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新形势下区域物流实现产业升级的对策

2016-09-10 07:22吴成军
时代金融 2016年12期
关键词:物流发展区域物流产业升级

【摘要】文章指出,临沂市作为山东省物流业重点区域,已经形成立足鲁南苏北、面向全国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但近年来,临沂区域物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如行业管理分散、同业恶性竞争、人才缺乏等。为促进临沂物流业的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加快临沂物流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步伐,培育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加强区域间物流合作,“抱团”发展,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搭建统一的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物流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关键词】区域物流 物流发展 产业升级 资源整合

临沂物流企业中有95%为中小型企业,物流管理人才匮乏,经营运作成本高,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一些中小公司已经被清洗出市场。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契机,通过资源整合、服务创新的方式,借机提升区域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无疑是临沂区域物流业积极应对危机的最佳选择。如何抓住临沂区域物流实现产业升级的大好机遇?针对遇到的问题我们应该准备怎样的对策?这些都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临沂区域物流实现产业升级的的优势因素

(一)得天独厚的中心区位优势

从地理位置来看,临沂市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东邻日照市,南邻江苏省,西接枣庄、济宁两市,北靠泰安、淄博、潍坊三市,成为山东省东南部重要的城市。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临沂东靠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北临胶济经济带,南靠新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处在环淮海经济开发区中东部,连接山东、江苏两省经济快速发展带的中心区域;更为重要的是,临沂是联通北京和上海的京沪高速公路的中点城市,正处于我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及环渤海经济圈相互辐射、相互联系的交汇区域,两大经济圈的经济强势和快速发展所形成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恰在临沂形成合力,为临沂的经济起飞和发挥枢纽集散作用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二)交通运输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已形成立体交通网络

经过近几年的加快发展,临沂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已经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和综合运输服务体系。京沪高速公路、日东高速公路、临枣高速、临枣铁路、新亚欧大陆桥铁路(兖石铁路)、沿海铁路(胶新铁路)大通道在临沂市境内纵横交错,市内有4条国道、18条省道结网相连。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830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47.9公里,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2公里。今后随着京沪高铁二线、鲁南高铁、临沂飞机场扩建等重点交通项目的建成,将构成一个非常便捷的陆海空立体交通主干网,从而形成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整体水平较高的交通服务保障体系。加上不断完善的现代化通讯网,临沂市的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多维交汇,内外双向互动,辐射海内外,形成一个大开放、大交融、大发展的整体格局。

(三)商贸市场发达,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平台

截止2015年11月底,全市拥有各类市场1010处。临沂商城改造提升步伐加快,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2015年实现交易额3200亿元,同比增长19%。[2]金兰现代物流基地、天源国际物流园、临沂国际集装箱站等一批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先后建成投入运营。立晨、荣庆、金兰等成为全国百强、全省50强物流企业。目前,临沂市已进入了市场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市场升级的发展通道,为临沂市专业市场的发展和提档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临沂区域物流实现产业升级的制约因素

(一)行业管理分散,同业恶性竞争,亟需整顿整合

临沂市委党校的刘占全等三位老师对临沂市物流业发展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抽取调查问卷的一个内容来分析——您认为临沂物流企业发展主要受哪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具体表现为以下态势(详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1)影响临沂物流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来自于同行业的竞争;(2)同行竞争、行业管理分散、物流基础设施、房租等因素是制约临沂物流发展的决定因素。结合临沂实际分析深层次的原因:(1)造成同行竞争激烈的主要因素是同行经营的同质化、服务的趋同化、物流业进入门槛的低档化、市场经营环境的恶劣化。(2)行业管理分散的主要原因是临沂市在建市场之初,为了吸引客户,本着“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尊重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然而,随着物流业的迅速崛起、竞争的加剧,这种各自为政、各行其道的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

(二)物流专业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现代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临沂物流企业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集中在公路运输、批零餐饮等传统物流行业,专业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发达国家企业利用专业化物流服务高达75%,而临沂还不到10%。全市大型的有实力的、拥有跨地区乃至全国性网络的物流骨干企业较少,物流服务层次较低,具有管理整套供应链能力的物流企业屈指可数,许多物流企业还只停留在某一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流通整个供应链的全套服务。

近几年,尽管形成和引进了一批集成度高、设备先进的现代物流企业,但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普遍存在缺乏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服务质量不高、业务范围狭窄等问题,距离现代物流集成业务、整合资源、服务增值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三)物流人才短缺

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物流人才。从目前我国设置物流专业的学校与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来看,物流人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就临沂而言,物流人才缺口就更大了。临沂市的立晨、荣庆、金兰等成为全国百强、全省50强物流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的物流从业人员大多数素质比较低,很多人的观念更新、知识积累跟不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现处在物流管理岗位的人许多是通过短期培训掌握了初步的物流管理技能,这些人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对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国际采购和库存管理的知识知之甚少,这对临沂物流实现产业升级非常不利。

(四)临沂物流缺乏统一信息平台,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

从目前看,临沂的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水平已经比较高了,但临沂仍然缺少为区域物流业服务的统一信息平台。比如,山东立晨物流有限公司建成了山东省物流信息平台,信息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并与全国联网,有框架完善、功能强大的B2B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发了卫星配货系统和车辆GPS卫星定位系统等业务;澳龙国际物流城于2003年建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荣庆、天源、金兰等大型物流企业都建有自己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然而,这些信息平台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形成了许多的“信息孤岛”,难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公用。

三、临沂区域物流实现产业升级的对策

(一)大力推进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加快临沂物流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步伐

