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叙

2016-09-08 08:20钱海源
文艺论坛 2016年14期
关键词:广州美术学院铜像思潮

○钱海源

我的自叙

○钱海源

钱海源

钱海源,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兼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自1979以来,创作的主要雕塑作品有《母亲铜像》《胡耀邦铜像》《谭嗣同铜像》《贾谊铜像》《袁隆平铜像》《粟裕大将铜像》《陈国达铜像》《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纪念像》(为1987年全国1949—1986年首届城雕评奖入选作品)、《渔歌唱晚》(1996年荣获湖南省首届城雕评奖优秀作品奖)、《邓小平像》(玻璃制作,1997年荣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出版的学术著作有《美化你的生活》(与人合著)、《中外城市园林雕塑图选》《古今雕塑艺术》《新时期美术思潮》《文艺湘军百家文库<钱海源>卷》。

我从六岁发蒙读四书五经,但由于年幼不谙世事,对老先生教的深奥难懂的古典诗词,咬文嚼字的古代文言文,往往是左耳进右耳出,过后就全部交还给教私塾的老先生了。加之毕生并不是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为职业,以至于在过去七十年的人生中,出现过把儿时念过的古文名篇弄错,甚至出现将古典诗词绝句,张冠李戴的笑话。这说明自己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拥有的知识很有限。但是,对于私塾老先生谆谆教导的,作为中华民族子孙,对我中华五千年文明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要有热爱和敬畏之心的教诲,却为我毕生所牢记。我至今还记得,私塾老先生经常形象生动地给我们打比喻,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像长江和黄河之水,永不会枯绝与断流,中华五千年文明和古老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血脉和精神支柱!私塾先生教导我们说:“世界有五大文明,但其他四大文明都消失了,唯有中华文明至今还雄居于世界,并继续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这说明中华文明和中国古老而又优秀的传统文化,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我长大以后才知道,教私塾的老先生邓琼林和杨学敏两位前辈,之所以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对中国古老而又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有如此清醒和深刻的认识,是由于他们都是在年轻时候见过世面的人,在他们年轻的20世纪的20和30年代,对于五四以后出现的反中华五千年文明传统,鼓吹“全盘西化”的社会思潮,都并不赞成。

古人说:“人看从小,三岁看八十。”在我的幼年时代,私塾先生向我们所进行的中华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在当时虽然弄不懂,但应当说,从开始记事的幼年时期,就在思想和灵魂中,开始注入了中华文明精神的基因。

我的故乡樟树市属江西省的赣中平原,是块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就先后发现有新石器时代先民留下的筑卫城遗址。1958年兴修水利中,发现了在吴城出土的商周时代大量青铜器。汉代大哲学家葛洪和葛玄,在距市郊不远的阁皂山布道炼丹。宋代产生了受到宋徽宗称赞,以画梅花著名的画家杨无咎。在我幼年读私塾的同时,就广泛接触和喜欢民间木版年画、寺庙中的壁画、神灵菩萨雕像等丰富的民间艺术,饱受积淀深厚的中华五千年文明,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华五千年文化艺术的熏陶,萌生了对艺术爱好的兴趣。但我真正开始学习美术,是1953年由故乡枧头村小学,转学到上饶市道塘街小学(现上饶市一小)以后的事。道小教美术的毛铨嘉老师,是引领我走上学美术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他手把手教我,开始学习绘画和做手工劳动。1955年考入上饶市第一中学初中部,我成为以校刊《上中画报》编辑部为中心的美术兴趣小组成员。在后来调到景德镇陶瓷学院当教授的宁璘老师教导下,正规学习画素描和水彩画。1958年夏季,我用湖北的钱国珍堂姐,资助寄给我的20元做路费,由上饶坐火车到九江,再转乘轮船到武昌,考取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61年附中毕业,因成绩优秀,未经高考,直接升入本院雕塑系。

