叶子,1个饱满腋芽。腋芽下端留3.5~5.0cm枝条,剪口平滑;腋芽上端留0.5cm枝条,顺腋芽斜剪。如果叶片过大,可剪去叶片的1/3至1/2,剪刀要锋利,消毒。短穗要遮荫保湿,有条件的也可用“ABT”生根粉溶液浸泡短穗入土端1~2h。

4.4 扦插 扦插前1d下午,去除畦面杂草,按10cm划好行距,用淋浴用的细孔喷头给畦面洒水,浇湿畦面6.0cm左右深,以便扦插。扦插时按2.0~2.5cm×10cm规格扦插,扦插时株距以互不遮叠为宜。短穗叶片统一朝东以45°角插入土中,插深3.0~4.0cm。以腋芽和叶片不触土为宜,使短穗和土壤接触紧实无空隙。扦插后及时浇水,注意用细孔喷头喷洒浇水,防止冲走水土。要随插随浇,浇足,浇透。

4.5 搭建遮阳棚 (1)扦插时如遇高温暴晒,就要可用75%的遮阴网搭建遮阳大棚,防止短穗叶片水分蒸腾过快,干死。也避免工作人员中暑。(2)对已扦插的苗畦要边扦插边浇水边搭遮阳小拱棚,棚高80~120cm,用竹片做支撑物,用75%的遮阳网效果最佳。

5 苗圃管理

5.1 浇水 苗圃前期管理之一就是水分管理。它的原则是少浇勤浇,干干湿湿。苗床土壤湿润不开裂,空气湿度80%以上。对浇水过程中冲刷掉的土壤及时培土复原。

5.2 除草 扦插后7d左右,苗床上就开始生长杂草,要及早拔除。除草的原则是“除小除早”,前期避免使用除草剂。在新根充分生长后的来年4月份可结合人工除草,使用茶园专用除草剂“春多多”去除杂草。

5.3 防寒保温 温湿度管理是决定扦插生根快慢和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扦插茶苗在18~25℃,空气湿度85%~90%时,40d左右就能形成愈伤组织。在每年11月中旬以后,当气温低于15℃时,在遮阳拱棚外覆盖薄膜,防寒保温。在来年4月中旬后气温稳定回升至20℃以上时可先揭两端,最后慢慢去掉薄膜。六月初可利用连续阴天期间去掉遮阳网,炼苗并加强幼苗光合作用。

5.4 防治病虫害 扦插前期,小拱棚内高温高湿,易产生霜霉病。发现后应及时用40%多菌灵800倍液防治1~2次。避免老叶感病脱落,影响成活率。对苗圃病虫害要早发现早防治。及时摘除花蕾,避免消耗养分,霉烂后感染茶苗。

5.5 施肥 当茶苗长出4~6片真叶,顶芽第1次生长休止时,可进行第1次追肥,1hm2撒施尿素75kg,施后随即浇水,避免烧苗。施肥的原则是少施勤施,不施露水肥。施后要浇水或利用下雨天施肥。

5.6 轻修剪,促分枝 当苗高30cm以上时,定秆修剪,从25cm处剪去以上部分,促进一级分枝的生长和防止高脚苗的产生。

6 苗木的出圃

当苗高达到25~30cm,茎粗2~3mm,侧根数2~3根以上就可出圃栽培了。陕南地区春夏两季易旱,大田移栽以秋季为宜,在11月上旬前移栽最佳。

(责编:吴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