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和对我国的启示

2016-09-10 07:22孙晓然
时代金融 2016年12期
关键词:次贷金融危机评级

孙晓然

【摘要】当前金融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危机周期性爆发,加上金融本身的高风险性都决定了国际金融监管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性,同时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也明显显现出来。因此,本文对次贷危机爆发的金融监管层面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了国际金融监管层的改革,同时结合我国现状,探究国内金融监管在今后的发展完善之路,是本文最后的落脚点。

【关键词】次债危机 国际金融监管 我国金融监管完善改革和启示

一、引言

2007年4月,次级按揭贷款的所有者成了最大的风险持有者,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申请破产以求自保。同年6月,美国著名对冲投资基金破产和股票市场剧烈震荡,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开始从美国蔓延至欧洲各国。从此之后经常性的爆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但这次可以说是最为严重的一次,严重破坏了全球的经济和发展。

二、次债危机的影响

次贷危机所引起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格局被大大改变

美国的华尔街投行大量倒闭,政府接管了住房抵押贷款公司,作为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被国有化改革,美国的金融格局被完全改变。在欧洲地区,众多的商业银行不是被接管就是被收购。在亚洲,日本大和生命保险公司申请破产,韩国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众多机构评级有所下调。

(二)打破了原有的国际金融体系

牙买加体系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替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成为以美元主导的多元储备货币和浮动汇率制度。随着美国经济地位的下降,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袭来,美元的国际地位将进一步下降,过多的储存美元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国际上需要新的金融体系来引导全球经济的复苏。

(三)实体经济遭受重创

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在信贷渠道、财富渠道、贸易渠道和资本渠道等方面都造成了很严重的阻隔。IMF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将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调至0.5%,达到了二战以来的最慢发展速度。

三、次贷危机后金融监管层面的反思和改革

金融危机以及经济的破坏对处于上层建筑位置的国际金融监管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如此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如何改进金融监管,为经济的复苏保驾护航,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金融监管的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国际金融监管理念的重新审视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速度如此迅速,毫无疑问的说明了当前以金融自由化理论为指导的金融监管理念出了问题,但是,每一种监管理念都是当前金融经济发展要求的反映,而且效率是个不容忽视的目标。所以,不能一味的坚持“凯恩斯主义”的自由市场思想,而是要兼顾效率与公平,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的尺度,以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国际金融监管具体制度的改善

理念的落实总要体现在具体制度的建设上,如何改进当前的金融监管防范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爆发至关重要。针对当前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所显现出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建立起有效全面监管的监管体制。当前各国金融监管模式大都滞后于金融创新的实践。现欧美的监管改革方案都主要把实行全面监管摆到突出位置。比如在美国的改革方案中,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有权监管除商业银行外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实现证券和银行的全面监控,预防系统系风险;根据证券及期货的相关业务,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合并;考虑到抵押贷款市场的无序混乱,将设立一个相关的监管机构。这样既扩大了监管范围又提高了监管效率,迎合了全面监管的需要。

2.加强对评级运用和评级机构的监管。本次金融危机中,市场恐慌致使评级机构下调众多金融产品的评级,造成使用评级结果估值的资产管理公司和金融服务企业等的资产大幅缩水,加剧了危机。

所以,新的监管制度应大力鼓励金融机构提高内部评级能力,改变以往片面依赖评级机构的被动处境,形成外部机构评级与金融机构内部判断相互制衡的制度。

(三)国际金融具体监管技术的改进和提高

当前金融由于金融创新活跃,显现出多种花样的金融衍生工具,离岸金融市场、套期套利的现象等等,这些都为金融国际监管增加了很大难度,金融监管技术的创新往往滞后于金融工具的创新速度,今后应主要从以下方面改进:

第一,探索新的监督手段和方式。发现现有监管的漏洞和不足,寻找改进措施,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监管水平,加强工作中高风险、易疏漏环节的监管,实行几人互相监督的方式,同时在惩罚和制裁上面采取更针对性措施,使之更能起到警示和监督功效。

第二,当前电子商务和物联网金融的崛起,对网上金融监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就要求及时跟进网络监督和排查技术,实时追踪和保护资金流向,预防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

第三,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提高整体的监管和预防风险的能力,并能敏锐的感知国际金融发展的趋势。

(四)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方式的反思和合作机构的完善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关国际组织的手足无措和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机制的缺乏促使各国深刻反思如何加强国际金融监管以保护全球化趋势下的金融经济平稳运行。其中,卓有成效的就是G20峰会对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高度重视和采取的措施。

在G20公报中着重提出应建立有效的全球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和机制,具体由新设立的金融稳定局协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宏观经济和金融系统性风险提供早期预警并采取应对措施。

四、金融监管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拉动型发展中国家,同时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国外直接投资,次贷危机也使得中国的经济受到了创伤,但庆幸的是,由于我国的金融监管比较严格,金融产品创新程度不高,使得我国在此次危机中的损失不大,金融监管制度发展完善也可以在相对较小的压力下稳步推进。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结合国情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确立安全与效率并重的监管理念指导;建立健全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逐步由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转变;完善信息披露和共享机制,强化征信建设;建立起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和机制;加强监管的国际合作水平,实现与国际金融监管的接轨。

参考文献

[1]姜岱笋.《当前国际金融监管发展及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完善》[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

[2]付丽历.《西方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的演进及启示》[D].云南:云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6月.

[3]朱志强,杨红员,尹恕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监管改革与启示》[J].华北金融,2008年8月.

[4]陈旭光.《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D].河北: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6月.

[5]陈小强.《21世纪金融业国际发展的三大趋势》[J].北京金融,2002年11月.

猜你喜欢
次贷金融危机评级
分析师最新给予买入评级的公司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
创投概念股评级一览表
《钱经》月度公募基金评级
《钱经》月度私募基金评级发布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蔓延和教训
透过金融危机看衍生品发展与监管
次贷骨牌祸及全球 中国如何再避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