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6-09-07 05:31刘培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4期
关键词:林下经济山西省问题

刘培

摘 要:该文介绍了山西发展林下经济现状、优势,分析其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民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等。

关键词:林下经济;问题;对策;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4-0125-02

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复合经营的生态经济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和林地空间资源,具有绿色、环保及循环利用的特点[1-2]。近年来,山西省充分学习外地经验,积极探索出了“以林为主,多种经营,林牧结合,以短养长”发展道路。确定了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提升了发展水平,提高了林地综合利用效率,优化了林区生态建设,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林权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15年,山西林下经济面积为30.67万hm2,年均效益22亿元,每hm2平均效益7 500元,发展户数近10万户,林下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思想认识不清、技术推广不到位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林下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根据工作实践,对林下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调研,提出相应对策,为主体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1 山西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

山西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全省森林面积321万hm2,森林覆盖率20.50%。活立木总蓄积14 779万m3,森林蓄积12 923万m3。天然林面积140万hm2,天然林蓄积8 838万m3;人工林面积156万hm2,人工林蓄积4 085万m3。林农获得了林权,带动了全省林业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撬动了大量的潜在优势资源,为林下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有力条件。另外,截至2014年,全省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9个,省级森林公园51个,县级森林公园57个。广阔的森林面积,为发展林下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集体林权改革基本完成。

2 山西林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清 一是基层干部和农户对于林下经济的概念理解不清,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认识不高。有些基层干部看不到发展林下经济的前景,认为发展林下经济没有什么前途,仅仅是小打小闹。还有些林农对发展林下经济没有信心,怕赔本和吃亏,存在种种顾虑。

2.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在山西省,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是丘陵或山地,这些地区农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使得一些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同时,由于山区丘陵地块比较分散,很难形成整体,导致林下经济发展难以集中,给生产带来了很大不便。另外,林农在发展林下经济时,由于技术掌握不到位,文化水平低,多数是从事原材料生产,管理比较粗放,附加值比较高的深加工产品较少,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生产、加工、销售经济链。

2.3 资金投入不足 山西省县级财力大都有限,没有足够的专业发展基金用于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经济的发展得不到较好的财政支持。在发展林下经济的时候,很多农户尽管有足够的热情,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导致虽然想发展林下经济,但却无能为力。一些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户,由于没有抵押物,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规模难以继续扩大,只能停留在小规模种植和养殖水平。

2.4 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基层政府林下经济发展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林农得不到技术指导,技术来源主要是靠亲戚朋友及邻居传授,一些科技成果无法得到转化。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掌握了一些比较实用的种养技术,但是仅仅传授给本社社员,社员之外的林农无法及时得到技术指导,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3 发展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调研表明,部分基层干部对发展林下经济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出现了抵制情绪,影响了林下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其基层干部充分认识发展林下经济是惠民工程,德政工程,对于调整林业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基层政府应将发展林下经济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发展规划,有序开展林下经济发展。

3.2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针对县级财政困难,资金不足的情况,各级政府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林下经济发展项目,争取获得国家资金支持。地方政府也要将林下经济发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设立林下经济专项发展资金。同时,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各类企业、社会团体、种养大户创办林下经济实体,逐步建立多元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民发展能力 结合国家和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山西省“五个全覆盖”工程和新农村建设有关要求,将与林下经济相关的道路、水利、通信、电力等纳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施好农民最关心的林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良种壮苗、生产性林道等建设项目,增强农民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

3.4 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加强林下经济科技推广 要健全科技推广体系,推广优良品种和生产技术;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制定相关配套技术规则和产品质量标准,做到有标准可用、按标准实施,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增强林业部门的技术服务意识,加强基层林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在林下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推广先进技术;建立农民科技书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育新型农民。

4 结语

山西省已经具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条件,要想不断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双赢,就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改革为动力、科技为支撑,大力提高质量和效益,要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利用科学规划、创新机制、技术引领、建设基地、培育龙头等手段[3],促进林下经济向着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全林.关于山西林下经济发展的思考[J].山西林业,2013(01):6-7.

[2]赵升.南涧县林下经济发展的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02):40-44.

[3]刘峰,许忠文.广西林下经济发展布局分析[J].林业经济,2016(05):75-79.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林下经济山西省问题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