从附中三年到学院本科五年,在广州美术学院众多名师胡钜湛、胡一川、关山月、潘鹤、曾新泉、李汉仪、郑觐、曹崇恩、王肇民、迟轲和陈少丰等先生的教导和影响下,打下了作为一个美术家,应当如何严肃地对待和把握人生,如何严肃认真地从事艺术劳动的精神要领。其中教中国古代美史的陈少丰教授,教世界美术史的迟轲教授,他们都是在中国美术史论界颇有学术影响的著名美术史论家。他们的中国古代美术史和世界美术史的精彩教学,以及他们在中国美术史论界、乃至思想文化界的很有影响的美术史论著作,对1950 和1960年代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我来说,两位学富五车的前辈,使我能站在中外美术史的更加广阔的文化和艺术史的视野,来加深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

广州美术学院老院长胡一川先生,是林风眠和鲁迅先生的学生,是担任过延安木刻工作团团长的革命前辈,著名版画家兼油画家。他经常教诫学生们,要立志做一个为新中国和人民而努力创作的优秀艺术家。在20世纪50和60年代从广州美术学院走出来的老学生们,都将胡一川老院长经常说的那句名言:“好的艺术一定是面向人民、为人民而创作的”,牢记于心!我通过在广州美术学院从附中到学院本科的学习,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艺术艰难曲折的发展历史的来之不易!我们作为炎黄子孙,要为中华五千年文明,要为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添砖加瓦的贡献!

1966年,按国务院规定,我们被推迟两年之后的1968年秋天才毕业,告别母校,分配到湖南省展览馆工作一直到2000年退休。在走向社会工作至今近五十多年来,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做“添砖加瓦”的微薄贡献:

一是努力坚持雕塑和水彩画艺术创作实践,先后创作了在业内和社会上反响较好的《母亲铜像》《老子铜像》《贾谊铜像》《胡耀邦铜像》、科学家《袁隆平》、《陈新民》和《杨维义》铜像、《杨开慧烈士纪念像》和《民国六君子杨杏佛铜像》等。其中《辛弃疾纪念像》《邓小平铜像》《长征路上三代人铜像》和《渔歌唱晚》,分别在全国和湖南省获奖。《邓小平铜像》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杜甫铜像》和《长征路上三代人铜像》被广东美术馆收藏。有水彩画作品入选上海、南京、武汉、湖南、广东和安徵等省市水彩画展。

二是在坚持雕塑和水彩画创作的同时,认真从事美术理论研究。已由国家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计有《中外城市园林雕塑图选》《古今雕塑艺术》《新时期美术思潮》《文艺湘军百家文库(钱海源)卷》。自1979年以来,以雕塑家和水彩画家的身份,积极参加中国美术的变革和美术思潮的理论争鸣和学术讨论,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美术》《美术观察》《文艺研究》《美术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墨痕》《艺术中国》《美术报》和香港《文汇报》等有影响的报刊,发表过百万字的文艺理论文章。坦诚表明我对当代中国文化和艺术发展命运的关注,以及我对中国美术变革和美术思潮,所持的思想和文化立场。

我坚持认为,自五四以后的近百年来,中国革命和进步的文艺,特别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除文革十年之外)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美术事业,是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当然,我不否认其中存在需要改进的错误偏向,需要提出来讨论与调整。我所不赞成的是,那些打着各种旗号,无视和反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鼓吹“全盘西化”“文化全球化”,在推销所谓“美术与国际接轨论”“艺术的国际准则”论,乃至兜售“美国文化先进论”的名义下,意在彻底颠覆我五千年中华文明,且重点是彻底批判和否定自五四以来中国革命和进步的文化和艺术传统,彻底抛弃和改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坚持的以服务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方向等等所谓“新思潮”,都是我所不能赞同的!