大力推进综合物流园区建设是区域物流实现产业升级的最佳途径之一。就临沂而言,政府应大力推进市区西部、东部、临沂(莒南)临港国际物流园三大综合物流园区建设,把市区西部物流园区建成商贸业物流基地、综合性货运枢纽;市区东部物流园区建成制造业物流基地,重点发展第四方物流,形成制造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格局;把临沂(莒南)临港国际物流园打造成连接岚山、日照、连云港三大港口与鲁南苏北经济带重要物流节点与枢纽,重点发展国际物流,同时对接青岛及半岛制造业基地,使其成为整个鲁南经济带的临海桥头堡。

加快临沂物流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步伐。一是在临沂商城改造提升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2013年以来,临沂批发城累计完成改造提升投资近50亿元,市场硬件设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综合效益连续23年稳居全国同类市场前三位。二是搞好天源国际物流园二期、供销物流基地、临沂五金钢材物流城改造提升二期工程、山东盛顺物流基地、临沭华丰现代物流基地、翔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医药物流中心、鲁东南现代综合物流基地等项目的改造提升和建设工作。

(二)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培养一批服务水平高、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

随着物流市场全面开放,外资企业独资步伐加快,国内物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临沂物流业需要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培养一批服务水平高、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因此,政府应着力培育临沂三大物流园区的龙头企业。主要思路有:(1)临沂西部物流园区,以打造中国现代商贸物流城品牌为目标,重点将现有批发市场整合改造成板材、化工、文体用品、家电、厨卫、汽摩配件、服装、建材、电子科技城等13个功能交易区。(2)临沂东部物流园区,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链物流企业为目标,重点培育以山东立晨物流有限公司(山东立晨集团与美国最大的物流公司之一美国威特国际集团公司合资经营)为代表的一批从事国际国内综合业务、未来具备行业领导潜质的大型物流企业。(3)临沂临港物流园区,以创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具有港口综合服务功能的“现代化物流港”为目标,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做大优势产业规模,大力发展高规格经济开发区。

(三)加强区域物流合作,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在竞争的压力下,区域间物流合作是大势所趋。2008年,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合作联盟正式成立,联盟成员已经在一些业务领域展开实质性合作,另外,珠三角、环渤海、北部湾地区和海峡两岸的物流合作可望有实质性推动。区域间物流的深度合作,可以弥补企业由于做强做专擅长业务而导致的功能单一和分散的缺陷,同时,可以实现口岸的无缝对接、物流功能集聚区的形成,做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有条件的物流企业还可以进行跨地区、跨系统的强强联合,组建成能走向国际物流市场的新型物流组织,这有利于社会化3PL服务体系的快速形成和国产“物流寡头”的诞生。比如,山东立晨物流有限公司如果以其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分散的中小物流企业,建立战略物流联盟,将遍布全球的客户资源进行分类,为客户提供从采购到运输的门到门“一站式”综合物流服务,就能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物流企业。

(四)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和完善物流业的立法定制工作

强化政府管理职能,为现代物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强化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职能,为物流业发展铺平道路、扫除障碍;二是制定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做到有法可依。随着临沂物流业发展的客观经济环境逐步成熟,必须在研究制定促进和保护临沂物流业顺利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同时,为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制定与市场机制配套的法律、法规。一是根据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和临沂实际,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物流法规体系;二是制定和完善适应临沂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法规体系;三是以行业管理部门和协会为依托,加快制定和完善物流服务的业务标准和行业规范;四是成立临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对临沂物流进行宏观管理和科学规划。

(五)搭建统一的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共同搭建统一的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具体行动上,政府前期要承担起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主要责任,重点建设临沂商城电子信息交易平台、鲁南交通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后期要承担起协调和监管责任,并以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为核心,促成区域内目前已有的、相对分散的物流信息平台以及商务、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检疫、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工商管理等政府相关部门的物流管理与服务公共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最终建成集物流信息收集、存储、更新、发布,政务信息公布、企业展示和物流培训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社会化、多功能物流信息平台。

(六)建立健全物流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大引进高级物流人才的力度

建立健全物流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解决临沂区域物流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可从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两方面同步努力。人才培养方面,一是鼓励临沂地方高等院校加强物流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目前临沂大学物流学院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每年招收一百余人,2010年就已有毕业生),鼓励地方职业学校开设有关物流方面的课程;二是引导企业选拔业务骨干参加多层次、多方面的物流人才培训和教育;三是强化企业内部培训制度,组织各种培训班,全面提升企业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师资来源可以是本企业的业务骨干,也可以是高校或社会上的物流专家。人才引进方面,一是政府在引进物流人才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为物流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真正做到吸引人才,引到人才;二是加大引进高层次的物流经营管理人才和外向型国际物流人才的力度,筑巢引凤,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三是推行物流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制度,将取得物流师资格证或参加物流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作为物流管理人员和职工上岗的基本资格。

参考文献

[1]何黎明.2015年中国物流发展特点与2016年展望[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5(2):16.

[2]纪常胜,吴平.把临沂打造成全国现代物流中心[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123.

作者简介:吴成军(1968-),男,山东临沂市人,临沂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物流管理、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物流发展区域物流产业升级
城镇化发展视角下物流发展与能源消费分析
区域经济环境下区域物流发展机理研究
电子商务发展对物流经济的促进作用研究
区域农产品物流交通量分布预测系统的设计
关于马赛港口与珠海港口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产业集群视角下高职物流教育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研究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北京市区域物流配送运输调度成本控制研究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