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作为当代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亲历者,我认为,中国美术事业和其他事业一样,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也取得了不可否认的巨大成绩!但是,与此同时,也令人忧虑和触目惊心地看到,有两股值得警惕的有害思潮,在影响和干扰中国美术发展的方向。一股是自1985年产生的“85美术思潮”,这股思潮发展到今天名叫“当代艺术思潮”。我认为这股思潮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刚出现时,有它一定的积极和进步意义,对于批判极左的阻碍艺术发展的精神枷锁,破除美术创作从题材到艺术形式的单一化,有积极和进步的意义。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自21世纪初以来,凡是关注中国美术发展命运的有识之士,都忧虑与警觉地注意到了,有一股内外相勾结的势力,在中国美术界力推美式对华文化战略,按照从文化上只有三百年不到的所谓“美国先进文化”,美式政治和文化价值观,美式“当代艺术”的模式,以艺术的名义,采用以假乱真、拉出去、打进来的战术等种种手段,将假、丑、恶包装成所谓的“当代艺术”,图谋颠覆、取代和蚕食具有真、善、美的审美价值,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的艺术。内外某种势力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媒体和互联网宣传手段,将建国历史不到三百年历史的美国,打造成“世界先进文化和艺术中心”,把具有五千年文明史,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在国际重大事务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发言权,业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文化和艺术,抹黑和贬损为处于世界文化艺术边缘落后地带,在国际文化和艺人的讲台上,竟然没有发言权。与此同时把反人类、反政府、反社会、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的恶俗“当代艺术”,赐封为得到国际承认的所谓“先进文化样板”。可是人们只要采用简单的对比分析,冷静地看看,美国政府为什么将南科它州山上美国历史上的四个总统像,雕刻得那么写实漂亮,那么具有崇高与审美的震撼魅力,美国国会山和许多重要纪念场馆中的歌颂美国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雕塑和绘画作品,在艺术上都写实得那么美好与到位,而不采用他们在别国提倡与推广的假丑恶的“当代艺术”手段,就生动地说明,美国政府在文化政策方面也玩弄双重标准。美国政府实际上是利用“当代艺术”作为武器,向我们发动一场文化艺术的侵略战争。

人们触目惊心地看到,面对外国势力对华开展的关系到中国文化发展命运的战争,有不少“有心人”,争当文化汉奸,密切配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开展的文化战略,公开利用媒体发表声明,一方面对美式文化价值观极尽鼓吹美化之能事,另一方面肆意制造丧失文化自信的有害舆论,说什么自五四以来的百年中国美术,“刚刚走完了历史上最暗淡的一百年”,主张要在中国美术界“传播西方现代主义的瘟疫”!一些批着“海外著名学者”外衣,潜回国内充当文化汉奸和间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到了这些年来,那些吃里扒外,混进美术界的极少数有着“著名艺术家”和“海外著名学者”光环的文化汉奸和间谍,却在美术界内外成了香饽饽,成了令某些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崇拜的光荣人士,被一些文化昏官所赏识,将他们供奉为上宾,听任他们充分利用我们的学术讲台、美术场馆、让他们自由利用我的媒体和出版资源,有恃无恐地宣传美式政治和文化价值观,兜售美式鼓吹假、丑、恶的“当代艺术”,逐步争抢、蚕食和腐蚀我们的以服务于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艺术阵地!人们在相当多的情况下,看到封建“官本位”与“全盘西化”或“当代艺术”思潮的两股歪风,形成里应外合的一股力量。封建“官本位”的无限权力与无数的美钞相结合,几乎到了无坚不摧的令人忧虑和触目惊心的程度!

从这两股思潮在中国美术界开始萌发起,我就一直坚持与这两股思潮的力推者们,进行摆事实、讲道理的理论探讨。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在文章中阐述的学术观点,在社会和业内外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力。三十多年来,我收到了七百多封文化艺术界有关领导、著名老中青艺术家和专家学者给我的亲笔回信,对我在过去三十多年来,围绕着中国美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坦诚发表自已的意见与看法,予以认同和支持。无疑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

猜你喜欢
广州美术学院铜像思潮
岭南画学之路
——教学文献展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李燕婷、邓灵康作品
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家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无畏少女
吕学晶作品
吕学晶作品
2014中外十大思潮(上)
船山学复苏与戊戌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